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雷 周 涌 李厚龍
(1.大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
大采高無分段組合鑿爆高效采礦法在某地下鐵礦的應用
張中雷1周 涌2李厚龍1
(1.大昌建設集團有限公司;2.山東能源臨礦集團會寶嶺鐵礦)
概述了某地下鐵礦中深孔和深孔聯(lián)合回采工藝,與采用單一上向扇形中深孔分段空場法相比,對較厚礦體采用大采高無分段組合鑿爆高效采礦技術,能夠?qū)崿F(xiàn)安全、高效開采,提高資源回收率,成效顯著。
大采高無分段組合鑿爆 鑿巖硐室 全尾砂非膠結(jié)充填
某地下鐵礦山采用主副井和輔助斜坡道開拓方案,設計中段高度為70 m,初期采用分段空場采礦法進行回采。該方法存在回采率低、千噸采切比高、炸藥單耗高、易產(chǎn)生大塊等缺點。為了提高回采率,降低采切費用,采用大采高無分段組合鑿爆高效采礦技術,取得了較好的經(jīng)濟效益。
該地下鐵礦床為隱伏礦床,由2條主礦帶組成,走向為280°~290°,礦帶頂?shù)装鍑鷰r均為黑云角閃片巖。礦體呈似層狀, 賦存標高為+65~-220 m,頂部礦體埋深34.85~293.37 m。礦床主礦帶為北翼礦帶,包括2個礦體,走向為280°~290°,傾向S,傾角為78°~89°,沿走向長約2 200 m,平均厚24.3 m,平均品位TFe 41.48%,MFe 18.77%。礦體頂?shù)装鍘r體整體性好,穩(wěn)定性較好,巖石力學強度高,為堅硬巖類。礦區(qū)位于平原地區(qū),附近有村莊,周圍有耕地,不允許塌陷。
2條主礦帶寬度具有互補性,北翼礦帶沿走向自西向東呈變窄的趨勢,南翼礦帶自西向東呈增寬的趨勢,根據(jù)礦體傾角陡,礦體厚度從薄到中等,礦巖穩(wěn)固性好和礦石品位較低的特點,為了降低采切比,厚度小于15 m的礦體采用分段空場采礦法,厚度大于15 m的礦體采用大采高無分段高效采礦法。
利用階段下部的塹溝拉底巷道鉆鑿上向扇形中深孔,形成V型集礦塹溝,利用階段頂部的梳形鑿巖硐室鉆鑿下向傾斜或垂直深孔,以布置于礦房中央或端部的切割槽為自由面逐排或多排側(cè)向崩礦,中深孔和深孔同次或分次裝藥爆破,形成省略分段采切工程的上向中深孔與下向深孔組合鑿巖、中深孔與深孔組合爆破的開采技術。以41406S1礦房為例進行說明,采礦方法原理見圖1。
圖1 采礦方法原理(單位:m)
3.1 礦塊布置
礦塊沿礦體走向劃分,60 m一個礦塊,高70 m。每個礦塊內(nèi)布置一個礦房一個礦柱,礦房長54 m,高70 m,礦房寬度為礦體厚度,礦柱布置于相鄰2個礦房中間,礦柱寬6 m,高70 m。
3.2 采切工程布置
采準工程包括沿脈巷道、穿脈巷道、出礦巷道、出礦進路、鑿巖巷道;切割工程包括鑿巖硐室、切割橫巷、切割井。各中段在每個中段礦體下盤脈外布置1條脈外出礦巷道,在采場出礦水平2條穿脈之間布置出礦進路聯(lián)通脈外運輸巷與采場鑿巖巷,出礦進路之間間隔12 m沿脈外運輸巷垂直于礦體走向布置。在-340 m水平布置鑿巖硐室,鑿巖硐室寬度為礦體寬度,長56 m,為了防止硐室頂板垮落,硐室內(nèi)均勻布置10個的梳型礦柱,長2~3 m,寬2 m。采用全深一次鉆孔、分次(段)爆破的一次成井技術掘進切割天井。
3.3 中深孔拉底爆破工藝
(1)切割拉槽爆破。鑿巖巷與切割橫巷施工完成后,在切割橫巷內(nèi)利用吊罐法施工切割天井。與此同時,在鑿巖橫巷內(nèi)施工切割槽中深孔。切割槽中深孔采用鑿巖臺車施工,排距為1.3 m,孔距為1.5 m,布置平行排孔,孔徑為76 mm,孔深23 m。切割天井完成后,切割槽中深孔裝藥爆破,拉開切割槽。拉槽爆破分3~4次進行,直至切割槽貫穿礦房寬度為止。
(2)中深孔拉底爆破。采用中深孔鑿巖臺車在分段鑿巖巷道內(nèi)鑿上向扇形炮孔,排距為1.5~2 m,孔底距為2 m,鉆孔直徑φ76 mm。采用人工裝藥器裝藥,炸藥為粒狀銨油炸藥,非電導爆系統(tǒng)起爆,每次爆破2~3排孔,爆破后形成梯段工作面,爆破落礦采用4 m3ST-1030柴油鏟運機出礦。
3.4 大直徑深孔側(cè)向崩礦技術
3.4.1 切割槽拉槽爆破
采用“VCR”法掏槽-倒梯段分段側(cè)向崩礦回采工藝[1],可有效控制爆破規(guī)模、減小爆破震動對相鄰區(qū)域的影響,并為采場邊排孔實施控制爆破創(chuàng)造條件。炮孔直徑φ165 mm,選用低密度乳化炸藥,炸藥為柱狀包裝,每卷炸藥重6 kg,藥卷直徑φ130 mm。首先進行槽區(qū)掏槽爆破[2],掏槽高度為2.5 m,每孔裝藥量為30 kg。槽區(qū)爆破高度為8 ~12 m 時,即可進行槽區(qū)上下盤相鄰兩側(cè)礦巖側(cè)向爆破。
3.4.2 深孔正排側(cè)向崩礦
側(cè)向崩礦時,炮孔采用不耦合裝藥,空氣間隔結(jié)構,中間孔先行起爆,邊排孔滯后起爆[3]。檢查孔是通孔還是盲孔,如果是通孔,孔底需要堵塞,將水泥堵塞塊用鐵絲下放至孔底,孔口將鐵絲綁扎在長度大于500 mm,直徑大于20 mm竹筒上橫向置于孔口,確保水泥塊不掉落于孔外;按設計要求進行孔底干沙充填,充填完畢后測量孔深,符合要求后開始裝藥。將導爆索牢固纏繞藥包二道后緩慢下放至孔內(nèi),按設計將長度為1.5 m毛竹下放至孔內(nèi),逐層按設計要求下放,裝藥后應測量裝藥高度是否復合設計要求,裝藥完畢后采用砂子或巖屑堵塞藥面,每次堵塞長度為1.2~1.5 m。采用“V”型斜線起爆順序,以減少中間孔的動態(tài)抵抗線[4]。根據(jù)地壓監(jiān)測以及巖體力學數(shù)值分析結(jié)果,爆破頂層安全厚度取6~8 m。為了保證安全,合理調(diào)整倒臺階爆破順序,保證破頂高度達到安全要求,由于破頂層礦量較多,盡可能增加雷管段數(shù),減少最大單響藥量,降低爆破震動對周圍區(qū)域的影響。
3.4.3 邊排孔控制爆破
邊排孔采用控制爆破技術落礦,進行光面爆破以確保采場邊界規(guī)整。邊孔要求采用“一”字型起爆,同段孔數(shù)應保持在3個或3個以上。邊孔每層裝藥量為10 kg, 采用不耦合裝藥,空氣間隔結(jié)構,空氣間隔長1.2 m,每次爆破的堵塞長1.2 m,徑向不耦合系數(shù)為1.1,中間孔超前爆破,使邊排孔里的每層藥包均有臨空面,在此基礎上采用毫秒微差爆破技術爆破邊排孔。
3.5 采場出礦及充填
采場出礦采用ST-1030型鏟運機在-410 m水平裝礦進路中裝礦,經(jīng)穿脈巷道運至脈外溜礦井。采場爆破期間,崩落礦石盡量留在采場內(nèi),對兩側(cè)礦巖起臨時支撐作用,總體爆破完畢后,再進行大量出礦。大塊礦石統(tǒng)一運至附近裝礦進路中打淺眼裝藥進行二次破碎。采用全尾砂非膠結(jié)充填方案,主要充填材料為選礦廠全尾砂。對采場頂部厚約 0.6 m 的采用膠結(jié)充填膠面,膠面充填膠結(jié)充填料漿的配比為水泥∶尾砂=1∶6,濃度為75%。分層充填高度為6 m,待充填體內(nèi)水濾干后再充填6 m,如此反復,直至將采空區(qū)充滿。按需要設置一定數(shù)量的濾水管,濾水管下部開口處于-410 m水平,尾砂內(nèi)水經(jīng)濾水管滲流至采場下部,自流至-410 m水平泄水井,流至-430 m水平水倉,經(jīng)泵房排至地面。
3.6 技術經(jīng)濟指標
相對于中深孔分段空場采礦法,大采高無分段組合鑿爆高效采礦法節(jié)省中間2個分段的采切工程量,每個礦房減少巷道掘進405m,采切工程量為5620m3,節(jié)省投資231.4萬元,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見表1。
表1 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
以某地下鐵礦為例,介紹了大采高無分段組合鑿爆高效采礦技術的應用成果。結(jié)果表明,該采礦方法具有技術先進可靠、生產(chǎn)管理簡單、技術難度小、安全性高,經(jīng)濟效益好等優(yōu)點,實現(xiàn)了集中高效采礦作業(yè),取得了較好的技術經(jīng)濟指標,具有推廣價值。
[1] 鄒賢季.大直徑深孔采礦法的崩礦方式研究 [J]. 有色金屬:礦山部分,2005,57(4):10-11.
[2] 楊曉雷, 劉 讓.一種大直徑深孔側(cè)向崩礦新技術[J].金屬礦山,2009(7):36-38.
[3] 衛(wèi) 明.安慶銅礦深部礦體大直徑深孔采礦法回采實踐[J].采礦技術,2011,11(3):31-33.
[4] 劉穎歆.空氣間隔裝藥在銅綠山礦深孔爆破中的應用[J]. 爆破,1998,15(2):55-58 .
2015-01-17)
張中雷(1962—),男,高級工程師,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qū)放生池路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