劉懷利
(綏中縣水利局,遼寧綏中125200)
六股河攔河閘址區(qū)工程地質條件分析及評價
劉懷利
(綏中縣水利局,遼寧綏中125200)
六股河攔河閘位于六股河干流綏中縣香磨村下游,場區(qū)設備多損壞嚴重,嚴重威脅閘體安全。此外,場區(qū)的工程地質條件復雜存在很多工程地質問題。通過初期的勘察資料以及工程施工過程中所掌握的資料對場區(qū)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閘址區(qū)工程的地質的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土層物理力學性質、水文地質條件、閘基滲流和滲透穩(wěn)定進行了分析。
攔河閘;工程地質;水文地質;評價與分析
六股河攔河閘位于六股河干流綏中縣香磨村下游,距離綏中縣城東北角1.50 km,閘址距上游京沈高速公路約600 m,距下游102國道公路橋約1 200 m。
攔河閘工程由溢流壩、沖沙閘及渠首進水閘組成:溢流壩總長385.179 m,壩頂高程為14.35 m,壩基高程為13.10 m,堰型為曲線型駝峰堰,底寬12.00 m,中間為砂礫料填心,外包混凝土結構。
沖沙閘位于攔河閘右側,距離右岸邊墻及渠首進水閘進口80.00 m,沖沙閘總寬度20.821 m,從右往左排列,第一孔為人工啟閉鑄鐵閘門,閘孔凈寬1.20 m。
其余9孔均為人工翻轉翻板鋼閘門,其中第二孔至第九孔閘孔寬1.56 m,第十孔閘孔寬1.41 m,共設9個中墩,中墩寬0.50 m,邊墩寬0.6155 m,閘底高程為13.10 m。
進水閘位于攔河閘上游約40.00 m處,進水口軸線與攔河閘軸線呈約60°,進水閘總寬3.90 m,共設2孔1.20 m×1.20 m(寬×高)鑄鐵閘門,閘底高程為13.10 m,進水閘設一中墩,墩寬0.50 m,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兩側邊墩寬0.5 m,為漿砌石結構。
目前,攔河閘的消能設備損壞嚴重,不能發(fā)揮作用,威脅壩體、閘室安全。經過多年運行,海漫段早已沖毀,消力池段由于反淘,已經塌陷,防滲板樁外露,嚴重威脅閘體安全[1-2]。溢流壩體表層混凝土裂紋、脫落,局部內部填料淘空。沖沙閘閘門銹蝕嚴重,受結構的約束,啟閉不靈活。閘墩混凝土凍脹破壞嚴重,表層混凝土發(fā)生剝蝕,粗骨料、鋼筋外露。兩岸翼墻損毀:攔河閘兩岸上、下游導流墻均為漿砌石重力擋土墻結構。
由于洪水沖淘年久失修,導流墻基礎已經外露,部分被掏空,墻體發(fā)生傾斜[3]。右岸(綏中側)下游導流墻在2010年8月4日大水中基礎被淘空,后背填土亦被沖走,形成約2.00 m深、40.00 m2的深坑。
翻板鋼閘門埋件銹蝕;螺栓出現銹蝕;止水局部出現刮傷,老化,出現龜裂;面板局部出現銹蝕[4]。啟閉機存在漏油污跡。進水閘兩側翼墻倒塌,勾縫、石塊脫落。
3.1 地形地貌
綏中縣所處地貌為山前平原及六股河階地,地形平坦開闊,地勢北高南低,地面標高13.10~16.40 m。地貌以六股河漫灘、Ⅰ級階地和丘陵為主。地勢較平緩,河漫灘主要分布在河床中,為裸露的砂礫卵石,地面高程12.30~13.80 m。
兩岸為Ⅰ級階地,左岸寬闊,現為耕地,地面高程15.10~16.50 m;右岸較窄,為林地,地面高程14.20~17.60 m。左岸防洪堤距河道較遠,右岸則較近。
3.2 地層巖性
根據勘察場地內各鉆孔勘探深度內所揭露巖土層的形成時代、成因類型、巖土特征、物理力學性質指標等,將其劃分為如下工程地質層,分述如下:
1)素填土(Q4ml):褐黃色、黃褐色,松散,主要由中粗砂及粉質黏土組成,見少量礫卵石。層底標高為13.96~15.43 m,厚度為0.90~1.80 m,僅在1、6號鉆孔中揭露。
2)細砂(Q4al+pl):黃褐色,松散,稍濕,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僅在4、5號鉆孔中揭露。層底標高為13.73~13.82 m,厚度為0.40~0.70 m。
3)中砂(Q4al+pl):黃褐色,松散,濕,分選較好,磨圓一般,礦物成分為長石、石英,含20%左右礫石,一般粒徑2~20 mm,僅在1、6號鉆孔中揭露。層底標高為13.36~14.33 m,厚度為0.60~1.10 m。
4)圓礫(Q4al+pl):黃褐色,濕~飽和,稍密,分選一般,磨圓一般,成分以安山巖、花崗巖為主,一般粒徑2~20 mm,最大粒徑100 mm,充填15%左右黏性土及少量中粗砂。層底標高為-1.34~1.93 m,厚度為11.80~14.70 m。
5)-1全風化混合花崗巖(mγ1):棕黃色,原巖結構已破壞,巖芯呈散砂狀,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及暗色礦物組成。層頂標高為-1.34~1.93 m,揭露厚度為0.50~1.30 m。
6)2強風化混合花崗巖(mγ1):棕黃色、肉紅色,塊狀結構,中粒結構,巖芯呈碎塊狀,礦物成分以石英、長石及暗色礦物組成。層頂標高為-0.67~-2.44 m,僅在1、6號鉆孔中揭露,最大揭露厚度為1.00 m。
攔河閘場地地質結構雙層結構-上粗粒土下巖石結構,粗粒土由①填土(Q4ml)、④圓礫(Q4al+pl)構成。
根據攔河閘基礎及河道灘地地層分布及地質結構類型,由于①素填土(Q4ml)、②細砂(Q4al+pl)、③中砂(Q4al+pl)層埋藏淺、分布不連續(xù)等不宜作為閘基礎持力層。
⑤-1全風化混合花崗巖(mγ1)、⑤-2強風化混合花崗巖(mγ1)層位穩(wěn)定,承載力高,但埋藏較深,也不適合作為攔河閘基礎持力層。而穩(wěn)定性良好的④圓礫(Q4al+pl)分布連續(xù),層位穩(wěn)定,承載力高,適宜作為基礎持力層。
建議基礎型式采用淺基礎,基礎埋深應在河流最大沖刷深度以下。
3.3 土層物理力學性質
閘基場地圓礫層顆分試驗成果見表1;閘基場地圓礫層巖土層物理力學指標統(tǒng)計見表2。依據表2,閘基圓礫層承載力建議值240kPa,閘基礎底面與圓礫層的摩擦系數建議值為0.50。
表1 閘基圓礫層顆分試驗成果統(tǒng)計表
表2 閘基圓礫層物理力學指標統(tǒng)計表
3.4 水文地質條件
工程區(qū)地下水類型主要為孔隙潛水和基巖裂隙水。前者廣泛分布于整個場區(qū),與河水連通好,水力關系密切,主要受大氣降水補給。局部為基巖裂隙水,分布在基巖上部裂隙相對發(fā)育的部位,主要受孔隙潛水的補給[5]。
地下水位埋深0.40~4.60 m,水位標高11.16~14.37 m,為賦存于第四系松散巖類的孔隙水,具有潛水特征。地下水的主要補給來源為大氣降水與河水的補給,以地下徑流的方式排泄。根據對河水化驗分析,水化學類型為HCO3·SO4-Ca·mg型。對勘察河段河水進行了取樣及水質分析,取樣點為1號鉆孔附近河道。
根據《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規(guī)范》(GB50487—2008)附錄L環(huán)境水腐蝕性評價方法對本次勘察河段環(huán)境水腐蝕性進行評價。通過分析,環(huán)境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詳細結果見表3~表5。
表3 環(huán)境水對混凝土的腐蝕性評價表
表4 環(huán)境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表
表5 環(huán)境水對鋼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表
3.5 閘基滲流和滲透穩(wěn)定分析
3.5.1 滲流系數
閘基土主要為圓礫層,根據現場簡易注水試驗、室內滲透試驗、據顆分試驗計算和抽水試驗綜合確定該層的滲透系數,詳見表6。閘基圓礫層的滲透系數建議值為8.80×10-2cm/s。
表6 閘基砂礫卵石層滲透系數確定表
3.5.2 滲透穩(wěn)定
閘基圓礫滲透變形型式判別采用《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與技術規(guī)范》(GB50287—99)中附錄m的方法判別。
由于圓礫為不連續(xù)級配土,其不均勻系數為69.80>5,根據規(guī)范要求,土的細粒顆粒含量pc≤25%,圓礫層的滲透變形為管涌型。
經過收集資料、野外調查、工程地質鉆探等手段,并結合原位測試、室內試驗成果,進行綜合整理、計算、統(tǒng)計和分析,結論與建議如下:
1)區(qū)域地貌以構造剝蝕地形、侵蝕堆積地形為主,溝谷發(fā)育。
2)區(qū)域地層巖性以太古界和中生界地層為主。
3)區(qū)域構造相對穩(wěn)定。
4)地震基本烈度為VI度。
閘址區(qū)地層分布較穩(wěn)定,各層力學性質較好,均可作天然地基持力層,適宜作為水工建筑物場地。河水對混凝土無腐蝕性,對鋼結構有弱腐蝕性。
本區(qū)標準凍土深度1.10 m。閘基地層主要為細砂、中砂和圓礫等,滲透系數較大,均為強透水性層。閘基土的滲透變形均以管涌為主,圓礫允許水力比降值為0.15。
[1]景林珍.貴州省長寨水電站壩址工程地質分析[J].山西水利科技,2011(03):52-53.
[2]付長明,于順山,王春江,孫莉萍.天花板水電站壩址區(qū)工程地質條件評價[J].水力發(fā)電,2011,37(06):37-38.
[3]孫麗娜,水利工程施工中高邊坡支護與開挖技術的應用[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2,40(11):81-82.
[4]王建華,王耿,張茂軍.某水電站壩址區(qū)工程地質條件評價[J].土工基礎,2011(03):56-57.
[5]孫付坤,喬新穎,陳艷朋.輝縣市龍門水庫工程地質問題分析[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1(14):176-177.
TV221.2
B
1007-7596(2015)05-0112-03
2015-01-24
劉懷利(1970-),男,遼寧綏中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