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邵浩 圖/王泱
馬克·奧巴馬向現(xiàn)場觀眾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蘭亭序》
5月22日,第四屆“我與外教”全國征文大賽活動頒獎典禮暨“國際化人才之路”論壇在北京王府學校舉行,整個活動共分主旨演講、頒獎典禮、互動論壇三個環(huán)節(jié),來自全國各地及王府學校的代表1000余人出席了活動。
上午9點,活動還未開始,北京王府學校演播廳大禮堂就已人頭攢動:有家長陪同而來的獲獎學生、有年過古稀的退休老人、還有負責外教接待管理的院校老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熱愛外教,并將他們與外教經(jīng)歷的點滴感動,匯聚成筆尖上的文字。一行行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細流匯聚成江海,通過“我與外教”活動向全國展示這份友誼與感動,而這也是“我與外教”全國征文大賽活動主旨所在。
“我與外教”全國征文大賽由《國際人才交流》雜志與中國國際人才交流與開發(fā)研究會聯(lián)合主辦,自2011年以來已經(jīng)連續(xù)舉辦四屆。
國家外國專家局副局長劉延國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對大賽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指出,“我與外教”全國征文大賽是一項中國師生與外國老師銘記友誼、培植友誼、傳承友誼的活動,中外師生所寫的每一篇文章都洋溢著感人至深的友誼;它是一項展示外國專家風采且富有意義的活動,充分反映了教育領(lǐng)域外國專家在中國的辛勤耕耘、無私奉獻以及所結(jié)出的豐碩成果;也是一項實踐“國之交在于民相親”的公共外交活動。
在上午的主題演講中,來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劉紅教授為廣大師生帶來了一場難忘的科幻之旅?!霸聦m一號”項目自2004年起,引進外國專家100人次,劉紅教授作為總設(shè)計師,帶領(lǐng)團隊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chuàng)新,經(jīng)過10年的努力,建立了我國第一個、全球第三個空間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閉合生態(tài)系統(tǒng)實驗裝置,在2014年5月成功完成了我國首次長期集成實驗,密閉實驗持續(xù)105天,該成果對保障中國載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測航天計劃的順利進行,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和生活質(zhì)量具有重大意義。因其重大貢獻,在2014年10月被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國際人才交流》雜志評為“新中國65年十大引智成果”。隨后,劉延國副局長現(xiàn)場為劉紅教授頒發(fā)了“新中國65年十大引智成果”獎牌。
生動的影像資料,淺顯易懂的幻燈片配合上劉紅教授精彩的演講,掀起了現(xiàn)場第一個高潮,引起了師生們極大的興趣與參與熱情。大賽組委會和活動主辦方為此特意安排組織師生23日上午前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參觀了“月宮一號”基地。
現(xiàn)場的第二個高潮來自于美國專家馬克的中英雙語演講“多元文化的碰撞”。馬克·奧巴馬·狄善九(Mark Okoth Obama Ndesandjo)是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同父異母的弟弟,已在中國深圳生活了十幾年。這位勇于挑戰(zhàn)的美國人毅然賣掉美國車房,遠走中國、扎根深圳。在隨后的現(xiàn)場互動環(huán)節(jié),馬克通過提問發(fā)言與聽眾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并展示了自己的書法作品《蘭亭序》,還向參與者派發(fā)了現(xiàn)場簽名的文化衫。
馬克稱,自己非常喜歡中國唐代詩人李商隱,覺得他的詩雖晦澀難懂,卻浪漫多元,自己正在寫一本與他有關(guān)的書。馬克還透漏,他的新書中文版《多元文化:認識我自己的漫漫長路》將在今年12月與讀者見面。
靜謐的瀘沽湖與湖上的漁夫,構(gòu)成了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美麗純凈的畫面瞬間征服了評委與廣大網(wǎng)友的心,黃河科技學院的外教Kelly G. Sullivan憑借作品《瀘沽湖上的漁夫》一舉獲得“外教看中國”攝影作品一等獎。她在獲獎感言中與觀眾分享了自己拍攝這幅作品所經(jīng)歷的驚險旅程,并通過旅行途中不同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意識到分享見聞、了解彼此的重要性。在最后,她說道:“如今我感到,外教這份工作帶給我的價值,遠超3年前我踏上中國這片土地時的想象?!?/p>
征文二等獎獲獎代表龔可心同學分享了自己參加“我與外教”征文大賽的感悟:“讀書寫作也許不會幫助你成就多大的事業(yè),但是喜歡讀書寫作的人一定不會成為那種不思進取、愚昧無知的人。當你從書中領(lǐng)悟了人生真諦,就不會一味對生活不滿和挑剔;當你那些一閃而過的感觸被記錄下來,就不會每天毫無思想地一笑而過。我相信,你會深深體會和感嘆語言、文字的魅力,會愛上這個喜歡讀書寫作的自己?!?/p>
征文一等獎獲得者陳星是合肥潤安公學的一名教師,她與觀眾分享了她如何融入緬甸當?shù)厣畹囊欢谓?jīng)歷,以及所在學校一位美國外教麥當勞的幽默故事。多年與外教相處的經(jīng)歷讓她認識到,不同文化交流中必然存在誤解與爭端,但少一些成見,少一些傲慢,多一點耐心,多一點理解,必然能感受到來自他人的善意。
據(jù)國家外國專家局國外人才信息研究中心主任陳化北介紹,本屆“我與外教”全國征文大賽共收到有效投稿8674篇,涉及全國27個省級市627家學校,實際參與寫稿達到5.6萬篇以上。最終評出一等獎5名,二等獎20名,三等獎60名,優(yōu)秀獎100名,優(yōu)秀組織單位102家。“外教看中國”攝影展評活動吸引了388名外國專家近千幅作品參評,最終評出一等獎2名,二等獎10名,三等獎20名,優(yōu)秀獎60名。征文大賽一等獎、二等獎獲獎人員將有機會參加由美中教育機構(gòu)主辦的2015全球口語培訓活動。
頒獎典禮上,北京王府學校校長王廣發(fā)闡述了自己關(guān)于“未來國際化英才培養(yǎng)”的一些看法和觀點。他從教育改革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復合型人才,他精辟的論斷與分析,贏得了現(xiàn)場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國家外國專家局文教司副司長王嵩等出席頒獎活動。頒獎活動結(jié)束后,當天下午還舉辦了第三屆“國際化人才之路”論壇。中國教育在線總編輯陳志文作“中國教育與國際化趨勢與特點”主題報告,隨后與王府學校校長王廣發(fā)、京西國際學校創(chuàng)始人之一柯馬凱、重慶巴川國際學校校長侯著久圍繞“國際學校與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主題展開進行了深入的討論,并與現(xiàn)場聽眾進行互動?;诱搲伞秶H人才交流》雜志總編輯梁伯樞主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劉紅作主題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