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玲
棉花是臨漳縣的主要經(jīng)濟作物,近幾年種植面積在4萬畝左右,為提高棉花種植效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大力推廣了棉花-圓蔥間作套種技術(shù),一般畝增收1200元,其栽培技術(shù)要點如下:
1、育苗。選用紫星洋蔥于8月20日—9月10日進行育苗,最佳播期為8月25日—9月5日。一般種一畝地圓蔥需種子500克,育苗0.1畝,當單苗重6—8克、苗高30厘米、真葉3—4片且葉色深綠時及可定植。
2、定植地準備。棉花收獲后,畝施有機肥4000—5000公斤或發(fā)酵好的雞糞500公斤,過磷酸鈣150公斤,碳銨100公斤,硫酸鉀30公斤,施肥后要深耕細耙做到地塊平整,上虛下實,按種植模式做成平畦。
3、種植模式。種植模式有三種,一是兩米一帶套種模式。即畦寬2米,畦埂40厘米,每畦兩幅地膜,兩膜中間套種一行棉花,畦埂上套種兩行棉花,每幅地膜定植5行圓蔥,每畦10行,行間距17厘米,株距14—15厘米,畝定植2.5—2.6萬株,該模式適合高水肥地塊種植。二是一米一帶套種模式。即畦寬1米,畦埂寬30厘米,每畦覆蓋地膜,定植5行圓蔥,每畦埂套種一行棉花,圓蔥行間距17厘米,株距14厘米,畝定植2.5萬株,該模式適合高水肥地塊種植。三是1.4米一帶棉花大小行寬行間作種植模式。即棉花小行50厘米,大行90厘米,大行間再覆一幅地膜間作6行圓蔥。該模式適合以棉花為主的中上等水肥地塊。
4、定植時間。冀南地區(qū)圓蔥定植適宜時間在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最佳定植時間在10月25日到11月5日。此時定植的圓蔥在冬前有10—15天的生長緩苗期,對圓蔥越冬有利。要嚴禁春季定植,否則,會造成大幅度減產(chǎn)。
5、覆膜方法。先在平整好的的畦內(nèi)澆水,水滲完后土壤濕潤時噴灑除草劑,每畝用33%除草通100毫升,噴灑時一定要均勻一致,不能重復,噴完后可用自制覆膜機覆膜,這樣,地膜可緊貼地面,覆的牢,不易破,不怕風掀,如用除草地膜可不用除草劑。
6、選苗分級。起苗后抖掉根部土壤進行選苗分級。淘汰假莖基部粗度小于0.5厘米的弱苗和大于1.2厘米以及無生長點的矮化苗。選用的苗0.5—0.7厘米算一級,0.8—1.2厘米算一級分別定植。防止混植大苗欺小苗。定植前將苗的根部留1厘米,其余剪去。
7、定植方法。按預定的行株距用自制打孔器在膜上打孔,孔深不超過3厘米,直徑1.5厘米,定植時將苗子直接插到孔內(nèi),用大拇指在苗基部一推,封嚴孔口即可。栽后不用再澆水。
8、田間管理。定植后澆好越冬水,防止地膜吹開、吹破,與來年2月底3月初澆好返青水,進入4月份每隔20天澆一水,并隨水畝施尿素10—15公斤,硫酸鉀5公斤,5月份鱗莖進入膨大期要保持地面濕潤,蔥頭收獲前7天停止?jié)菜?。同時防治好病蟲害,如洋蔥霜霉病、灰霉病和地蛆、蔥薊馬等。
1、品種選擇。可選用優(yōu)質(zhì)抗蟲抗蟲棉33B、99B等。
2、適時播種。4月上中旬結(jié)合澆圓蔥洇地,根據(jù)不同種植模式,于4月25—5月5日播種棉花,一般畝株數(shù)保持在2000—3000株左右。
3、加強田間管理。棉花苗期與洋蔥共生15—20天,該期要拔除田間雜草,注意防治棉花蚜蟲及苗病,確保棉花一播全苗。5月中上旬及時收獲圓蔥。圓蔥收獲后要盡快對棉花中耕除草并畝追尿素10公斤,過磷酸鈣15公斤,確保棉花健壯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