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凱
(丹東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丹東118000)
三臺子水庫保留或報廢方案論證
韓良凱
(丹東市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遼寧丹東118000)
三臺子水庫屬中型水庫,水庫由于壩下開采引發(fā)大壩沉降,2012年曾對大壩加高培厚處理,但沉降還未穩(wěn)定,仍存在安全隱患。文章通過分析水庫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分別從防洪、養(yǎng)殖、供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員安置、占地等方面對水庫保留和報廢方案進行比較,給出結論,提出推薦方案。
壩下開采;保留方案;報廢方案;優(yōu)缺點;三臺子水庫
三臺子水庫壩址位于沈陽市康平縣東關鎮(zhèn)三臺子村西。水庫原設計總庫容4 500萬m3,屬中型水庫。水庫保護耕地1 200 hm2,5個鄉(xiāng)鎮(zhèn)及1個農場,保護人口5萬人。保護位于壩下1.5 km的203國道,保護下游固定資產(chǎn)達2億元的小康煤礦及鐵路專用線。三臺子水庫位于大平煤礦開采區(qū)域上方地表,該水庫處于大平煤礦井田中部,占全礦工業(yè)儲量的49.4%。S2S9段試采工作面位于S2采區(qū)東南側,煤層最大厚度9.96 m,開采深度760~800 m。該工作面一部分位于三臺子水庫大壩的正下方,由于S2S9壩下工作面的開采,水庫大壩左側現(xiàn)已發(fā)生沉降,長270m。2012年對其進行了加高培厚處理。但沉降還未穩(wěn)定,仍存在安全隱患。
1.1 水庫及下游河道現(xiàn)狀
1.1.1 水庫
三臺子水庫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養(yǎng)殖的中型水庫。三臺子水庫總庫容4 500萬m3,工程等別為Ⅲ等,主要建筑物級別為3級。三臺子水庫樞紐工程由攔河壩、輸水洞組成。主壩長4 120 m,副壩長900 m。由于大平煤礦S2S9工作面的開采,主壩左壩頭270 m發(fā)生沉降,最大下沉達3.7 m。2012年進行了加高培厚。
輸水洞有兩座,南輸水洞(2+164),洞口尺寸為1.5m×1.5m×2孔矩型無壓洞,進口底高程為80.20m;北輸水洞(0+266)1.5m×1.5m×3孔矩型無壓洞,已沉降無法使用,2012年對其進行拆除并回填。為了安全泄洪,在左壩頭開挖了一處豁口,豁口底高程80.2 m,寬10.0 m。
1.1.2 庫區(qū)下游河道
水庫下游主要河流有李家河、八家子河、公河。這3條河流在郝官鎮(zhèn)老頭山處匯合后經(jīng)三河下拉出口流入遼河。河道特性表見表1。
表1 河道特性表
1.2 存在問題
由于大平煤礦S2S9工作面的開采,水庫大壩左壩頭270m沉降變形,北輸水洞沉降,不能使用。
設計前提條件:在壩下不繼續(xù)開采,且壩體沉降穩(wěn)定的基礎上,對工程現(xiàn)狀進行保留和報廢方案設計。
2.1 保留方案
三臺子水庫左側攔河壩病險段長270 m,2012年進行了加高培厚。
對壩體采取加固措施:本次在工程現(xiàn)狀的基礎上,使壩頂高程達到原壩頂高程85.79 m,壩頂寬5.0 m,迎水坡坡比達到1∶2.5,背水坡坡比達到1∶2.0。壩頂路面采用硬護砌,上、下游壩坡采用護坡處理,增加壩體防滲處理及觀測設施(監(jiān)測項目:壩面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壩基沉降、滲流量、根據(jù)具體情況觀測壩體和壩基的孔隙壓力及壩體浸潤線),對加固段檢測,復核壩體穩(wěn)定,增加度汛方案,對產(chǎn)生的問題進行處理[1]。
2.2 新建溢洪道
由于北輸水洞沉降,無法使用。根據(jù)現(xiàn)狀在左壩頭增設溢洪道。溢洪道的確定從以下方面考慮。
1)防洪任務。由于該水庫原防洪庫容為2 400萬m3,新建溢洪道后,防洪庫容不能低于原防洪庫容。
2)保護下游203國道橋,水庫下游中央排干穿過203國道,203國道橋防洪標準為50 a一遇。溢洪道50 a一遇泄量不大于203國道橋安全泄量Q=30.02 m3/s。
3)水庫左壩頭270 m已發(fā)生沉降,沉降還未穩(wěn)定。為保證水庫安全運行,現(xiàn)階段采取降低庫水位運行方案[2]。
綜上所述,先選取堰頂高程為81.0 m,選取不同堰寬進行計算。
統(tǒng)計表(一)、(二)分別見表2、表3。
表2 統(tǒng)計表(一)
表3 統(tǒng)計表(二)
由表2可以看出,選取12.0 m較為合適,同時實際測量下游河道寬12.0 m,因此,選取堰寬為12 m,選取不同堰頂高程進行計算。
由表3可以看出,方案2降低運行水位,在滿足下游防洪排澇的基礎上,同時滿足203國道防洪安全。因此,確定堰頂高程80.7 m,堰寬12.0 m。
2.3 報廢方案
拆除攔河壩到81.0 m。在攔河壩左壩頭開挖25.0 m寬渠道,以滿足下游的河道及203國道的防洪要求。
本工程渠道全長25.4 km。改擴建橋梁6座、排涵10座、提水站3座、水閘3座。
2.3.1 防洪標準
保護人口2.92萬人,耕地7 300 hm2。根據(jù)《防洪標準》(GB50201—94)3.0.1,本次渠道的設計洪水標準為10 a一遇。203國道設計洪水標準為50 a一遇。
2.3.2 堤線布置
本設計堤線布置總體原則是:對原有堤防段選定原堤線,對堤防不完整段盡量少占用耕地,盡量選擇布置在耕地與河灘地交界處;岸線基本沿原有岸邊布置[3]。
2.3.3 堤防縱、橫斷面
根據(jù)現(xiàn)狀河道地形以及河勢、工程地質、河床以及堤岸穩(wěn)定,確定河道橫斷面為單一的梯形斷面,橫斷面兩岸坡比為1:2。為了不影響河道的行洪能力,河底寬度盡量維持原狀,各河段擴寬見表4。
表4 河段擴寬詳表
河道縱斷面比降設計滿足以下原則:
1)有足夠的條件,滿足各支溝排澇設計水位的要求。
2)設計縱段比降應盡量接近地面坡度。
3)設計流速盡量大于不淤流速。
本方案河道設計縱向比降:遼河口(0+000)~公河口(5+466)平均比降為1/5600,公河口(5+466)~八家河口(11+615)平均比降為1/3800,八家河口(11+615)~李家河口(13+907)平均比降為1/2300,李家河口(13+907)~三臺子水庫(25+356)平均比降為1/3300。
2.3.4 工程占地范圍
本工程對不滿足10 a一遇洪水要求的堤防進行加高陪厚。在現(xiàn)有堤防段,工程占地面積指新筑堤防外堤腳線與現(xiàn)有堤腳線之間的面積;在新筑堤防段,占地面積指新筑堤防背水坡堤腳線與灘地之間的面積,包括兩線之間的灘地、堤防及堤內護堤地等。永久占地面積59.6 hm2,均為耕地。
根據(jù)水庫的實際情況,分別從防洪、養(yǎng)殖、供水、生態(tài)環(huán)境等方面對保留方案和報廢方案優(yōu)缺點進行了比較。
3.1 防洪排澇
保留方案10 a一遇下泄流量為10.89 m3/s,下游渠道滿足安全泄量要求;50 a一遇下泄流量為28.11 m3/s,203國道橋滿足下泄流量要求。報廢方案10 a一遇下泄流量為14.22 m3/s,經(jīng)計算下游渠道需擴寬、16座穿堤建筑物需改建、5座跨河建筑物需改建。50 a一遇下泄流量為37.69 m3/s,203國道橋需改建,203國道上游耕地淹沒較多。
3.2 養(yǎng)殖水面
水庫原正常蓄水位82.0 m對應庫容為2 100萬m3;保留方案正常蓄水位80.7 m對應庫容為1 500萬m3,保留方案庫容減小600萬m3;報廢方案正常蓄水位79.6 m對應庫容為598萬m3,報廢方案庫容減小1 502萬m3。
3.3 供水
三臺子水庫作為康平縣電廠的備用水源。保留方案庫容減小600萬m3;報廢方案庫容減小1 502萬m3。
3.4 生態(tài)環(huán)境
三臺子水庫與臥龍湖相差幾公里。被當?shù)厝朔Q為姐妹湖。2011年三臺子水庫被列為遼寧省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保護地,調查顯示,保護區(qū)內有野生動植物817種,其中有魚類36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6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8種,其他鳥類140多種,全世界的15種鶴中有6種在此遷徙。水庫對該地區(qū)的生態(tài)、景觀生態(tài)發(fā)展都起著重要作用。康平縣政府把生態(tài)建設作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頭等大事來抓。
水庫原正常蓄水位82.0 m對應水面面積為13.08 km2;保留方案正常蓄水位80.7m對應水面面積為10.7 km2,保留方案水面面積減小2.38 km2;報廢方案正常蓄水位79.6 m對應水面面積為5.7 km2,報廢方案水面面積減小7.38 km2??灯娇h位于遼西北地區(qū),地處科爾沁沙地東南緣,生態(tài)環(huán)境脆弱,水土流失嚴重。
庫底是砂質土壤,干涸之后開始暴漏在空氣中,形成巨大的新沙源,不僅對康平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造成很大破壞,而且直接對沈陽乃至遼寧中部地區(qū)的環(huán)境構成威脅。
3.5 人員安置問題
水庫有員工100余人。保留方案不存在人員安置問題;報廢方案需考慮水庫職工的就業(yè)安置問題。
3.6 安全隱患
保留方案在壩下不繼續(xù)開采,且壩體沉降穩(wěn)定的基礎上,對工程現(xiàn)狀采取加固措施。壩體沉降還未穩(wěn)定前,水庫低水位運行。報廢方案對大壩進行拆除,下游河道進行相應擴寬加高。
3.7 占地
保留方案無占地。報廢方案為滿足下游河道的防洪排澇,需對河道局部進行擴寬,堤防進行加高。經(jīng)計算需占地59.73 hm2。
3.8 工程投資估算
保留方案工程投資估算為438.28萬元;報廢方案工程投資估算為8152.29萬元。
綜上,保留方案在防洪排澇、養(yǎng)殖水面及供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員安置、占地、工程投資等方面優(yōu)于報廢方案;報廢方案僅安全方面優(yōu)于保留方案,但后者在沉降穩(wěn)定前低水位運行,同樣可達到安全要求。因此,保留方案優(yōu)于報廢方案,所以推薦保留方案。
[1]盛金保,李雷,楊正華.《水庫降等與報廢管理辦法(試行)》解讀與建議[J].中國水利,2008(20):63,70.
[2]傅瓊華,楊正華.淺談水庫的降等與報廢管理[J].江西水利科技,2005(S1):42-44.
[3]王曉平.解讀《水庫降等與報廢管理辦法(試行)》[J].中國水利,2003(19):38.
TV697.1
B
1007-7596(2015)05-0091-03
2014-10-31
韓良凱(1981-),男,遼寧撫順人,工程師,從事水利水電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