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靜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
陜西方言欄目劇劇本創(chuàng)作弊端
李 靜
(作者單位:西北大學現(xiàn)代學院)
摘 要:《百家碎戲》《都市碎戲》,在陜西省內是家喻戶曉的欄目劇。在陜西老百姓中有許許多多的“碎戲迷”。時至今日,欄目劇在陜西已有十余年的歷史,依然占據著一定的市場份額。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劇本良莠不齊、觀眾的熱情減少,進入發(fā)展的平地。本文主要從欄目劇劇本創(chuàng)作的問題入手,分析其弊端,找出合理的對策。
關鍵詞:方言欄目劇;地域文化;低俗化
十年前,陜西方言欄目劇在省內遍地開花,異彩紛呈。《百家碎戲》《都市碎戲》以及《千家故事》《街坊鄰居一臺戲》等方言欄目劇的誕生,不但深受老百姓的喜愛,也弘揚了陜西的本土文化,曾一度輝煌,創(chuàng)造過收視的奇跡。但是,目前欄目劇的發(fā)展面臨一系列困境,如劇本良莠不齊、節(jié)目制作粗糙等。其中劇本是關鍵,是創(chuàng)作的核心。如果沒有好的劇本,再好的導演也拍不出好的欄目劇。因此要提升陜西方言欄目劇的品質,首要的是劇本創(chuàng)作的改善。
1.1 地域文化的內涵深度不夠。西安是舉世聞名的古都,歷史文化積淀深厚,然而不論是農村題材的《百家碎戲》還是城市題材的《都市碎戲》中,我們看到的基本上都是熟悉的本地場景,大叔大嫂說著“老陜”的表演等這些“地域化”的外在形式。這種“地域化”只停留表象層面,一開始利用“好奇”的心理,吸引了不少觀眾。長此以往,這種流于表面的節(jié)目內容,觀眾總會審美疲勞。
1.2 情節(jié)設定過于巧合,缺少真實感。部分欄目劇在情節(jié)設置上沒有嚴密的鋪墊,真實性不強,缺乏說服力。如《百家碎戲》之《歹毒的繼子》,該劇講的是農村婦女鄭嬸丈夫去世之后,繼子為了家產,偷偷把她嫁出去的故事。兩個人一開始鬧得不可開交,后來發(fā)現(xiàn)其實是彼此誤會了對方。故事內容挺好,但情節(jié)轉變太過突兀。正打得不可開交的一家人,會因為一兩句話就解開疙瘩重歸于好。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設置轉變太快,真實感不強。類似的故事在欄目劇中不乏實例。
1.3 內容凸顯低俗。在日播壓力以及收視率的競爭下,低俗化的故事內容漸漸出現(xiàn)在部分欄目劇里?!吧虡I(yè)擁抱的大眾文化,特別是由于大眾文化的功利性和盲目從眾心理,它很容易導致精神上的過度放縱與情感宣泄,甚至誘發(fā)享樂主義、個人主義以及低俗化、粗俗化、媚俗化的傾向。”為了追求收視率,滿足觀眾的窺私欲,而選取社會上很少見的負面題材來吸引觀眾目光。有的欄目劇的情節(jié)涉及到色情、不倫戀等內容。這樣的節(jié)目雖然能滿足部分觀眾的獵奇心理,獲得一時的收視高潮,卻損害了節(jié)目的整體水準和導向作用,不利于其長遠發(fā)展。
1.4 題材扎堆,故事重復。在陜西的方言欄目劇中,觀眾看到更多內容往往是婆媳矛盾、妯娌不和、不贍養(yǎng)老人、農村青年的婚姻問題等題材。這些雖然都是老百姓關心的問題,但欄目劇日播量大,把關注點停留在這些司空見慣的話題上,難免會造成觀眾的審美疲勞。有的編劇為了出新,夸大事實,編造故事。看似接近生活的題材,實際上離真實的生活更遠了。還有些欄目劇就事論事,把對觀眾的教育感化停留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層面,而忽視觀眾的思想認識和欣賞水平,導致他們對這些陳舊的內容缺乏興趣。
針對劇本創(chuàng)作存在的問題,筆者以為陜西方言欄目劇要想走出發(fā)展的困境,有所突破,首先就應改善劇本創(chuàng)作。只有劇本質量有了提高,欄目劇的最終質量才有保障。
陜西方言欄目劇要進一步的發(fā)展,就要開拓思路,拓展劇本的創(chuàng)作空間。
首先,注重題材的現(xiàn)實性與真實性。關心老百姓的現(xiàn)實生活,關注老百姓真正關心的問題。《百家碎戲》應多關注一下農村的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大齡剩男、昂貴的彩禮等現(xiàn)實問題;《都市碎戲》多關心一下大學生就業(yè)問題、小孩入學難、大齡剩女等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有些是全國普遍的現(xiàn)象,有些是陜西特有的。把視角關注到陜西當地普通人的真實生活上,關注當前社會急劇轉型期普通人的命運。透過短小精悍的故事情節(jié),還原本土方言和本地場景,讓老百姓在熒屏上真正看到自己的影子。
其次,立足本土并不意味著受地域限制。如果目光僅僅停留在本土場景,十幾年來年內完成的方言欄目劇有幾萬集,場景重復,對觀眾的審美是一種“傷害”。近年來陜西人在外地打工、做生意,陜西娃在外地上學的越來越多。編劇擴大視角,將故事的背景放置在寬廣的環(huán)境中,在與其他省市的對比中,通過地域之間的文化沖突,充分展現(xiàn)陜西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個性,讓觀眾更加了解當代陜西人文化特質。
第三,劇本的創(chuàng)作要講究想象,但想象要合理。故事要合情合理,情節(jié)演變要嚴密自然。故事的發(fā)展有注重承前啟后,能夠抓住故事的矛盾,使得觀眾更加強烈地關注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的命運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胡建禮.《老竇酒吧》開欄目劇先河[N].生活時報,2000-02-28.
[2]制片人2004年電視專業(yè)制片人23日圓桌會議實錄[EB/OL].新浪娛樂, (2004-07-31).http://ent.sina.com.cn/ v/2004-07-31/ba459908.shtml.
[3]2003-2004年《中國情景劇產業(yè)研討會》19日實錄[EB/OL].新浪網上海頻道,(2003-12-19).http://sh.sina. com.cn/20031219/143523897.shtml.
[4]姚休,李哲瑩.“電視平民化”現(xiàn)象的文化解讀[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8,(1):69.
作者簡介:李靜(1982-),女,陜西渭南人。研究方向:廣播電視編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