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彭 華(上海市楊浦區(qū)婦幼保健院(所) 200090)
?
某區(qū)退休和生活困難女性乳腺癌篩查結果探討
王 芳,彭 華(上海市楊浦區(qū)婦幼保健院(所) 200090)
目的 探討上海市楊浦區(qū)政府實事項目——退休和生活困難女性“兩病篩查”中乳腺癌篩查,分析其篩查方法及價值。方法 對該區(qū)2007~2013年參加檢測的退休和生活困難180 895例次女性乳腺癌篩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結果 157 704例次體檢者共檢出惡性腫瘤119例,其中乳腺癌73 例,乳腺癌臨床分期,0期3例,Ⅰ期28例,占42.47 %。結論 “兩病篩查”項目提高了早期乳腺癌檢出率。
篩查; 惡性腫瘤; 乳腺癌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已居城市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的第1位,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和治療是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方法。上海市政府2007年9月啟動了“為退休及生活困難女性開展婦科病、乳腺病篩查”(以下簡稱“兩病篩查”)的政府實事項目?,F(xiàn)對2007~2013年楊浦區(qū)“兩病篩查”項目中乳腺癌的篩查結果進行分析,并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經濟有效的篩查方法。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7~2013年楊浦區(qū)全區(qū)12個街道,年齡在40~70歲的退休和生活困難女性180 895例次。每位篩查對象每2年進行1次篩查,同時期未列入計劃篩查范圍但符合文件要求的女性自愿要求參加者也列入篩查對象。
1.2 檢查方法 詢問體檢者病史,乳腺體格檢查包括乳腺視診和觸診,體檢可疑陽性者建議乳腺超聲檢查或前往指定醫(yī)療機構進行乳腺X光線檢查,仍然疑似陽性者再進行組織病理學活檢。體檢陰性者也建議每2年進行1次乳腺檢查,由于乳腺X光線檢查系自費,故由受檢者自愿決定是否檢查。所有篩查發(fā)現(xiàn)的惡性腫瘤均由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婦保醫(yī)師完成隨訪,街道婦聯(lián)工作人員將患者信息上報至區(qū)婦幼保健院。負責體檢的醫(yī)務人員均有多年乳腺體檢經驗并通過市婦幼保健所專業(y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
2.1 180 895例次共查出乳腺惡性腫瘤 119例,其中乳腺癌 73 例,惡性分葉狀腫瘤 2例。73 例乳腺癌患者年齡最低41歲,最高73歲,中位年齡56歲。根據乳腺癌臨床分期:0期3例,Ⅰ期28例,Ⅱ期29例,Ⅲ期11例,Ⅳ期2例。0期和Ⅰ期共31例,占42.47 %。見表1、2。
2.2 對2013年篩查數(shù)據進行分析,實際篩查26 830例,平均年齡54歲,55歲以下15 176例,占56.56%;55歲以上11 654例,占43.44%。27例進行乳腺活檢,活檢率0.1%(27/26 830),檢出乳腺癌18例,檢出率67.09/10萬,活檢陽性率(即乳腺癌占活檢人數(shù)比例)為66.67%(18/27)。55歲以下體檢者共檢出乳腺癌8例,檢出率52.71/10萬;55歲以上體檢者檢出乳腺癌10例,檢出率85.81/10萬。2013年檢出的18例乳腺癌患者,體檢發(fā)現(xiàn)腫塊12例,體檢無異常由超聲和(或)乳腺X光線檢查發(fā)現(xiàn)6例。見表3。
表1 2007~2013年“兩病篩查”例數(shù)和乳腺癌檢出結果
注:檢出率=(乳腺癌檢出人數(shù)/實際篩查人數(shù))× 10萬。
表2 73例乳腺癌患者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n)
表3 2013年18例乳腺癌患者參加篩查例數(shù)
我國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明顯低于歐美發(fā)達國家,但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乳腺癌發(fā)病率近年來持續(xù)上升,上海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已居全國首位。相關研究資料顯示,2009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為58.55/100 000,比2008年上升3.94%,病死率19.61/100 000[1]。
乳腺癌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列入適合開展人群大規(guī)模篩查的癌癥之一。由于國情不同,目前我國的乳腺癌篩查還是以乳房體檢為基礎,適當結合超聲和(或)乳腺X光線檢查。2007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退休和生活困難女性免費“兩病篩查”項目啟動。楊浦區(qū)于2007年9月開始試行,2008年正式運行,項目覆蓋全區(qū)12個街道,年齡40~70歲的退休和生活困難女性。由區(qū)政府財政撥款??顚S?,衛(wèi)生局負責醫(yī)療質量,婦聯(lián)負責組織年度參檢人員名單和基本信息登記,區(qū)婦幼保健院(所)聯(lián)合控江醫(yī)院等負責體檢,各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負責重點疾病隨訪。
2007年第1次檢出率為49.43%,2008年為17.13%,2009年僅8.85%。2010年以后乳腺癌檢出率逐年升高,至2013年達到67.09%。一般而言,首次篩查的檢出率高于再次篩查[2]。2008年和2009年檢出率較低,可能與該項目剛開始階段篩查流程還不夠完善,篩查后隨訪登記工作存在疏漏,而且所有篩查以臨床體檢為主,超聲檢查比例低,無乳腺X光線檢查。有研究結果顯示,單純臨床體檢對乳腺癌病死率和10年生存率無顯著影響,建議采用臨床體檢聯(lián)合乳腺X光線檢查[3]。另外影響檢出率的是原體檢醫(yī)師例數(shù)和精力均不足,而每天篩查例數(shù)達到120例次以上,難以保證體檢質量。根據2009年發(fā)布的2010版《NCCN 乳腺癌篩查和診斷臨床實踐指南》,若發(fā)現(xiàn)有乳腺癌的高危因素,即加以重點宣教并建議每2年進行1次乳腺X光線檢查[4]。本組結果顯示73例乳腺癌患者臨床極早期(0、Ⅰ期)31例,占42.47 %,這部分乳腺癌患者臨床治愈率將明顯提高,同時保乳手術概率增加,部分患者可以避免化療,醫(yī)療費用也降低。
本研究體檢者為40~70歲年齡段女性,2013年55歲以下者乳腺癌檢出率52.71/100 000,55歲以上檢出率85.81/100 000,明顯升高,提示55歲以上女性多已絕經,乳腺組織相對年輕者松弛,故有助于檢出率提高。
本組2013年乳腺癌檢出率達到67.09%,與同期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發(fā)病率比較,無明顯提高。由于人種差異,亞洲女性乳腺致密程度、發(fā)病年齡與西方國家有差異,乳腺癌篩查項目的參與程度等也有所不同[5]。亞洲女性乳腺癌大規(guī)模篩查的具體方案及優(yōu)劣目前無法準確評價,但目前無論從篩查效果還是衛(wèi)生經濟學評價,均認為乳腺X光線篩查是適合推廣的亞洲女性乳腺癌篩查手段[6-7]。
有學者認為我國人口多、地域廣、經濟條件和醫(y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尤其在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開展乳腺X光線篩查條件不成熟[8]。本組2013年檢出的18例乳腺癌患者,體檢發(fā)現(xiàn)腫塊12例,而體檢無異常由超聲和(或)乳腺X光線檢查發(fā)現(xiàn)6例,占33.33%(6/18)。如果參與乳腺X光線檢查范圍擴大,是否能明顯提高乳腺癌檢出率尚不知,所以希望能開展乳腺癌篩查的大規(guī)模研究從而進一步明確篩查方案。
表3結果表明,2013年18例乳腺癌患者參加篩檢次數(shù)越多并無明顯提高乳腺癌檢出率,與相關文獻報道一致,從衛(wèi)生經濟學考慮,2年1次的篩查頻率較為合理。黃德良等[9]和羅文杰等[10]建議篩查前建立健康檔案以提高篩查效率,本組在篩查工作中也發(fā)現(xiàn)邊詢問邊篩查導致篩查時間延長,所以建議相關政府部門督促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以提高篩查效率,同時建議政府財政進一步支持乳腺X光線篩查項目的開展。
[1]丁建輝,彭衛(wèi)軍,蔣朝,等.上海社區(qū)8 234例女性乳腺癌篩查首輪影像結果分析[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3,47(8):681-683.
[2]蔣國元,申霞.遵義市3 107例婦女首次乳腺鉬靶篩查結果分析[J].重慶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37(3):240-242.
[3]任紅,于學林,崔進國.超聲與X線鉬靶在乳腺癌診斷中的應用[J].實用放射學雜志,2013,29(6):899-891.
[4]劉佩芳,鮑潤賢.發(fā)揮綜合影像診斷優(yōu)勢提高乳腺癌的整體診斷水平[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2,46(9):1061-1065.
[5]Miwako T,Hiromi K,Yuko M,et al.Factors affecting breast cancer screening behavior in Japan-Assessment using 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conjoint analysis[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24):6041-6048.
[6]康敏,龐軼,李佳圓.鉬靶X線在亞洲女性乳腺癌篩查中的準確性評價[J].中華腫瘤雜志,2010,22(3):212-216.
[7]康敏,龐軼,李佳圓,等.鉬靶X線在亞洲女性乳腺癌篩查中的準確性評價——基于社區(qū)的隨訪研究及Meta分析[C].第五屆全國乳腺影像診斷與新技術研討會暨河南省第十五次放射診斷學術會議,2010.
[8]李樹玲.2011年北京市適齡婦女乳腺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1):40-42.
[9]黃德良,徐偉剛,彭煒,等.上海市虹口區(qū)婦女乳腺癌篩查結果分析[J].上海預防醫(yī)學,2012,24(1):98-100.
[10]羅文杰,陸巍,張華,等.社區(qū)婦女乳腺癌篩查模式的建立及應用[J].上海醫(yī)學,2012,35(5):412-414.
總體與樣本
根據研究目的確定的同質研究對象的全體(集合)稱為總體,包括有限總體和無限總體。從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稱為樣本,樣本包含的觀察單位數(shù)量稱為樣本含量或樣本大小。如為了解某地區(qū)10~15歲兒童血鈣水平,隨機選取該地區(qū)3 000名10~15歲兒童并進行血鈣檢測,則總體為該地區(qū)所有10~15歲兒童的血鈣檢測值,樣本為所選取3 000名兒童的血鈣檢測值,樣本含量為3 000例。類似的研究需滿足隨機抽樣原則,即需要采用隨機的抽樣方法,保證總體中每個個體被選取的機會相同。
10.3969/j.issn.1672-9455.2015.11.055
A
1672-9455(2015)11-1624-02
2014-12-20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