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紅帥,劉 麗,季春生,呂海波,
(1.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巖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廣西 桂林 541004;2.廣西大學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南寧 530004)
桂林、柳州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
常紅帥1,劉 麗2,季春生1,呂海波1,2
(1.桂林理工大學 廣西巖土力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廣西 桂林 541004;2.廣西大學 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南寧 530004)
采用壓力板法和濾紙法聯(lián)合測定柳州、桂林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發(fā)現(xiàn)同一含水率下桂林紅黏土的基質(zhì)吸力大于柳州紅黏土,具有較強的持水能力。對相關(guān)試驗結(jié)果的分析表明:(1)從物性指標比較,桂林紅黏土具有較高的液、塑限及黏粒含量,黏性較高;(2)從礦物成分分析,桂林紅黏土中的礦物含有三水鋁石和針鐵礦,且針鐵礦含量為15.6%,是柳州紅黏土的2倍,表明桂林紅黏土處于更高的紅土化水平,土中團?;鼮榘l(fā)育,形成利于持水的孔隙結(jié)構(gòu)。最后,使用van Genuchten (V-G)模型對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進行擬合,結(jié)果表明V-G模型可用于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的擬合,且具有較高的相關(guān)度。
紅黏土;土-水特征曲線;壓力板法;濾紙法;V-G模型;桂林;柳州
紅黏土是一種區(qū)域性土,由于成因復雜導致了其工程性質(zhì)特殊。國內(nèi)很多學者對紅黏土的成因進行了研究,總結(jié)了紅黏土的強度、壓縮性以及填筑性特點:文獻[1-2]對紅黏土的填筑性進行了研究,文獻[3-6]從不同角度分析了紅黏土的抗剪強度。在實際環(huán)境中,紅黏土常常處于地表非飽和區(qū),因此其非飽和土力學性質(zhì)被多種工程所關(guān)注。目前,國外對非飽和土的研究集中于對其本構(gòu)關(guān)系的構(gòu)建。非飽和土的水分運動參數(shù)主要由土-水特征曲線(SWCC)、水力傳導度或擴散率組成,通過土-水特征曲線可求出比水容量C,進而推導出擴散率D(θ),因此土-水特征曲線是求土壤水運動參數(shù)的基礎(chǔ)[7]。盡管土-水特征曲線在非飽和土中的重要性已為研究者所認同,并針對不同的土類開展了大量測試工作,但具體到紅黏土,針對這一特性的測定試驗仍進行得較少。從已公開發(fā)表的文獻來看,僅有孫德安等[8]測定和分析了壓實桂林紅黏土全吸力范圍內(nèi)的土-水特征曲線,并研究了干密度對土-水特征曲線的影響;談云志等[9]對壓實的4種干密度下的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進行了測定與比較,并從微觀角度解釋了其持水機制??梢?目前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試驗成果積累較少,不足以總結(jié)該類土體的整體特點,需要加強研究。另外,由于紅黏土的區(qū)域性較強,土質(zhì)特別,因此如何從土質(zhì)學的角度解釋不同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的差異也值得深入探討。為此本文對取自桂林、柳州兩地的紅黏土進行了土-水特征曲線的試驗,并從礦物成分組成角度初步解釋了兩種土樣的土-水特征曲線產(chǎn)生差異的原因。
1.1 試驗材料
試驗土樣為重塑的桂林紅黏土和柳州紅黏土,其中桂林紅黏土取自桂林市雁山區(qū)桂林理工大學,取土深度為2.4~3.6m;柳州紅黏土取自柳州市工
人醫(yī)院建筑工地,取土深度為2~3m。兩種紅黏土均屬碳酸鹽巖風化殘坡積形成。根據(jù)已有的研究資料[10]和本文進行的試驗,其基本的物理性質(zhì)、礦物成分和顆粒組成見表1、表2和圖1。
表1 土樣的基本物理性質(zhì)
表2 土樣的主要礦物[9]
由表1和圖1可知,根據(jù)桂林、柳州兩地紅黏土的液塑限指標和顆粒成分可判定兩者都屬于高液限黏土。由表2可知,石英、高嶺石、針鐵礦為兩種紅黏土的主要礦物成分,但所占比例不同。柳州紅黏土中石英為優(yōu)勢礦物,含量高達44.3%;而桂林紅黏土中高嶺石為主要礦物,含量為56.6%。對于紅黏土性質(zhì)具有重要影響的針鐵礦,桂林紅黏土的含量則是柳州紅黏土含量的2倍多。兩種紅黏土各自獨有的礦物分別是柳州土樣含伊利石,而桂林土樣含三水鋁石。
1.2 試驗方法
目前,測定土-水特征曲線常用的試驗方法有壓力板法、濾紙法和飽和鹽溶液法等。在工程實踐中,需要的土-水特征曲線的范圍一般在40MPa之內(nèi),因此本文采用測試范圍為0~1.5MPa的壓力板法和測試范圍為0~40MPa的濾紙法對柳州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進行聯(lián)合測定,而桂林紅黏土的數(shù)據(jù)則引自采用了同樣測試方法的文獻[8]。
1.2.1 壓力板法 壓力板法是利用軸平移技術(shù)通過高進氣值陶土板來測量負孔隙水壓力。首先將柳州紅黏土進行風干、碾碎后過2mm篩,測定風干含水率后配制含水率為25%的濕土,密封靜置24h后攪拌均勻(防止土樣出現(xiàn)團聚結(jié)構(gòu)),再次密封靜置12h(使含水率均勻)后使用油壓千斤頂、模具和直徑為61.8mm、高為20mm的環(huán)刀按干密度1.4g/cm3進行制樣。
將制好的試樣抽真空飽和后稱重,計算飽和含水率;然后將其放入儀器中,按照預先設(shè)定的應(yīng)力路徑5→10→15→30→50→80→160kPa對柳州紅黏土試樣進行加壓。采用此應(yīng)力路徑主要是為了測定柳州紅黏土的進氣值以及對由濾紙法測定的試樣土-水特征曲線的邊界效應(yīng)段進行補充和比較。
1.2.2 濾紙法 濾紙法是一種簡便實用并可以解決非飽和土工程實際問題的測量吸力的方法。濾紙法既可用于測定土壤的基質(zhì)吸力也可用于測定土壤的總吸力,其原理是將濾紙作為媒介,當濾紙與土壤之間的水分或水蒸氣達到平衡時,濾紙與土具有相同的吸力。描述濾紙含水率與吸力之間關(guān)系的曲線稱為率定曲線,通過測定濾紙的吸力間接測定土壤的吸力。
將風干、過篩后的土樣配制成含水率為7%、10%、13%、…、34%(間隔為3%)的濕土,按上述標準制樣。濾紙法試驗步驟(圖2):① 將3張濾紙放置于密封盒底部,中間濾紙直徑為55mm,上下濾紙直徑為57mm;② 將試樣緊貼濾紙放置;③ 在試樣上方放置濾網(wǎng)并將濾紙放于濾網(wǎng)上方(使濾紙架空在土樣上方);④ 密封容器并置于恒溫恒濕箱中兩周。
試驗所用WhatmanNo.42濾紙為同一批次(減少誤差),其率定曲線關(guān)系見式(1)~式(5)[11],該濾紙的吸力ψ和含水率ω呈雙線性關(guān)系:
基質(zhì)吸力為
lgS=2.909-0.022 9ωf,ωf≥47;
(1)
lgS=4.945-0.067 3ωf, 26≤ωf<47;
(2)
lgS=5.31-0.087 9ωf,ωf<26。
(3)
圖2 濾紙法試驗過程
總吸力為
lgS=8.778-0.222ωf,ωf≥26;
(4)
lgS=5.31-0.087 9ωf,ωf<26。
(5)
式中:S為吸力;ωf為濾紙平衡后含水率。
通過壓力板法和濾紙法測定得到柳州紅黏土的基質(zhì)吸力土-水特征曲線(脫濕),對該曲線進行分析,并與桂林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脫濕)進行對比。
2.1 壓力板法試驗結(jié)果
由壓力板法測定的柳州紅黏土土-水特征曲線見圖3。
圖3 柳州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壓力板法測定)
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可知,在15kPa時紅黏土試樣開始失水,根據(jù)進氣值定義可知柳州紅黏土的進氣值約為15kPa。
2.2 濾紙法試驗結(jié)果
由濾紙法測定的柳州紅黏土土-水特征曲線如圖4所示,可見試樣在過渡段的土-水特征曲線比較平緩并近似為一條直線。
圖4 柳州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濾紙法測定)
2.3 試驗結(jié)果比較和分析
將由壓力板法、 濾紙法聯(lián)合測定的紅黏土基質(zhì)吸力土-水特征曲線(脫濕)進行合并, 由圖5可知, 在同一吸力條件下桂林紅黏土的含水率高于柳州紅黏土, 或在同一含水率下桂林紅黏土的基質(zhì)吸力明顯大于柳州紅黏土, 具有較強的持水能力。
從表征粘性的液、 塑限指標分析, 桂林紅黏土
圖5 兩地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
具有較高的液、 塑限及塑性指數(shù), 黏粒(<5μm)含量也高于柳州紅黏土,因此,直觀上判斷桂林紅黏土具有較強的黏性, 粒間的吸附作用更為發(fā)育, 所形成的孔隙在數(shù)量及復雜性上較高。 盡管影響紅黏土土-水特征曲線的因素較多, 但結(jié)合兩種紅黏土的礦物成分, 可對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的差異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由表1可知, 兩種紅黏土的礦物成分有兩個主要的差異: 一是桂林紅黏土中出現(xiàn)了三水鋁石; 二是桂林紅黏土中的針鐵礦含量較高。 根據(jù)文獻[12]對紅黏土成土過程的分析, 碳酸鹽巖風化成土的地球化學過程可分為脫鈣鎂富硅鋁、 富鐵錳和脫硅富鋁3個階段, 各階段相應(yīng)的標志性礦物分別為黏土礦物、 氧化鐵錳礦物和三水鋁石。 三水鋁石的出現(xiàn)表明碳酸鹽巖已經(jīng)進入了紅土化的最高階段,在這一階段, 風化成土作用早期形成的高嶺石和殘積的石英被分解破壞和溶解,SiO2呈水化物或弱硅酸鹽游離出來, 發(fā)生以下主要化學反應(yīng):
高嶺石 三水鋁石
三水鋁石的存在, 表明桂林紅黏土已經(jīng)發(fā)生了高度紅土化作用;另外, 桂林紅黏土中針鐵礦的含量為15.6%, 是柳州紅黏土的2倍, 這也表明桂林紅黏土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富鐵錳階段, 而柳州紅黏土則沒有完成。紅土化形成的氧化鐵對土顆粒產(chǎn)生膠結(jié)作用, 從而形成典型的團聚結(jié)構(gòu), 這種團粒具有較強的穩(wěn)定性, 且內(nèi)部小孔隙發(fā)育, 所賦存的水分較難失去, 因此天然狀態(tài)下的紅黏土往往具有較高的含水率。從這個角度理解, 桂林紅黏土中的團?;饔帽攘菁t黏土高, 其土-水特征曲線自然表現(xiàn)出較好的持水性。
目前,土壤水吸力與含水率的關(guān)系尚不能由理論分析得出,因此土-水特征曲線必須通過試驗測定。但在大量試驗基礎(chǔ)上總結(jié)出來的擬合模型對結(jié)果驗證及數(shù)值計算具有一定的幫助,因此對本次試驗數(shù)據(jù)采用了目前較為普遍使用的vanGenuchten模型進行擬合。
vanGenuchten模型公式為
(6)
式中:θs為飽和含水率(cm3/cm3);θr為殘余含水率(cm3/cm3);h為壓力水頭(cm);α、m、n為擬合參數(shù)且m=1-1/n。
根據(jù)兩地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得到兩地紅黏土的擬合參數(shù)θs、θr和α:桂林紅黏土θs=0.515,θr=0.05,α=0.005;柳州紅黏土θs=0.50,θr=0.068,α=0.006 7。使用vanGenuchten模型對兩地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進行模擬,并將擬合結(jié)果與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見圖6和圖7,擬合后參數(shù)見表3。
圖6 桂林紅黏土擬合值和實測值對比
圖7 柳州紅黏土擬合值和實測值對比
表3 試樣擬合參數(shù)
Table3Fittingparametersofthesoilsamples
土樣θsθrαθs*n*rα*桂林紅黏土0.5150.0500.0050.464811.813230.00002柳州紅黏土0.5000.0680.00670.502821.419430.00057
注:*為擬合后的參數(shù)。
可知,桂林、柳州兩地紅黏土的模擬結(jié)果與實測值誤差都比較小,相關(guān)系數(shù)平方(R2)分別為0.974 7和0.993 9,表明van Genuchten模型可較好地對兩地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進行擬合。
(1)使用壓力板法和濾紙法聯(lián)合測定得到桂林與柳州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脫濕),兩種方法的聯(lián)合使用具有快速簡便的優(yōu)點。
(2)在同一含水率下桂林紅黏土的基質(zhì)吸力大于柳州紅黏土,具有較強的持水能力,這是由于桂林紅黏土具有較高的液、塑限及黏粒含量,黏性較高。進一步的礦物分析表明,桂林紅黏土中的礦物含有三水鋁石,且針鐵礦含量為15.6%,是柳州紅黏土的2倍,表明桂林紅黏土處于更高的紅土化水平,土中團?;鼮榘l(fā)育,形成利于持水的孔隙結(jié)構(gòu)。兩地紅黏土在持水性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其差異對兩地紅黏土進行地基處理時的操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3)van Genuchten模型可用于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擬合,并且擬合結(jié)果具有較高的相關(guān)度。
[1]劉鑫,洪寶寧.高液限土工程特性與路堤填筑方案[J].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4):436-443.
[2]萬智,郭愛國,談云志,等.湘西南紅黏土路堤填筑技術(shù)研究[J].巖土力學,2011,32(8):2281-2286.
[3]龍萬學,陳開圣,肖濤,等.非飽和紅黏土三軸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09,30(S2):28-33.
[4]王亮亮,楊果林.紅黏土抗剪強度與影響因子作用機理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9,6(6):44-48.
[5]李濤,劉波,楊偉紅,等.基質(zhì)吸力對重塑紅黏土抗剪強度影響的試驗研究[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2013,42(3):375-381.
[6]博金暉,顏朱森,于海洛,等.紅粘土的強度機理[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4,34(4):691-696.
[7]雷志棟,楊詩秀,謝森傳.土壤水動力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88:22.
[8]孫德安,劉文捷,呂海波.桂林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J].巖土力學,2014,35(12):3345-3351.
[9]談云志,孔令偉,郭愛國,等.壓實紅黏土的持水性能與機制分析[J].巖土力學,2011,32(S1):334-338.
[10]呂海波,曾召田,尹國強,等. 廣西紅黏土礦物成分分析[J]. 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2,20(5):651-656.
[11]Suits L D,Sheahan T C,Leong E C,et 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filter paper method for total and matric suction measurements [J]. ASTM Geotechnical Testing Journal, 2002,25(3): 322-333.
[12]朱立軍,李景陽. 碳酸鹽巖風化成土作用及其環(huán)境效應(yīng)[M].北京:地質(zhì)出版社,2004:42-43.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two kinds of lateritic clay from Guilin and Liuzhou
CHANG Hong-shuai1,LIU Li2,JI Chun-sheng1,LYU Hai-bo1,2
(1.GuangXi Key Laboratory of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541004, China;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4,China)
The pressure method and filter paper method are combined to determine the 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s (SWCC) of lateritic clay from Liuzhou and Guilin.The SWCC shows that the matrix suction of the Guilin lateritic clay under the same moisture cont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Liuzhou lateritic clay, and the Guilin lateritic clay has stronger water holding capacity. Relevant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that: (1)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physical indexes, the Guilin lateritic clay contains higher liquid limit and plastic limit, and clay content, higher viscosity.(2) Through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analysis, Guilin lateritic clay contains gibbsite and goethite. The proposition of goethite is 15.6%, which is as twice as the lateritic clay of Liuzhou. It indicates that Guilin lateritic clay is at a higher level of laterization with more soil aggregate and forms the pore structure which is conducive to hold water.Finally, the van Genuchten (V-G) model was used to fit the SWCC of Guilin lateritic clay and Liuzhou lateritic clay.The results show that V-G model is suitable for both of them and closely relevant to practical situation.Key words: lateritic clay;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pressure plate method;filter paper method;van-Genuchten model;Guilin;Liuzhou
1674-9057(2015)04-0855-05
10.3969/j.issn.1674-9057.2015.04.027
2015-04-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69005;41272358);廣西自然科學基金創(chuàng)新研究團隊項目(2012GXNSFGA060001)
常紅帥(1989—),男,碩士研究生,巖土工程專業(yè),897384533@qq.com。
呂海波,博士,教授,lhb@glut.edu.cn。
常紅帥,劉麗,季春生,等.桂林、柳州兩種紅黏土的土-水特征曲線[J].桂林理工大學學報,2015,35(4):855-859.
TU44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