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獻春 李春梅
不少人都喜歡在冬季睡前泡個熱水腳,但有的人,尤其是睡眠不好的人卻發(fā)現(xiàn),泡腳后反而精神更好了,入睡更困難。究其原因,是他們泡腳時水溫過高。泡腳確有安眠的作用,為使泡腳能發(fā)揮更好的保健效果,現(xiàn)提出以下3點建議。
水溫別太高
俗話說,養(yǎng)樹需護根,養(yǎng)人需護腳。熱水泡腳的養(yǎng)生之道早已為人們所熟知,很多人更是將它作為安眠的好辦法。但為何有的人泡腳后睡得更好,有的人反而精神十足呢?
用溫?zé)岬乃菽_,能夠促進血液循環(huán),讓人體陽氣升騰起來,待泡完腳后,陽氣又會慢慢回落,這就好比人在興奮或是激動后,反而會覺得更加疲倦或是勞累,這樣有助于睡眠。但有的人燙腳水溫過高,這樣會使陽氣生發(fā)過度,不容易降下來,一直處于興奮之中,自然入睡困難。因此,除非是感冒時需要用泡腳出汗的方式緩解,平時泡腳用溫?zé)崴纯伞?/p>
失眠泡腳,加點合歡牡蠣
在病房,我常會遇到失眠的患者,對這類人,我會建議他們睡前用溫水泡泡腳,最好還在水中加些合歡皮、艾葉、牡蠣和少量丹參。這是因為合歡皮有寧心安神的作用,艾葉散寒除濕,而牡蠣能潛陽、化痰,丹參可以清心除煩、養(yǎng)血安神。其中,可以將合歡皮、艾葉和丹參直接放入水中,牡蠣由于質(zhì)地較為堅硬,最好沸水煮上幾分鐘后,再將煮好的水倒入泡腳。
泡腳調(diào)養(yǎng),也要辨證
日常生活保健中,可以根據(jù)機體氣血陰陽的不同狀態(tài)來選用藥物泡腳。例如:容易反復(fù)感冒者,可以嘗試加點艾葉、生姜、蔥白、紫蘇來泡腳;容易上火者,在泡腳水中加點鹽、吳茱萸和陳醋,往往可以起到不錯的效果。
中醫(yī)強調(diào)“辨證論治”,根據(jù)不同的體質(zhì)和病因特點,選方用藥,這樣效果更佳。如果說前面所述的是養(yǎng)生保健加料是適合較多人群的“方便面料理”,對于特殊類型體質(zhì)和癥狀的人群則需要“特事特辦”。我在臨床上,常根據(jù)患者特殊病情和體質(zhì)開具中藥湯劑處方,除開口服外,還建議患者將藥渣煮水進行足浴,一舉兩得。還可單獨藥浴足療處方,這樣更加有針對性,臨床效果自然較一般治療會更明顯。
總之,溫?zé)崴菽_的確是一種促進睡眠的好方法,足底有許多穴位和臟腑反射區(qū),泡腳時都能受到一定的刺激,通常用這種方法泡腳后,失眠都會得到一定的改善。當(dāng)然,還要注意,平時泡腳時間不要太長,15~20分鐘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