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顏濤,1965年5月生,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書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培訓中心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篆刻院導師,中國書法院導師,河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篆書委員會副主任,安陽市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
被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評為“中國百杰書法家”,被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授予“德藝雙馨”書法家稱號,擔任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主辦的“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首屆全國老年書法作品展”“第二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展”“百里杜鵑全國書法展”“祭侄文稿杯全國書法大展”和中國文字博物館主辦的“首屆‘四堂杯全國書法大賽”、浙江省甲骨文協(xié)會主辦的“‘孫詒讓杯全國甲骨文書法大賽”以及上海甲骨文書法研究會主辦的“全國甲骨文書法邀請展”等展賽評委。
作品參加了“漢字之美——中國書法66人展(巴黎、柏林、悉尼)”“首屆‘全國三名工程(名家、名篇、名作)五十家書法展”“向祖國匯報——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暨紀念中國文聯成立60周年美術書法(71人)攝影民間藝術精品展”“中國美術館首屆當代名家(56人)書法提名展”“中國美術館藏當代書法精品展(日本)”“第二、三、四屆全國中青年書法二十家作品展”“正大氣象——全國正書六家展”“首、二、三、四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展”“全國第七、八、九、十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四、五、六、七、八屆中青年書法作品展”等權威性展覽。
作品在“翁同龢書法獎”“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2011中國書法年度佳作獎”“全國第九、十屆書法篆刻作品展”“全國第七屆中青年書法作品展”“全國第二、五屆楹聯書法展”“第三屆國際文化交流賽克勒杯中國書法競賽”“河南省文學藝術優(yōu)秀成果獎”等展賽中獲獎。
2010年和2011年度均人選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當代書壇名家系統(tǒng)工程·《當代中青年書家創(chuàng)作檔案》叢書”,出版有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編《中國書法大典·當代杰出書法家劉顏濤作品集》、中國美術館編《中
劉洪彪(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草書委員會副主任):
劉顏濤先生是近年來在中國書壇非常令人關注的一位書家。雖然他年齡不是很大,但是他已經取得了非常令人矚目的成就。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首屆中國當代書法名家提名展”中,他能作為全國56位名家之一被提名,我想這不僅僅是因為顏濤的書法在全國大的展賽中頻頻獲獎,關鍵是他能充分利用自己得天獨厚的條件,利用殷商文化的地域優(yōu)勢,憑借自己深厚的功力,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筆法、獨特的結體字法、獨特的書體風格。他筆下呈現的這種景象是一般人寫不出來的。而且很多學習他、效仿他的書法作者也隨之入展、獲獎,這就說明一個問題,說明實際上顏濤的篆書已成為一種現象。一個書家能形成自己獨特的面貌風格,并得到那么多人的關注而后又紛紛去效仿。這樣的書家,在全國是不多的。我們雖然不主張、也都知道不要學習時人的東西,但他們還是情不自禁地去學習,這就說明顏濤的書法確實好,他們確實喜歡,也足以說明顏濤書法的價值所在和成功所在。
朱以撒(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顏濤先生是一位甲骨、金文及篆書系統(tǒng)內執(zhí)著研究、創(chuàng)作的書法家。甲骨、金文所在的年代離我們當今的生活、審美已經十分遙遠,甚至使我們面對它們生出許多敬畏之情。這也就要求甲骨、金文書家要有很大的定力和耐性,驅心若游絲之繯飛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蠅翼,劉顏濤正是數十年來孜孜不倦,終于到了游刃有余的境界。觀其甲骨、金文書法,一是運筆自由自在,爛熟于心,書寫便如駕輕車良馬,鞭勒自在;二是韻致古樸蒼茫,鐵枝虬干中,盡是古厚之意;三是通篇一以貫之,即便字數繁多,亦能氣貫始終,首尾相顧,有根柢焉,有興會焉??梢运稳藲W陽修語勉之:“其始終自守,不牽世俗趨舍,可謂特立之士也?!?/p>
西中文(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學術委員會委員):
像劉顏濤這樣出生于二十世紀60年代中期的年輕人,在對其一生有著重要影響的童年和少年時代,幾乎是從文化沙漠中跋涉過來的。然而曾幾何時,隨著書法熱的興起,顏濤憑著自己過人的勤奮、近于癡迷的執(zhí)著、超常的穎悟、良好的筆墨感覺和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格,很快成為底蘊深厚的書法名家,以其驕人的藝術成就卓立于當代書壇,而且以其至今不過四十出頭的年齡,在篆書領域的開拓,其成就和前輩大家相比,并不遜色。這是一個奇跡,一個生命的奇跡,也是一個文化的奇跡。面對這個奇跡,讓人不能不慨嘆中華傳統(tǒng)文化強大的魅力、感染力和傳承力!
顏濤的大篆,一改商周金文千篇一律的廟堂面目,他把民間書法的荒率曠放、手寫書跡的流暢靈動引入這種呆板整飭的刻鑄文字中,大大豐富了這種古老文字的表現力。顏濤敢于大膽避開成法,另辟蹊徑,把筆墨的豐富表現力運用于大篆,使他的大篆活潑靈動,具有水墨淋漓的書寫意味和鮮活的生命氣息。
我們欣賞顏濤的作品,沒有遠古時代的生疏和隔膜感,它像一個用現代手法表現出來的古老故事,又像一曲用現代樂器演繹而成的古典音樂,既保留著古雅高潔的古典韻致,又充溢著激越跳蕩的現代旋律,令人思古撫今,心醉不已。
言恭達(全國政治協(xié)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篆書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劉顏濤是六十年代出生的晚一輩的中原大軍的一員,也是我多年來最看重的為數不多的全國中青年篆書書家,新世紀后在全國展中數次榮獲殊榮而耀眼于當今書壇,發(fā)展?jié)摿艽?,修養(yǎng)也很全面,日后必成大業(yè)。
數十年來,顏濤攻篆事藝,勤學六書,通融古法,廣涉甲骨、金文、秦漢篆,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可謂當今新一代篆學佼佼者。他的學術品質是思辨,“為學不作媚時語”,如今,三春月照千山路,十日花開一夜風。顏濤是位“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的癡心的尋夢者。他的藝術夢很遠,亦很奇……假如生命有度,把人的生存狀態(tài)從低到高排列成刻度的話,這“夢”就是那種超乎尋常的生命度,濯清泉而自潔,坐茂樹而閑居。甲骨開眼界,鑄金得精神。顏濤勤學劬古,冥心真契,學貫藝理,闡發(fā)新義,這么多年他只癡情地沉醉、迷戀這個夢。當尋夢成了人生唯一的“癮”,這生命度的精彩與濃烈則不言而喻了!
萬古開胸臆。比起當代其他中青年書家,顏濤是幸運的,因為他生活在安陽這個中國文字之都。然而,他求學之路是艱辛并富有傳奇的。多少年后,當顏濤向我出示他的《硯邊吟草》與《創(chuàng)作手記》,以陳述他多年硯邊尋覓的理念與風霜時,我吃驚他的文學功底的扎實。其詩云:“寒窗苦守自高歌,兩袖清風鐵硯磨。廢紙三千君莫笑,滄江潑墨弄潮波。潛心鐵畫與銀鉤,日日鵝池鎖小樓。燕雀難追鴻鵠志,雕蟲寧不勝王侯?”其求藝之志昭然可見。而“根深自有葉如云,習篆從來賴‘說文,小學未能通妙蒂,描摹徒見用功勤。獨憐古調弄雕蟲,周鼎商盤縈夢中。鼓鑄刀痕求筆意,更從殘破覓天工……”更顯顏濤習篆之本。
顏濤作篆,自出機杼。尤其在顏濤的金文、甲骨成篇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掌握金文、甲骨少經營,多天趣,頗稚拙的特點,不拘定格,縱橫揮寫,依托其字勢、筆勢、體勢的窮極變化,悉心安排卻自然錯落,演繹出一幅大樸不雕的壯美圖畫。
通覽顏濤篆書創(chuàng)作,其特色有五:一是重氣格;二是嚴法度;三是識得勢;四是善解構;五是求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