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 涵
(作者單位:安陽工學院文法學院)
論高校播音主持專業(yè)“即興表達”的教學改革
鐘 涵
(作者單位:安陽工學院文法學院)
播音主持專業(yè)是一個年輕的專業(yè),也是一個熱門專業(yè)。近些年,全國開辦這個專業(yè)的院校迅速激增,遍及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qū),據(jù)保守估計,大概有150多所院校設置了播音主持專業(yè),每年的招生規(guī)模在數(shù)萬人。很多高校的播音主持專業(yè)教育中開設了《即興口語表達》課程,主要是從廣播電視記者、主持人的業(yè)務需要出發(fā),從實用的角度講解口語表達的一般技巧和操作要領。而如何提高播音員、主持人和出鏡記者的即興表達能力是播音主持教學中不斷實踐和探索的一個重要問題。
播音主持專業(yè);即興表達;教學改革
1.1內容陳舊、教材老化
目前,各高校即興口語表達課程的開設情況有一些差別。有的是將即興口語表達教學作為“語言表達”課的一部分,有稿播讀和即興口語表達各占一半;有的則是將即興口語表達單獨列為一門課程。但整體來講,即興表達教學比重相對比較輕,有的僅僅三四周時間,這么短暫的時間內脫稿說話的口頭表達能力訓練不可能充分展開。近幾年,有幾本針對即興口語訓練的教材問世,這為數(shù)不多的專業(yè)論著凝結了不少專家、教授的總結和思考,提供了很多可供練習的題目和訓練形式。通過教學實踐,我們認為目前的這些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形成有效的教學體系,缺乏與時俱進的想法,難以適應當下即興口語表達課程的教學要求。
1.2學生人數(shù)多、教學難度大
即興口語表達是一門以實訓為主的課程,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進行口語表達實戰(zhàn)演練,適合于一二十人的小班教學。但實際情況是,學生人數(shù)眾多而課堂時間又很有限。大課堂的教學方式給教學組織帶來了很大難度,而每次課上真正有機會發(fā)言的學生只占少部分,學生缺乏實踐機會又會直接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
1.3對即興表達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視不夠
語言表達能力是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生的基本功,它分為有稿播音和無稿播音(即興口語)兩部分。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播音主持專業(yè)學生的弱項集中在即興口語表達環(huán)節(jié)。學生對即興口語表達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而我們在教學中又把大多數(shù)精力都放在了有稿播讀上。在很多學生的意識里播音主持就等同于新聞播音加朗誦,即興表達訓練對專業(yè)能力無關緊要。朗誦不是一個可以讓學生日后吃飯謀生的手段。當前,新聞播音崗位又非常有限,廣播電視媒體需要大量的具備采編播多項能力的復合型主持人和出鏡記者。也就是說,即興口語表達能力的高低對學生今后的職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前景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
2.1重視理論知識教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
任何實踐都離不開理論知識作為基礎和指導,在教學中我們發(fā)現(xiàn),“播音無學”的觀念依然有著很大的影響,很多學生覺得即興口語表達沒有什么理論可言,面對一個新聞事件或者話題只要自己說就可以了,至于說什么內容、說得是不是清晰與所謂的“理論”沒有任何關系,甚至很多在一線實踐的記者和主持人的潛意識里也有類似的想法。在現(xiàn)有的即興口語表達教材和論著中,理論知識的介紹非常有限,有些內容僅用幾行字就簡單地一筆帶過,這也給教學過程帶來了很大難度。實際上,廣播電視的即興口語表達教學超出了一般口語教學的內容和要求,它與普通的口才訓練、演講訓練相比,對學生語言表達的藝術審美性、新聞性和語言精準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從業(yè)人員和專業(yè)學生反映口語學習提高困難,理論知識的缺乏和不足是很重要的原因。那么,哪些理論知識應作為重點?在教學中又該如何更有效地讓學生領會呢?如在教學中我們會告訴學生:播音主持屬于有聲語言傳播活動,而語言與思維又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僅僅掌握這點是不夠的,還應更深入地介紹語言傳播的方式和過程。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再進一步指出,有稿播音是在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通過理解與體會進行再加工,而即興口語是播講者對自身思維產(chǎn)物的直接編碼和傳送。很多播音員、主持人正是由于長期習慣于有稿播音的思維方式,編碼別人寫好的語言,而沒有有效地調動自己主動思維和直接編碼的能力。當學生明白了這樣的原理之后,那么他對于即興表達訓練就會有新的認識,練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會大大提高。
2.2調整教學觀念和思路,注重學生思維水平的提高
對播音員主持人而言,即興口語表達訓練應做到“內容為王”,筆者對此深有感觸。反思過去的教學無論是有稿播音訓練還是即興口語表達訓練,我們將關注點更多地放在了學生的普通話語音、語體轉換、語速、語法、流暢度等方面,而恰恰忽視了表達的具體內容。我們在教學中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聲音動聽、口齒清楚,表達也看似感情充沛,然而卻在流暢地說著廢話;有的學生有稿播音基本功很扎實,即興表達時卻語塞、做作、不知所云。這些都在提醒我們,即興口語表達教學必須盡快調整教學觀念和思路,否則畢業(yè)生很難適應當下日新月異的廣播電視傳媒對播音員、主持人的高標準要求。中國傳媒大學的于根元教授提出:即興的、事先沒有怎么準備的交談,因為沒有什么模式,比較能體現(xiàn)和鍛煉智慧。做力所不及的事,比較能體現(xiàn)高一些層次意識的作用,比較能調整意識。這也啟示我們,即興口語表達教學的核心應該是思維品質的鍛煉和提升。在教學中,我們應把相當部分的課時放在思維訓練方面,加強訓練力度。筆者在教學中嘗試將思維訓練細化,如分別進行、發(fā)散思維訓練、類比思維訓練、應變思維訓練等基礎性練習,以激發(fā)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另外,我們教學中還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新聞敏感性和對新聞資料、信息的大量占有,這樣才能在即興口語教學中避免出現(xiàn)“玩花把式”的現(xiàn)象,使學生的即興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提高。
2.3突破舊有教學方式,豐富訓練內容和手段
理論的講授和技能的習得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是不同的,即興口語表達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課程,而教師的重要任務就是尋找具體、有效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幫助學生真正提高口語表述能力。
除了常用的訓練方式如話題評述、命題演講、復述、辯論等之外,課堂訓練也應該提倡一定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否則單一的、少數(shù)人參與的訓練會讓學生感到乏味。比如,我們在課堂訓練中嘗試運用一個話題多人討論的方式,這樣既照顧到了學生的訓練量,還增加了多人之間的配合和互動。另外,還應注意多聯(lián)系當前廣播電視媒體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多做一些和一線業(yè)務密切相關的模擬訓練。
自古以來,中國人重視書面語能力,而對于口語能力卻不夠重視。學校教育過于偏重書面作業(yè)和筆試,很少鼓勵學生說話;學生從小到大,缺乏口語系統(tǒng)訓練。我們可以擴大即興口語表達的教學范圍,可以將其作為新聞、廣播電視新聞、廣播電視編導等傳媒專業(yè)的選修課程,讓采訪記者熟悉有聲語言的表達規(guī)律和肢體語言的使用技巧,如何面對話筒和鏡頭流暢自然地說話,甚至可以適當加入普通話訓練、播報能力的訓練。語言素質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堂課、一次培訓就能速成的。如果說新聞播音是一項專業(yè)技能,那么即興的語言表達應該是一種能力和素質,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養(yǎng)成積極思維的習慣,勇敢地開口。
[1]曾致.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浮躁心態(tài)的表現(xiàn)及其整治[J].聲屏世界,2000(8).
[2]陳鳴霞,傅洪賓.淺議播音主持中的語言誤區(qū)[J].新聞實踐,2004(8).
[3]曾致.播音主持創(chuàng)作浮躁心態(tài)的表現(xiàn)及其整治[J].中國有線電視,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