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健,丁勇,蔣云峰
中頻感應電爐熔煉鐵液質量的控制措施
■宋健,丁勇,蔣云峰
摘要:立足于實際生產,通過理論與生產相結合,通過增硫改變鐵液成分,控制熔煉工藝,加強孕育等方式,成功解決由電爐熔煉帶來的鑄件質量問題。
隨著鑄造行業(yè)的發(fā)展,電爐以其操作簡單,環(huán)境污染少,成分容易控制,以及勞動強度低等優(yōu)點,在生產應用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我廠于2008年投入使用兩臺10t/h中頻感應電爐,初期由于對電爐熔煉經驗不足,在實際生產中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通過在生產中不斷分析、總結,成功解決了問題。
(1)電爐鐵液晶核數量少,過冷度大,產生白口傾向大。
(2)同樣的化學成分下,收縮傾向大,流動性差。
(3)石墨形態(tài)不穩(wěn)定,A型石墨少,D型、E型石墨多,珠光體含量少。
(4)孕育效果差,衰退速度快。
(5)鑄件內應力大,裂紋傾向大。
“硫化物核心理論”認為:鐵液含硫量低時,白口深度較大,隨著含硫量的增加,白口深度逐漸減小,達到一個最小值,此時wS為0.05%~0.06%。然后,隨著含硫量的增加白口深度增加。也有資料認為“低硫時共晶團數少,成核度很小,隨著硫量的增加,共晶團數急劇增加,當wS達到0.05%以上后,共晶團數增加趨向減緩”,因此電爐鐵液含硫量低是問題所在。沖天爐熔煉過程中由于焦炭中硫的影響,鐵液增硫;而電爐由于沒有增硫源,所以不會增硫,且硫與其他
元素極易形成化合物,浮于鐵液表面,與渣子一起被清除,在電爐高溫保溫時更為明顯。
(1)原材料的選用①原生鐵要選用規(guī)模大、高爐容量大、鐵礦石質量好,以及來源穩(wěn)定的廠家,這樣能保證生鐵的成分穩(wěn)定,有害元素少。②禁止使用銹蝕嚴重的廢鋼,并且在使用前廢鋼和回爐鐵必須經過拋丸處理。③增碳劑要經過高溫石墨化,否則增碳劑吸收率低,吸收溫度高,且還會造成鐵液碳的不均勻。
(2)化學成分的選擇 ①C E含量要略高于沖天爐。②以HT300普通機床床身為例:wC=3.0%~3.05%,wSi=1.45%~1.55%,wMn=1.0%~1.1%,wP≤0.1%,wS=0.05%~0.08%。
(3)工藝創(chuàng)新措施 具體為:①為改善鐵液在高溫保溫時間長而產生的不利影響,工藝改變,強調“快熔快出”原則。鐵液在爐內成分調整,升溫后盡快出爐。保溫時間不得超過10min。出爐后迅速澆注,最大限度地縮短鐵液在爐內、澆包內的保溫時間。②為改善石墨形態(tài)不穩(wěn)定,出現D型、E型石墨的不利影響,我們使用了FeSi75Ba長效孕育劑,延長了孕育有效時間,抑制了異形石墨的產生。石墨形態(tài)、珠光體含量都有了很好的改善。但也要注意終硅量的控制,如果終硅量過高,珠光體含量極易降低,一般孕育量為0.3%~0.6%。③為消除含硫量低造成的不良影響,使用增硫劑來提高含硫量。使鐵液中的wS由0.03%增加到0.05%~0.08%,以增加形核數量。石墨形態(tài)、珠光體含量有明顯改善,孕育效果明顯。④對鐵液進行合金化處理,一般選用合金元素Cr、Sb、Cu、Sn。
Cr 是強的碳化物穩(wěn)定元素,穩(wěn)定滲碳體,因此能提高鑄件的硬度、耐磨性,加入量0.2%~ 0.4%。
Sb是強烈促進珠光體元素,但沒有細化晶粒和組織的作用,并且增加收縮性,加入量0.02% ~0.04%。
Cu是比較溫和的促進珠光體的元素,在使用中副作用小,因此比較常用,加入量0.3%~0.5%。
Sn是強的碳化物促進元素,增加碳化物,消除鐵素體,可以提高力學性能和耐磨性,加入量0.03%~0.05%。
(1)電爐生產合格的鑄鐵件,原材料一定要成分穩(wěn)定,無銹蝕。
(2)使用增硫劑,嚴格控制含硫量。
(3)堅持“快熔快出”原則,控制鐵液在爐中的高溫保溫時間。
(4)使用長效孕育劑,提高孕育量。
參考文獻
[1] 章軍,連煒.鑄鐵感應電爐熔煉及應用實例[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2] 李傳,楊國杰,李魁盛,等. 鑄造工程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
20150403
作者簡介:宋健、丁勇、蔣云峰,山東大王金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