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冬林
一直以為,一個人的童年,最好是在一個小鎮(zhèn)度過的。
最美是江南小鎮(zhèn),黑瓦白墻,兩層的小閣樓,面山枕水的人家,樓下市井繁華生動。一個人,幼時在小鎮(zhèn)長大,石板路上買小餛飩,橋頭邊聽人說書看相。和姐妹們一起瘋玩,春天放風箏,夏末秋初采蓮蓬和菱角,冬天滑雪打冰凌。不知道小鎮(zhèn)之外還有世界,不知道有一天會離開小鎮(zhèn)。
記憶里的小鎮(zhèn)。青色的長條石鋪成的路面,因為經(jīng)年累月的行走,路面水溜光滑。三伏天的中午,小孩子睡不著午覺,在街上轉(zhuǎn),街道空曠而眩目,到處都是陽光。青石路面被曬得像鍋底一樣燙腳。兩邊的店面門板半開半掩,在暑熱的空氣里散發(fā)著老桐油的味道。如果橫穿過一丈來寬的街道,再穿過一個小巷子,便是一座小石橋。橋下的河名叫天河,早晨,婦女們在橋下的石墩邊洗衣服,機帆船嘟嘟地開過來,靠岸,掀起一波波的浪,打在女人白皙的腳踝上。橋邊一棵大桑樹,中午,不睡覺的孩子就爬上樹摘桑葚來吃,吃過下河游泳。蟬在桑樹頂上嘶鳴,小孩子在水里喧嘩,算命的瞎子右手搭在引路人的肩膀上,邊走邊搖鈴:八卦算命哦——八卦——他們走過小橋,往鄉(xiāng)間去了。
那是我自己的小鎮(zhèn),童年的小鎮(zhèn)。多少年過去,每回憶,總覺得自己也是從《清明上河圖》那樣的畫里走出來的,面對這個不斷刷新令人暈眩的世界,不卑不怯,從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