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亞娟
推開美國作家杰克·倫敦的房門,總是有滿屋子的小紙條撲面而來。
紙條上內(nèi)容十分豐富,有美妙的詞匯,有觀察的記錄,有生動的比喻,有名言警句等。他時時刻刻留心各種各樣的事情,稍有心得便隨手記在紙條上,并張貼在屋里的各個角落,讓自己干什么都可以看到紙條。
家里如此,外出時還是形影不離小紙條,寫完后揣在口袋里,稍有閑暇就掏出來看。
這便是杰克·倫敦的“怪癖”,這些紙條為他創(chuàng)作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也經(jīng)常激發(fā)他的靈感,成就了他一代文學巨匠的地位。
反觀現(xiàn)如今的我們,無論孩子還是成人,整天大呼“沒時間”,沒時間閱讀,沒時間思考,沒時間好好經(jīng)營自己。其實,我們只是為自己做不到惜時如金、做不到刻苦勤奮找的借口。只要用心,只要克服惰性,這世上總有數(shù)不清的方法等待我們?nèi)グl(fā)掘,并用自己找到的方法去堅持實踐,積少成多,壘土成塔,最終走向成功。為了高效率的學習和工作,我們不是也應該想些并去踐行適合自己的獨特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