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鴻鵠, 齊 曼, 王立志, 鄭艷杰, 宋 冀**, 左彥珍, 孫大永
(1河北省承德市中心醫(y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德醫(yī)學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放射治療時,為滿足劑量學分布的需求,常會使用楔形板,以往的幾個固定角度楔形板(15度、30度、45度、60度)不能完全滿足現(xiàn)代放療的需求[1]。以醫(yī)科達Precise treatment system為代表的直線加速器采用一楔合成技術(shù),實現(xiàn)任意角度的楔形野,臨床上稱為一楔多用或一楔合成[2],能較好地滿足臨床需要。在三維治療時,通過計算機三維放射治療計劃系統(tǒng)(TPS)即可方便實現(xiàn),但在二維放療時采用手工計算,則繁瑣且極易出錯[3]。我院自行設(shè)計一套計算軟件,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
1.1 材料:研究對象是瑞典醫(yī)科達雙光子高能醫(y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及TPS;指型電離室;靜電計;二維矩陣;固體水模體;VC++6.0編程軟件;計算器。
1.2方 法
1.2.1 原理:當二個照射野成交角照射時,一定角度的楔形板可使二交角照射野的劑量分布更均勻。所謂一楔合成,就是將一個楔形角較大(楔形角為60度)的楔形板作為主楔形板,按一定的劑量比例,使60度楔形照射野與平野輪流照射,合成0~60度間任意楔形角度的楔形野,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了治療劑量分布需要。這在三維放療時,通過TPS方便實現(xiàn)。但在二維放療時欲使用任意角度楔型野,其計算很復雜。
當二個交角照射野的中心軸相交角度為θ時,二個照射野需加α度楔形板使劑量分布趨于均勻,可以根據(jù)選楔形角公式得出近似值或使用TPS做出更精確的計算。幾個固定角度楔形板,可通過事先計算好的數(shù)據(jù)表查表實現(xiàn),但如需其他任意角度的楔形板時,就要進行復雜的計算。
1.2.2 計算過程:在使用一楔合成技術(shù)時需要進行如下計算[4]:設(shè):主楔形板的角度為α主,在醫(yī)科達加速器上α主=60度;合成后的楔形野的楔形角為α;則兩者的關(guān)系為:tgα=k×tgα主,其中,k為平野和 α 主=60度的主楔形野的腫瘤劑量比,即,公式中:Dα主為60度主楔形野給予腫瘤靶區(qū)的劑量;D開為開野即無楔形板照射野給予腫瘤靶區(qū)的劑量。設(shè)60度主楔形野的楔形因子為FW60(該值由實際測量得到),那么合成后的楔形角為α的楔形野的楔形因子為FWα,根據(jù)楔形因子的定義得到,如此得出合成為α角度的楔形照射野的60度楔形野與開野的DT量(靶區(qū)或腫瘤劑量)分配比,從而得出楔形角為α的楔形野的開、楔野DT劑量,然后再根據(jù)處方劑量計算公式分別計算60度主楔形野和開野的DM量及機器MU數(shù)。
圖1
1.2.3 軟件設(shè)計:如上述,一楔合成技術(shù)的應用要進行的計算量大,易出錯。為解決這一問題,筆者應用VC++編程,來實現(xiàn)任意角度楔形野的開、楔野配比計算,并直接得出開、楔野的DT劑量,簡化了二維放療中應用一楔合成時的計算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下面為軟件的介紹:
圖2
A為應用的楔形板角度,取值為0~60度之間任意的整數(shù)角度;B為當前照射野給予腫瘤靶區(qū)的總DT;C為計算后得到的60度主楔形野所占份額的DT;D為計算后得到的開野所占份額的DT;E為計算按鈕;F為清空按鈕;G為關(guān)于按鈕;H為退出按鈕
通過上述軟件計算后得到的任意角度楔形野的開、楔野DT劑量,再應用處方劑量計算公式分別計算開、楔野的處方劑量即可。
1.2.4 驗 算
1.2.4.1 與手工計算結(jié)果對比:見表 1。
表1 與手工計算結(jié)果對比
表1為6MV X線DT劑量開、楔野分配比的手工計算與軟件計算的數(shù)值比較(角度取值為每5度)。
1.2.4.2 與TPS計算結(jié)果對比:用 TPS對上述驗算進行在檢驗,結(jié)果一致。
1.2.5 實 測
1.2.5.1 加速器實測:在加速器上實測,結(jié)果一致。
1.2.5.2 計算機實測:在 WindowsXP 和 Windows8 系統(tǒng)測試通過。
自行設(shè)計的計算軟件,用于二維放療中應用一楔合成技術(shù)實現(xiàn)任意角度楔型野時的計算,同時使用手工計算及TPS對不同角度情況進行驗算,結(jié)果準確。在加速器上實測,完全一致,臨床使用安全可靠。在WindowsXP和Windows8系統(tǒng)運行測試通過。
腫瘤放射治療雖然已經(jīng)進入三維適形放射治療時代,但是傳統(tǒng)的二維放射治療在臨床的應用中仍有一席之地,對于常用的骨轉(zhuǎn)移癌除痛治療、位置比較表淺的腫瘤等,仍然可以應用二維放射治療技術(shù),不僅達到了治療目的還降低了治療費用。在臨床治療中對于上述技術(shù)的應用,經(jīng)常使用的是二照射野交角給野方式,為了使照射區(qū)域的劑量分布趨向于均勻,就要對照射野進行修正,修正的主要方法就是應用楔形板。
[1] 胡逸民.腫瘤放射物理學[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427~429.
[2] 殷蔚伯,余子豪,徐國鎮(zhèn)等.腫瘤放射治療學[M].第4版.北京: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2008.42~43.
[3] 原著:Faiz M.Khan主譯:劉宜敏,石俊田.放療物理學[M].第 4 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47~148.
[4] Peter Metcalfe,等.The Physics of Radiotherapy X-rays and Electrons[M].Madison,Wisconsin:Medical Physics Publishing,20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