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玥師,李雪瑩,史致元
1.吉林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吉林 長春130062;2.吉林省第二地質調查所,吉林 吉林市132013
舒蘭市福安堡鉬礦從1991年發(fā)現找礦線索至2012年提交大型鉬礦床勘探報告,斷斷續(xù)續(xù)不同階段地質工作,歷經20余年,鑒證了一代地質工作者地質工作不斷追索、提高,反復認識與實踐的艱辛歷程。該礦床最終完成勘探報告,提交了可觀的金屬儲量,為礦山可持續(xù)發(fā)展,舒蘭市煤礦資源枯結城市轉型與發(fā)展,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福安堡鉬礦的勘查經歷了主要的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是隨經濟發(fā)展與需要的脈博而漸進的。
吉林地區(qū)中北部,在傳統(tǒng)地學領域認為:其大面積分布的加里東期侵入巖分布區(qū),成礦地質條件差,成為了地質找礦有色金屬的“處女地”。早在1991年發(fā)現福安堡鉬元素水系和土壤異常后,均未引起足夠的重視。1998年以后,鉬金屬在國際國內市場價格的飆升,觸動了面臨改革舉步為艱的地質人,突破重重困難,堅定了在該區(qū)找鉬的決心。
1988年吉林省的第二次化探(1:20萬)掃面近尾聲,《向陽山幅》1:20萬化探圈出該區(qū)Mo、Cu、Ag、Be水系沉積物綜合異常面積47 km2,1991年吉林省第二地質調查所經過加密水系沉積物測量發(fā)現Ag、Cu異常與20萬異常吻合(當時未分析Mo),在做土壤采樣時發(fā)現硅石場內有輝鉬礦,因此在土壤分析項目中增加了Mo的分析,結果發(fā)現規(guī)模較大的Mo異常。當時受計劃經濟限制,吉林省找鉬不是重點并未引起重視。
1998年鉬的價格在市場十分看好,吉林省第二地質調查所進行二次資料開發(fā)時,又一次對該異常開展評價,補做了面積性土壤測量,最終圈定土壤異常4.4 km2,其中大于20×10-6高濃集區(qū)6處,選擇最好一處(原ⅷ號礦體位置),開展驗證。地表槽探發(fā)現的礦體連續(xù)性差,夠不成有價值工業(yè)礦體。經過廣大技術人員充分研究,與已知的大黑山典型礦床類比,其土壤化探異常從元素組合到分帶均存在可比性,又組織技術干部到采硅石場實地調查發(fā)現,所謂的硅石礦是一些強蝕變的不規(guī)則的硅化、絹云母化強蝕變物,是斑巖鉬礦的典型成礦模式中心的硅核,風化剝蝕露出地表,這一認識堅定了深部驗證的信心。在高濃集區(qū)布設了第一鉆,發(fā)現了高品位(平均0.148%)的鉬礦體。為了市場的需求。加緊布置了幾個鉆孔,按富脈狀鉬礦的產狀布置工程,探求了數千噸鉬金屬儲量。翌年就轉入開發(fā),建立了舒蘭市境內的第一座有色金屬礦山。
福安堡鉬礦開發(fā)成立舒蘭吉輝礦業(yè)有限公司后,為企業(yè)和當地經濟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社會效益,已提交的ⅷ號礦體儲量無法滿足礦山長遠發(fā)展需求,企業(yè)積累了資本擴大了地質找礦的決心,2004年投資對ⅷ號礦體周邊及深部時行了詳查。本次詳查,礦床成因類型雖然已認識到屬斑巖型鉬礦,但勘查范圍沒有大的突破,重點放在了已知ⅷ號礦體周邊,工作過程中發(fā)現了大量的隱爆角礫巖,充分證實了斑巖型鉬礦的結論。二次詳查提交鉬金屬量5萬余噸,礦山在此甚礎上進行了擴建。
至2010年9月,吉林省第二地質調查所在舒蘭市季德屯發(fā)現并評價了季德屯大型斑巖型鉬礦床,季德屯鉬礦床與福安堡鉬礦僅相距直線不足30 km,相繼在其北東側又發(fā)現了埋藏較深的七星堡銅、鉬礦規(guī)模已是大型礦床。這些鉬礦床的相繼發(fā)現評價,我們重新認識福安堡鉬礦床的地化地質特征,堅定了在該區(qū)找大型礦的信心,從化探異常規(guī)模、形態(tài)、元素組合及分帶上與季德屯鉬礦十分相似,而且Mo元素峰值高,異常濃集中心明顯,中心部位剛好發(fā)現幾處強硅化地段,多處見到隱爆角礫巖。多種信息指示,該礦是一個斑巖型鉬礦床的特征。本次勘探選擇的方法是大型礦床網狀布設鉆孔(80~100 m工程間距,周邊160~200 m工程間距探求資源儲量。這樣施工,加快了評價步伐,于2012年4月提交了大型鉬礦勘探報告(圖1)。
3.1.1 福安堡鉬礦床成礦地質背景
圖 1 舒蘭福安堡鉬礦床地質圖Fig. 1 Geological map of Fu`anpu molybdenum deposit
與福安堡鉬礦成礦關系密切的侵入巖為印支期復式巖帶,區(qū)內外廣泛分布,巖漿深化徹底,分異明顯,具有多期次侵入的特征,同期的脈巖十分發(fā)育,常見的有花崗偉晶巖、花崗細晶巖,石英脈等,多產于巖體的邊部及近礦的圍巖中。印支期侵入體在區(qū)內稱之為棒子山巖體,巖性主要為似斑狀二長花崗巖、二簧花崗巖等,其K-Ar同位素年齡215.5 Ma。
3.1.2 礦體地質特征
近礦和賦礦圍巖有幾種,①似斑狀二長花崗巖,肉紅-灰白色,似斑狀結構,塊狀構造,斑晶為堿長石,基質為堿長石、斜長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金屬礦物。二長花崗斑巖呈脈狀透鏡狀產出,一般200~550 m,寬數米至幾十米。②隱爆角礫巖:火石頂子為中心,呈環(huán)狀分布,巖筒大小不等,一般直徑幾十米至數百米,一部分未出露地表。隱爆角礫巖呈角礫狀結構,塊狀構造,角礫大小從數公分至數米,呈角礫狀,被后期的硅質熱液充填在角礫間,角礫的成分為似斑狀二長花崗巖、花崗斑巖。在熱液充填物及周邊分布有金屬礦物輝鉬礦隱爆角礫巖與成礦關系密切,一般在巖筒及周邊礦石品位高。
(1)礦體特征:礦體呈圓環(huán)狀,以花崗斑巖體為中心,由5個隱爆角礫巖巖筒為礦化集中區(qū),向外形成礦體復合體,北西向長1 680 m,北東向寬1 650 m,已控制深0~611.9 m,厚度2~437.2 m。礦石結構似斑狀、斑狀,半自形粒狀、壓碎狀、溶蝕交代結構,稀疏侵染狀、網脈狀團塊狀構造。金屬礦物主要有輝鉬礦,次為黑鎢礦、黃鐵礦,少量黃銅礦、鈦鐵礦、閃鋅礦、磁鐵礦。
(2)蝕變特征:圍巖蝕變類型反映高溫—中溫—低溫的蝕變特征,主要有云英巖化、硅化、鉀化、絹云母化、綠簾石化、綠泥石化,其次見黃鐵礦化、螢石化、高嶺土化、碳酸巖化,與成礦關系密切的是云英巖化、硅化、鉀長石化、娟云母化綠簾石化。
(1)礦體賦存在印支期似斑狀二長花崗巖中少部分花崗斑巖的周邊,印支期似斑狀二長花崗巖與本期形成的大量硅質、堿質、殘余巖漿匯集、遷移、富集?;◢彴邘r屬印支期沿北西向構造帶上侵,為成礦物質進一步活化沉淀提供了有利空間。
(2)礦區(qū)內已發(fā)現的5個隱爆角礫巖筒為礦化集中區(qū),輝鉬礦角礫巖膠結物間呈脈狀、侵染狀分布在其中。
(3)礦化富集的蝕變以硅化為主,往往是石英脈石英團塊、石英細脈、石英網脈礦化好品位高。
(4)成礦期顯示為多期次性,礦脈間有互切現象。
福安堡鉬礦除上述的規(guī)律外,明顯的找礦標志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水系沉積物測量異常區(qū),通過加密水系采樣縮小靶區(qū);在此基礎上布設土壤測量,有規(guī)模及有規(guī)律的土壤化探異常,間接地方指示了成礦區(qū)域,為快速評價提供了準確的靶區(qū)。
舒蘭市福安堡銅礦從發(fā)現到最終勘探,經歷20余年,整個過程令人回味,這里有計劃經濟時期的約束,又有市場經濟大局的影響與決策,是一代地質工作者堅苦求實、不解努力的真實寫照。將為后者提供可借鑒的經驗與教訓。
[1] 舒蘭吉輝礦業(yè)有限公司.吉林省舒蘭市福安堡鉬礦勘探報告[R].2012.
[2] 史致元.周志恒,等.吉林省中部大中型鉬礦發(fā)現過程勘查地球化學方法的應用效果[J].吉林地質, 2008, 27(2):90-96.
[3] 史致元、王玉增等地球化學方法在福安堡鎢鉬礦床的應用[J].物探與化探,200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