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剛 劉 瑾
非小細胞肺癌高齡患者的生存狀況研究
劉永剛 劉 瑾
目的探討不能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高齡患者的預后生存狀況。方法回顧性分析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資料,將年齡范圍在60~69歲和70~77歲2個年齡組納入研究,隨訪的中位數為14.5個月。結果2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別為(13.0±4.1)%(60~69)歲和(14.4±4.9)%(70~77)歲,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治療階段,2組毒性和化療可行性具有顯著差異。相比60~69歲的患者,70~79歲的患者出現更多的肺部合并癥(P=0.02),糖尿病(P=0.04),心臟并發(fā)癥(P=0.08)和前期癌癥疾病(P=0.08),均與生存率負相關。結論高齡(≥70~77歲)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較短的存活率,且患有更多并發(fā)癥。
非小細胞肺癌;放化療;心肺功能;生存率
(The Practical Journal of Cancer,2015,30:831~833)
非小細胞肺癌(NSCLC)是老年人最常見的腫瘤實體之一[1]。據估計,在發(fā)達國家,初診年齡中位數為67~68歲。不能行手術切除的非小細胞肺癌且無遠處轉移患者占到30%[2]。因此,我們研究了不能手術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預后生存狀況,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2例非小細胞肺癌且不可切除或不能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60~69歲(中年患者)和≥70歲年齡組(老年患者)納入研究范圍。這122例患者中,73例同時接受吉西他濱加卡鉑聯(lián)合治療,12例接受多西他賽加卡鉑聯(lián)合治療,31例接受長春瑞濱加卡鉑聯(lián)合治療,6例接受培美曲塞加卡鉑聯(lián)合治療。
1.2 放化療方法
化療方案為卡鉑(AUC1,n=79),(20 mg/m2)在第15、29、36和43天加入長春瑞濱(12.5 mg/m2),或在第1天、第8天、第15天、第29天、第36天和第43天加入卡鉑?;颊邆€體化治療方案依賴于患者的年齡,健康狀況和心臟,肺和腎功能狀態(tài)。輻射劑量為常規(guī)分割放療1.8 Gy,得到63 Gy的目標劑量。規(guī)劃腫瘤體積(PTV),包括腫瘤和影響淋巴結加有1 cm的安全余量。選擇性照射鎖骨上的鄰近淋巴結。V20(肺容積容納20 Gy劑量的百分比)應小于35%~40%。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采用卡方檢驗比較分類變量。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對數秩檢驗分析和比較不同的腫瘤和治療相關的因素對生存率的影響。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腫瘤分期,組織學,健康狀況和合并癥分布
老年和中年患者在腫瘤分期和組織學的分布上無顯著差異。原發(fā)性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數量相同,相比于中年患者,老年患者身體表現較差,且腎功能損害率較高。將所有其他的合并癥和功能分析參數進行平均分配,近1/4的患者出現左側心臟功能受損,而10%~21%出現明顯肺功能障礙,見表1。
表1 2個年齡組患者的臨床和腫瘤相關的參數對比(例,%)
2.2 毒性和治療的可行性
60~69歲和70~77歲年齡組之間的血液和非血液系統(tǒng)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2組接受化療計劃劑量的80%,其差異具有可行性(39/69,56.5%和27/53,50.9%,P=0.70)。老年患者(61/ 69,88.4%和52/53,98.1%)接受≥57 Gy的比例更高(P=0.042),而接受63 Gy劑量的患者分別為54例(78.3%)的老年患者與47例(88.7%)的中年患者(P =0.15),見表2。
2.3 生存率
2個年齡組的生存率比較,無腫瘤或性別特異性差異。老人和中年患者的生存曲線沒有顯著差異(P =0.51)。然而,60~69歲患者的中位生存期為(19± 2.5)個月;70~77歲的中位生存期為(12±1.3)個月。70~77歲患者有較差的生存率,但2組的長期存活率無差異。2組5年幸存患者百分比分別為60~69歲: (13.0±4.1)%;70~77歲:(14.4±4.9)%。然而,合并癥分析結果具有差異性。相比60~69歲的患者,70~79歲的患者出現更多的肺部合并癥(P=0.02),糖尿病(P=0.04),心臟并發(fā)癥(P=0.08)和前期癌癥疾病(P=0.08),均與生存率負相關。見表3。
表2 同步放化療的年齡組群的毒性(例,%)
本研究患者的數據分析發(fā)現以下三個臨床相關的發(fā)現并進行總結。首先中年患者和高齡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具有相同的長期生存率。我們的研究中老年患者(70~77歲)的5年總生存率為14%。一項meta分析發(fā)現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經過CRT治療,估計5年生存率達到15.1%[3]。我們的研究發(fā)現2個年齡組的患者生存率無差異。這表明綜合治療方案成效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4]。日本臨床腫瘤學組的試驗先前證明,放療合并卡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老年患者,存在一定優(yōu)勢[5]。蘭格和同事在放射治療腫瘤組(RTOG)9410的試驗也證明了在70%的老年患者同步放化療存活率優(yōu)于序貫化療[6]。臨床試驗之外,患者和治療方案的選擇也起到了顯著作用。在686例的Ⅲ期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患者人群,De Ruysscher等分析研究發(fā)現,只有31%的患者適合進行同步放化療,從理論上說,也是臨床試驗的潛在候選人群[7]。相反,本研究發(fā)現,我們的患者中有56%Ⅲ期非小細胞肺癌接受同步化放療與化療藥物的雙重治療。年齡≥70歲的比例較高(32.9%)。矛盾的主要原因是恐懼CRT,潛在的副作用。在RTOG9410試驗的研究人員發(fā)現,高劑量的順鉑,長春地辛使用造成15%的中老年人群發(fā)生嚴重的中性粒細胞減少并發(fā)癥[8]。在我們的研究中,嚴重的白細胞減少癥58例(47.5%),3、4級食管炎只是24例(19.7%)。細胞毒性劑的選擇可能不是唯一因素,輻射量差異也可引起副作用。具有以下高危因素者應該進行術后放療:①不正確的縱膈淋巴結清掃;②淋巴結包膜外侵犯;③多個縱膈淋巴結陽性;④腫瘤靠近切緣;⑤不完全性切除的病例[9]。其二,2個年齡組之間比較的毒性數據表明,應確保在老年患者中適當選用細胞毒性藥物(長春瑞濱和卡鉑首選),并采用局部放療。其三,并發(fā)癥是影響患者長期預后的重要因素,嚴重的功能障礙是最重要的因素。我們的研究表明,嚴重的心臟合并癥與肺部合并癥影響生存率。高齡合并癥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中年合并癥患者[10]。本研究中發(fā)現無器官損害的患者生存率與器官損害的高齡人群生存率無差異。因此,老年NSCLC患者的合并癥有降低生存率的說法,還需要確證。據推測,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補償能力不足?;熁蚍暖煹耐砥谛姆涡Ч欠癜l(fā)揮影響似乎是次要的,因為理論上應該有2個年齡組等同的影響。
總之,本研究2個年齡組患者經過CRT治療后,長期預后無顯著差異。高齡患者(≥70~77歲)有較短的存活率,且患有更多并發(fā)癥??ㄣK為基礎的化療可選方案之一,心肺合并癥以及伴糖尿病似乎是主要影響預后的因素,特別是對老年患者而言。
表3 單因素分析影響生存率的因素
[1]邱宇安,陳火國,靳文劍.培美曲塞二線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1,26 (1):66-68.
[2]李艷,郭其森.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維持治療進展〔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4,10(23):77-81.
[3]鄧海濱,王中奇,吳繼.抗瘤增效方結合化療治療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97例〔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14,48 (4):32-35.
[4]胡興勝,焦順昌,張樹才.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濱分別聯(lián)合順鉑治療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隨機對照研究〔J〕.中國肺癌雜志,2012,15(10):569-575.
[5]王英.吉西他濱維持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1,19(1):79-80.
[6]蘇珊,呂江青,李寧.培美曲塞與吉西他濱聯(lián)合鉑類一線治療晚期肺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8):1458-1460.
[7]De Ruysscher D,Botterweck A,Dirx M,et al.Eligibility for concurrent chemotherapy and radiotherapy of locally advanced lung cancer patients:a prospective,populationbased study〔J〕.Ann Oncol,2009,20(1):98-102.
[8]孫紅梅,陳文彰,燕麗香.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瘤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評價以及預后分析〔J〕.現代腫瘤醫(yī)學,2013,21(3):568-572.
[9]劉慧慧,徐燕,王孟昭.Ⅲa期非小細胞肺癌術后生存分析〔J〕.中國肺癌雜志,2013,11(9):23-26.
[10]張建偉,張宏艷,亢璽剛.順鉑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非小細胞型肺癌的效果觀察〔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24):2000-2002.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LIU Yonggang,LIU Jin.Wuhan 14th People's Hospital,Wuhan,4302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prognostic survival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inoperabl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conducted.69 patients ranged 60~69 years and 53 patients ranged 70~77 years were selected.Median follow-up was 14.5 months.Results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5-year survival rates(13.0±4.1)%(60~69 years)and(14.4±4.9)%(70 to 77 years).In the treatment phase,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ox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chemotherapy.Compared to patients aged 60~69 years,patients ranged 70~77 years had mor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0.02),diabetes(P=0.04),cardiac complications(P= 0.08),and precancerous disease(P=0.08),they had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survival.ConclusionsElderly patients(≥70~77 years old)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have shorter survival rates and more complication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Chemotherapy;Cardiopulmonary function;Survival
10.3969/j.issn.1001-5930.2015.06.012
R734.2
:A
:1001-5930(2015)06-0831-03
2014-10-23
2015-01-20)
(編輯:甘艷)
430200湖北省武漢市十四人民醫(yī)院(劉永剛);430200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劉瑾)
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