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陽
民生化表達在時政新聞報道中的應用
郭 陽
(作者單位:沈陽廣播電視臺)
時政新聞報道肩負著宣傳國家方針政策的重要職責,是社會公眾普遍關心的內容。但目前,我國的時政新聞報道中卻經常存在用詞生硬、內容刻板、語言晦澀難懂等問題,影響了宣傳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新聞工作者要轉變觀念,注重民生化表達。本文結合相關新聞實例,對民生化表達在時政新聞報道中的應用策略進行了分析。
民生化表達;時政新聞報道;應用策略
與一般的新聞相比,時政新聞最大的不同在于政治色彩鮮明,且大多帶有一股說教意味。因此,此類新聞給人的感覺往往是比較“高深”,再加上大多時候報道中使用的語言都比較冷硬,導致普通民眾理解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新時期背景下,為了更好地宣傳國家政策,時政新聞報道也要重視應用民生化表達方式,拉近政府與群眾之間的關系。
1.1轉變報道模式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民生新聞報道的就是群眾生活中的事,屬于“小事”。但是,作為具有較高權威性的時政新聞,不能只報道一些稀松平常的小事就結束了,而是要透過這件小事探討關于群眾生活的大事,新聞報道要有深度、有意義。這就意味著,新聞報道的范圍要擴大、對象要有層次;所以,當前的報道模式亟待更新。對于時政新聞來說,權威性既是其主要特點,也是其優(yōu)勢所在。
不少人至今都認為,“高大上”的時政新聞針對的是政府官員和知識分子、學者,而“接地氣”的民生新聞才是面向普通群眾的[1]。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觀念,時政新聞面向的是全社會的所有人,當然也包括普通群眾。但是,由于時政新聞內容比較深奧,且與群眾日常生活并不接近,普通人經常由于看不懂而喪失興趣。所以,民生化表達在時政新聞報道中應用的首要要求就是轉變觀念,將時政新聞與公眾利益結合起來,使群眾愿意嘗試理解報道內容,提升觀眾興趣。
舉例來講,時政新聞報道中可以困難戶住房優(yōu)惠政策為切入點,利用群眾對住房難問題的關注,吸引群眾目光;之后,在內容中對國家目前實行的優(yōu)惠照顧政策進行宣傳。有了住房優(yōu)惠這個附著物,國家政策也變得具體了,群眾很容易就會理解這方面的相關政策要求。此種報道模式不僅能夠改善政策宣傳效果,還有助于吸引觀眾。同時,對于提高新聞報道水平也能夠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
1.2從內容著手,加強創(chuàng)新
時政新聞報道中,不能只關注政策宣傳,還要考慮觀眾是否能夠理解和接受[2]。也就是說,報道應站在受眾的角度考慮問題,多報道一些群眾關心的、影響公眾利益的民生問題。這樣做是時政新聞報道的內在要求,也是新聞報道有價值、有意義的前提。
對于群眾普遍認為時政新聞可讀性低的情況,報道中要注意采取創(chuàng)新措施,改變群眾印象。時政新聞之所以給人一種深奧、難懂的感覺,一部分原因就是總體性太強[3],描述的東西比較抽象,缺乏實際例子。所以,新聞工作者要注意在這方面進行改進,在報道一些國家政策和會議精神的時候,應結合相應的實例,對政策進行詳細說明,使群眾能夠理解。另外,為了保證時政新聞的深度,報道中應對某項事件或現(xiàn)象進行深度挖掘,探尋其背后隱藏的深層原因,要透過現(xiàn)象探尋問題的本質。這就要求報道要適當延伸范圍。同時,此種報道模式也有助于利用時政新聞的影響力,推動民生問題的解決。
舉個例子,新農合關系到億萬群眾的切身利益,自實行以來,一直備受群眾關注。鑒于此種情況,沈陽廣播電視臺對其進行了系列報道,相繼對看病難問題的根源、新農合給群眾帶去的實惠、新農合的未來發(fā)展趨勢等問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并以此為切入點探討了醫(yī)療服務問題,將民生問題提升到了國家醫(yī)療服務高度。此次報道中結合典型人物實例,對新農合的實行效果進行了深入分析。同時,也對此項政策實施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探討,得出了“問題雖緩解,但要想徹底解決還需要很長時間”的客觀結論。這一系列報道一經推出,就受到了群眾的廣泛好評。多數(shù)觀眾認為報道內容真實、評價客觀,報道的都是群眾生活中的實事,具有較高的可讀性。
1.3加強對民生新聞的重視
在進行新聞報道的過程中,報道人員要盡量使用樸實、貼近民生的語言和詞匯,諸如“會議強調”等生硬語言應盡可能使用其他詞匯代替。同時,報道思路也要進行一定的調整,正視民生新聞的重要性。選擇報道內容時,應盡量選擇那些觀眾普遍關注的問題,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另外,報道中使用的詞語應言簡意賅,重點要突出,但語言不要拖沓。報道的基本要求為:既要讓觀眾能夠聽得懂,又不能給人以冗長感。另外,新聞標題確定時,也要多考慮觀眾的心理,擬定一些引人好奇的題目。
民生化表達在時政新聞報道中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具體應用中可從報道模式、新聞內容、標題等方面入手進行創(chuàng)新,將“嚴肅”“刻板”的時政新聞轉變?yōu)槿罕娤猜剺芬姷男侣?,提升觀眾興趣。將民生化表達應用于時政新聞報道中,是改善我國政策宣傳效果的有效手段,為群眾了解各項方針、執(zhí)行各項政策提供了方便,是一件影響全社會的重要舉措。
[1]王桂珍.時政新聞報道如何接地氣[J].新長征:黨建版,2015(4).
[2]何莉.新形勢下如何做好時政新聞報道[J].新聞研究導刊,2015(16).
[3]趙楓.淺談晚報黨政新聞的民生化表達[J].新疆新聞出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