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被市場廣泛稱為“新國九條”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正式出爐。這是自2004年1月以來,國務院第二次以紅頭文件形式出臺的資本市場綱領性文件。
意見從頂層設計全面繪制了包括股票市場、債券市場、期貨市場在內的資本市場發(fā)展藍圖,明確了股權市場的層次結構、基本要求和發(fā)展債券市場、期貨市場的政策措施。
業(yè)內人士認為,相比過去,“新國九條”在定位上可望比肩以往的綱領性文件,并在內容上更貼近實際,具備更強的操作性和執(zhí)行性。
“新國九條”將在五大方面形成制度性紅利。第一,鼓勵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當前市場普遍缺乏市值管理和配套制度,一些公司、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并不關心自己的市值。第二,完善上市公司股權激勵制度,允許上市公司按規(guī)定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員工持股計劃。當前員工持股計劃和股權激勵制度并不被市場普遍重視,“新國九條”有望配合政府推進國企改革和鼓勵兼并收購的政策方向,提升A股上市公司經營效率。第三,支持全國社?;馂榇淼拈L期投資者擴大資本市場投資范圍和規(guī)模。而當前機構投資者在股票市場投資、持有期普遍不長,“價值”風格不明顯。第四,擴大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的范圍,提高投資額度與上限。在前期政策基礎上,國務院再提“擴圍增資”,將進一步促進資金流入股票市場。第五,完善資本市場稅收政策,統(tǒng)籌研究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fā)展的稅收政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