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 穎,周景輝
(大連工業(yè)大學 輕工與化學工程學院,遼寧 大連 116034)
生物乙醇的生產(chǎn)存在與人類爭糧的問題,因此可利用農(nóng)作物廢棄物如秸稈、麥皮等來生產(chǎn)纖維素乙醇[1]。生物化學途徑是生產(chǎn)纖維素乙醇的轉(zhuǎn)化途徑之一,主要通過水解和酶解發(fā)酵使秸稈中的糖轉(zhuǎn)化成纖維素乙醇,但在此轉(zhuǎn)化過程中會產(chǎn)生大量殘渣。目前對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開發(fā)利用的研究并不多,主要以燃燒回收熱量的方式處理。有研究表明,發(fā)酵殘渣中含有少量未酶解的纖維素、大量木質(zhì)素以及灰分等雜質(zhì)[2],其中灰分的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因其具有高活性、強吸附性及好的補強性等特點,廣泛用于橡膠工業(yè)中作為補強劑[3]。對二氧化硅進行表面修飾改善其分散性能后,可作為一種較好的消光劑用于涂料工業(yè)[4]。納米二氧化硅因其具有硬度高、穩(wěn)定性好及可屏蔽紫外線等特點,可將其加入高分子材料中達到改善材料的熱光穩(wěn)定性,提高產(chǎn)品的抗老化性及抗紫外線老化性[5]。纖維素乙醇殘渣在國內(nèi)工廠中通常用于直接燃燒或是作為肥料使用[6],由于殘渣中灰分含量較高,會影響殘渣的熱利用率,且燃燒后殘余的二氧化硅容易在爐壁上形成結垢,如果將殘渣中的硅加以應用,這樣不僅能提高資源的利用價值,還能提高生產(chǎn)纖維素乙醇工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
目前制備納米二氧化硅的成熟工藝[7]有沉淀法、氣相沉積法及溶膠-凝膠法等,而用來檢測硅含量的方法有重量法、硅鉬藍分光光度法、α-硅鉬黃顯色測定法、容量法等[8-9]。本論文采用酸沉淀法來提取NaOH 提取液(下文稱“提取液”)中溶解的硅,用α-硅鉬黃顯色測定法來測定提取液中硅的含量,旨在為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的利用和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提供新的途徑。
玉米秸稈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取自中糧集團;氫氧化鈉、Na2SiO3·9H2O、乙酸、鉬酸銨、乙酸鈉、硫酸、鹽酸、二氧六環(huán)、納米二氧化硅,均為分析純。
參照國標測得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中灰分質(zhì)量分數(shù)為18.70%,酸不溶木素和酸溶木素分別為68.39%,2.18%,綜纖維素[10]為9.88%。
將殘渣風干、粉碎,過100目篩。由于殘渣中含有少量未酶解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因此在NaOH 處理殘渣前先用1%H2SO4在120℃下處理1h[11],結束后過濾并用去離子水洗至中性,風干備用。
有研究表明,草類原料中的硅只有在堿性介質(zhì)中才能溶解[7],因此將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溶于NaOH 溶液中。用紫外分光光度儀測定提取液中硅的吸光度值,回歸得到硅標準曲線方程,用式(1)計算提取液中硅的質(zhì)量濃度[8]。
式中:A為吸光度值;ρ為提取液中硅的質(zhì)量濃度,μg/mL。
取一定量預處理過的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加入配制好的NaOH 溶液,然后將其放入一定溫度的水浴鍋中,在攪拌的情況下反應一定時間,結束后冷卻、離心分離收集提取液。
將在優(yōu)化條件得到的提取液置于一定溫度的水浴鍋中,緩慢加入體積分數(shù)為2%的鹽酸,機械攪拌,并將pH 計放入提取液中在線檢測,當提取液達到pH=7時停止加酸,靜置2h,離心分離并洗滌沉淀物,冷凍干燥,將干燥后的樣品放入馬弗爐里灼燒,得到的白色粉末即為納米二氧化硅。
采用Spectrum-B 型紅外光譜儀、D/Max-3B型X 射線衍射儀、K-Alpha型X 射線光電子能譜、JSM-7800F型掃描電子顯微鏡分別對納米二氧化硅進行結構和形貌表征,用Color Touch PC白度儀進行白度檢測。
2.1.1 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
在反應時間1h、反應溫度95 ℃、料液比1∶20條件下,考察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結果如圖1(a)所示。當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小于7%時,提取液中硅含量隨NaOH 濃度的增加而提高,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7%時提取液中硅含量最大,繼續(xù)增加NaOH 質(zhì)量濃度,提取液中硅含量反而下降。這說明,殘渣中的硅在一定NaOH 質(zhì)量濃度溶液中有很好的溶解性。當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超過7%時,生成的Na2SiO3會形成膠團,而此膠團可能會與提取液中存在的少量過渡金屬離子形成復合物,此復合物可能對紫外法測提取液中硅的含量產(chǎn)生影響,故制備提取液時NaOH 的較優(yōu)質(zhì)量分數(shù)為7%。
圖1 反應條件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Fig.1 Reaction conditions on the influence of silicon content in the extract
2.1.2 反應時間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
在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7%、反應溫度95 ℃、料液比1∶20條件下,考察反應時間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如圖1(b)所示。當反應時間小于1h時,提取液中硅的含量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而增大;當反應時間為1h時,提取液中硅的含量最大;再延長反應時間,提取液中硅含量反而下降,2h后趨于平穩(wěn)。這可能是由于在反應時間為1h時,從殘渣中溶解進入NaOH 溶液中的硅達到飽和,延長時間,溶出的硅可能由于存在其他方式的轉(zhuǎn)化,沒有被檢測到(實驗中檢測到的硅是提取液中穩(wěn)定的硅),故制備提取液比較合適的反應時間為1h。
2.1.3 反應溫度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
在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7%、反應時間1h、料液比1∶20的條件下,考察反應溫度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如圖1(c)所示。當反應溫度小于75 ℃時,提取液中硅含量隨反應溫度的升高而增大,75 ℃時,提取液中硅含量達到最大,繼續(xù)升高溫度,提取液中硅含量降低并趨于平穩(wěn)。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可能是因為適當?shù)卦黾訙囟葧构璧娜艹鏊俾侍岣撸?2],當溫度大于75 ℃時,溶出的硅可能由于存在其他方式的轉(zhuǎn)化,沒有被檢測到,因此制備提取液的較適合的反應溫度為75 ℃。
2.1.4 料液比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
在NaOH 質(zhì)量分數(shù)7%、反應時間1h、反應溫度75℃條件下,考察料液比對提取液中硅含量的影響,結果如圖1(d)所示。從圖中可看出,隨著料液比的增大,提取液中硅含量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趨勢,在料液比為1∶25時,提取液中硅含量最大。反應初始,一部分NaOH 溶液與纖維素乙醇發(fā)酵殘渣中的木素發(fā)生反應,另一部分與殘渣中的硅反應。隨著料液比的增大,當溶出硅量達到最大時,NaOH 的殘余堿量會逐漸減少,從而導致較大分子質(zhì)量的硅酸鈉凝膠分子團沉淀出來[12],故使得提取液中能檢測到的硅含量減少。因此,制備提取液的較合適的料液比為1∶25。
2.2.1 納米二氧化硅FT-IR 分析
圖2為市售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與自制納米二氧化硅紅外譜圖。分析比較可知,兩者的譜圖基本骨架很相似。3 441.79和1 632.77cm-1附近的吸收峰可能是Si—OH 的振動峰[13],1 102.64和806.16cm-1處的吸收峰分別是Si—O—Si的對稱伸縮振動和反對稱伸縮振動,478.46cm-1處的吸收峰是Si—O 鍵的彎曲振動峰。由于所購買的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為疏水型,故其在2 900,2 800cm-1附近出現(xiàn)了C—H 鍵的伸縮振動峰,而自制納米二氧化硅在2 900,2 800cm-1附近也出現(xiàn)了較小的吸收峰,這是因為制得的納米二氧化硅中含有一定雜質(zhì)。
圖2 納米二氧化硅FT-IR 譜圖Fig.2 FT-IR spectra of nanosilica
2.2.2 納米二氧化硅XRD 分析
圖3為市售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和自制納米二氧化硅的X 射線衍射圖。從圖中可看出,市售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與自制納米二氧化硅均在2θ=22°左右處出現(xiàn)一個非晶態(tài)的衍射峰,由此可知,自制的納米二氧化硅為無定形納米二氧化硅。同時,自制納米二氧化硅在2θ=22°左右處的峰較寬且有小雜峰,這可能是由于雜質(zhì)的存在引起的。
圖3 納米二氧化硅XRD 譜圖Fig.3 XRD patterns of nanosilica
2.2.3 納米二氧化硅的XPS分析
圖4 為自制納米二氧化硅的XPS 能譜圖。從圖中可看出,二氧化硅中的特征峰Si 2p、Si 2s以及O 1s的光電子束縛能分別在103,150 和532eV附近出現(xiàn)。同時,在285eV 附近出現(xiàn)的小峰為C 1s的光電子束縛能。由XPS分析數(shù)據(jù)得,自制納米二氧化硅中C,Si,O 質(zhì)量分數(shù)分別為3.91%,33.83%和62.26%,純度為96.09%。
圖4 納米二氧化硅XPS譜圖Fig.4 XPS patterns of nanosilica
2.2.4 納米二氧化硅的外觀形態(tài)
圖5分別為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a)和經(jīng)過干燥的自制納米二氧化硅(b)掃描電鏡圖。從圖中可看出,制得的納米二氧化硅和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形貌相似,均為球形狀顆粒,且顆粒的粒徑較均勻,自制的納米二氧化硅單體顆粒粒徑為幾十納米。
圖5 納米二氧化硅SEM圖Fig.5 SEM images of nanosilica
2.2.5 納米二氧化硅的白度
對市售分析純納米二氧化硅和自制納米二氧化硅進行白度檢測,測試結果分別為84.96%和82.19%。由此可看出自制的納米二氧化硅白度和市售的白度接近。
(1)以玉米秸稈發(fā)酵生產(chǎn)纖維素乙醇得到的殘渣為原料,NaOH 溶液為反應溶劑,通過條件實驗得出制備含硅提取液的較適宜條件:NaOH質(zhì)量分數(shù)7%,反應時間1h,反應溫度75 ℃,料液比1∶25。
由于檢測到的硅可能不是殘渣中溶解硅的全部,后續(xù)研究可以通過檢測堿提取后殘渣中殘余硅含量加以驗證。
(2)紅外譜圖表明所制樣品為二氧化硅;XRD 譜圖表明制得的二氧化硅為無定形;XPS分析得所制二氧化硅具有較高純度;由SEM圖可看出,樣品顆粒為球形,顆粒粒徑分布較均勻。
(3)用玉米秸稈發(fā)酵生產(chǎn)纖維素乙醇殘渣制備的納米二氧化硅白度達到82.19%(ISO),與市售納米二氧化硅白度(84.96%)接近。
[1]趙彩云,王異靜,關東明.纖維素乙醇研究進展[J].釀酒科技,2009(10):87-89.
[2]潘奇,陳介南,張新民,等.纖維乙醇發(fā)酵殘渣中酶解木質(zhì)素的提取與表征[J].化工進展,2015,34(1):86-90.
[3]彭書傳,宋磊,馬步春,等.棒狀活性二氧化硅補強橡膠[J].硅酸鹽學報,2009,37(1):104-106.
[4]趙麗穎,鄭偉.沉淀二氧化硅的應用與發(fā)展[J].牙膏工業(yè),2001(4):47-49.
[5]李建新,王磊,孫洪巍.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改性和在塑料中的應用[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8(2):43-45.
[6]楊輝,王鳳奇,黃勇.含木質(zhì)素的發(fā)酵殘渣在脲醛樹脂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膠粘劑,2011,20(12):33-37.
[7]劉希良.高純二氧化硅的制備與應用[J].化工管理,2014(11):87-89.
[8]李海龍,柴欣生,詹懷宇,等.一種快速測定草類原料制漿黑液中硅含量的新方法[J].光譜學與光譜分析,2012,32(6):1681-1684.
[9]徐永建,胡忠宇,張永奇,等.硫酸鹽法制漿黑液硅含量測定的新方法[J].中國造紙,20143,33(1):10-14.
[10]崔金龍,李海明,畢佳捷.離子色譜在造紙原料碳水化合物分析中的應用[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32(6):432-436.(CUI Jinlong,LI Haiming,BI Jiajie.Analysis of carbohydrates in paper-making materials by ion chromatography[J].Journal of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2013,32(6):432-436.)
[11]MINU K,JIBY K K,KISHORE V V N.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ignin and silica from the black liquor generated during the production of bioethanol from rice straw[J].Biomass and Bioenergy,2012,39:210-217.
[12]程志聲,劉淑習,華寧熙.蘆葦在硫酸鹽蒸煮過程中硅的脫除特點[J].中國造紙學報,1988(3):9-19.
[13]王曉英,蔡旭,洪若瑜,等.納米二氧化硅的制備及應用[J].中國粉體技術,2011,17(3):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