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竟海,李承業(yè),白曉山,劉華君,鄧超宏,朱光輝,陳友強,林 明,賈學英
1.新疆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烏魯木齊 830091 2.新疆科技情報研究所,烏魯木齊 830011 3.昌吉市大西渠鎮(zhèn)人民政府,新疆昌吉 831100
南美藥食植物
——瑪咖發(fā)展現(xiàn)狀及高產栽培技術
潘竟海1,李承業(yè)1,白曉山1,劉華君1,鄧超宏1,朱光輝2,陳友強1,林 明1,賈學英3
1.新疆農科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烏魯木齊 830091 2.新疆科技情報研究所,烏魯木齊 830011 3.昌吉市大西渠鎮(zhèn)人民政府,新疆昌吉 831100
1、瑪咖在溫室大棚中進行早春育苗,采取拌土撒播的播種方式,種子用種量5~6 g/666.7m2,育苗溫度控制在25℃左右。2、苗期管理嚴格控制育苗盤中的水分,及時清理雜草,在苗齡30 d左右要進行煉苗,以備移栽。3、露地移栽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進行,要求株距15~20 cm,行距25~35 cm,每穴一苗,移栽時保證幼苗心葉露出土層。4、田間管理要注意補苗定苗、中耕除草、灌水施肥、病害防止。5、適時采收。
瑪咖;發(fā)展現(xiàn)狀;育苗;栽培;技術
瑪咖(MACA)又名 Peruvian,maca,瑪咔等,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屬十字花科獨行菜屬。原產地南美洲秘魯安第斯山區(qū),是一種珍惜的藥食兼用植物?,斂ιL環(huán)境要求較高,高海拔、強日照、低溫冷涼、濕度大的環(huán)境條件適宜其生長。瑪咖地下膨大的貯藏根是主要食用部分,直徑2~6 cm,重量20~60 g,表皮顏色多為黃色、紫紅色或黑色,肉質白色或淡黃色,具有刺激性氣味?,斂~片為羽狀深裂,花為白色兩性花,呈總狀無限花序,果實為短角果,種子呈橢圓形,黃色、紅色或黑褐色,千粒重 0.5 g[1~3]。
瑪咖中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具備多種保健功能,傳統(tǒng)上可用于增強精力,提高生育力,治療更年期綜合癥、風濕癥、抑郁癥、貧血,另外還有抗癌和抗白血病的功效?,斂Ц械鞍踪|、氨基酸、還原糖、礦物質、(鋅、鐵、鈣)的含量較為突出,還含有微量的?;撬?,瑪咖根中脂肪酸不飽合脂肪酸含量,占已知脂肪酸總量的56%以上,其中,亞油酸和亞麻酸對人體健康極為有利[4]。
瑪咖根中含有多種次生代謝產物,包括生物堿、芥子油苷、異硫氰酸脂、甾醇以及其特有的瑪咖酰胺、瑪咖烯等衍生物,另外,還含有一些微量的次生代謝物質如:鞣質、皂角苷、硫氰酸芐等。
1992年,瑪咖被國際植物遺傳資源研究所列為珍稀植物;2002年瑪咖被中國衛(wèi)生部正式批準進入中國,由新疆、云南農科院等單位引入;2011年,被衛(wèi)生部批準為新資源食品。2014年瑪咖產業(yè)鏈創(chuàng)造的產值已達100億元人民幣。而國際上的瑪咖消費也在持續(xù)升溫,目前年消費額已近1 000億美元。美國、日本、英國、臺灣、香港等地都推出了相應的瑪咖產品,目前主要有瑪咖干果、瑪咖干片、瑪咖粉、瑪咖含片、精片、壓糖果片、瑪卡酒等?,斂е破芬堰B續(xù)三年在美國10大暢銷植物藥品中名列前茅[5]。
瑪咖種植需特殊的環(huán)境氣候及土壤條件。目前,美國、日本、西班牙、厄瓜多爾、澳大利亞等國已相繼種植成功,但其功效卻與原產地瑪咖差異很大?,斂ё?002年由新疆、云南農科院等單位引入我國,在新疆、云南、四川、西藏等地試種,2009年后陸續(xù)在我國云南的麗江等地區(qū)及新疆開始規(guī)?;N植。新疆瑪咖種植主要分布在昆侖山、天山山脈一帶,其中以塔什庫爾干縣及伊犁昭蘇縣為集中區(qū)域。除云南新疆種植瑪咖外,四川、貴州、甘肅、西藏、青海等高原地區(qū)也逐漸開始試種或大面積種植瑪咖[6~7]。
3.1 育苗播種
3.1.1 營養(yǎng)土準備
在溫室大棚中進行早春育苗。選擇草炭土或山基土與腐熟的有機肥粉碎摻拌均勻待播。
3.1.2 種子選擇與處理
播前清選,種子要求:純度≥98%,凈度≥98%,發(fā)芽率≥85%,水分≤13%。
3.1.3 育苗播種時間
早春于溫室育苗。根據(jù)需要可在3月上旬至4月中下旬進行播種育苗。
3.1.4 播種方式
采用苗盤或溫室苗床,基質采用草炭土或用草炭土、山基土及腐熟的農家肥混合攪拌均勻后裝盤,澆透水。將拌細土的種子均勻的撒播在營養(yǎng)盤上,覆蓋一層營養(yǎng)土,再噴灑水。
3.1.5 播種量
每盤撒播種子量可按穴盤規(guī)格型號,按畝移栽用種量5g~6g進行播種育苗。
3.1.6 苗床管理
播種后的苗盤或苗床上可用棚膜或厚地膜加蓋拱棚以催芽出苗,一般一周左右出苗。
3.2 苗期管理
3.2.1 水分控制
苗期應嚴格控制育苗盤中的水分,選擇上午或傍晚澆水,中午高溫時禁止?jié)菜?/p>
3.2.2 溫度控制
育苗期間,避免育苗棚內溫度過高、濕度過大,應加強通風降溫。
3.2.3 防病除草
溫室條件下育苗溫度較高、濕度較大,易發(fā)生病害,要求做到預防為主,加強通風煉苗,清除雜草,強苗壯苗,提高幼苗抗性。
3.2.4 煉苗蹲苗
在幼苗中后期要進行煉苗,模擬露地生長環(huán)境,強化瑪咖根的生長,完成蹲苗壯根過程。
3.3 移栽定植
3.3.1 整地
選擇前茬未種過十字花科作物,富含有機質,肥力較好的沙壤土,整地質量需達到松、平、碎、齊、凈、墑的要求。
3.3.2 定植時間
不同地區(qū)瑪咖定植時間不同,定植應根據(jù)當?shù)貙脮r氣候節(jié)令、降雨情況和灌溉條件來確定,一般移栽時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
3.3.3 定植密度
要求株距 15~20 cm,行距 25~35 cm。
3.3.4 定植方法
定植采用分苗,每穴一苗,移栽時根要拉直,不能將生長點埋入土中。
3.4 田間管理
3.4.1 補苗定苗
瑪咖移栽返青后及時查補苗,對缺苗、死苗株要及時補苗,對每穴多于1苗的進行定苗。
3.4.2 中耕除草
瑪咖移栽定植后,應加強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苗期瑪咖根入土較淺,中耕宜淺耕多耕,加強灌水后中耕,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采用人工除草方式清除行間株間雜草。
3.4.3 灌水追肥
全生育期灌水6~8次,收獲前適時控水。追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2~3次。追肥選用生態(tài)有機肥,如腐熟農家肥、氨基酸、腐殖酸、有機餅肥等。也可采用有機葉面肥如氨基酸、腐植酸、魚蛋白肥等進行葉面噴施[8]。
3.4.4 中后期管理
瑪咖種植中后期,尤其是塊根膨大期,是獲得瑪咖高產的關鍵,應加強中耕除草及肥水管理。同時為保證瑪咖綠色有機品質,嚴禁使用任何化學除草劑、膨大劑、生長調節(jié)劑等。
3.5 病蟲防治
相對而言,高原山區(qū)瑪咖病蟲害發(fā)生較輕,防治要以預防為主,應積極采取綜合農業(yè)防治措施。具體措施包括:深耕深翻,秋耕冬灌,清潔田園,及時清除田間地頭雜草雜物,及時清除病殘株,減少越冬蟲源和病源,采用糖醋液誘殺害蟲,后期適時控水,降低土壤濕度等,都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9]。
輪作種植也是預防病蟲害的有效措施。連作不僅導致土壤營養(yǎng)元素缺失,而且由于病蟲原殘留,導致連作瑪咖病蟲害嚴重及瑪咖自身抗病性、抗逆性減弱及品質下降[10]。輪作期一般為3年,輪作以豆類、玉米及麥類禾谷類作物較好,其次與馬鈴薯及中藥材輪作,輪作避免十字花科植物。
3.6 收獲晾曬與儲藏
采收:10月下旬至12月中旬,根據(jù)種植當?shù)靥鞖鈼l件,在土壤封凍前,肉質根充分膨大,基部圓潤,此時即可收獲。采收后,切去葉片,清除泥土和須根,用清水沖洗干凈,并干燥待進一步加工,或將塊根切成薄片,與通風處將葉片和塊根晾干保存?zhèn)溆谩?/p>
[1]余龍江,金文聞,吳元喜,等.瑪咖的植物學及藥理作用研究概況[J].天然產研究與開發(fā),2002,14(5):71-74.
[2]余龍江,金文聞,李為,等.南美植物瑪咖的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3(2):附 7-9.
[3]馮穎,何釗,徐瓏峰,等.云南栽培瑪咖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與評價[J].林業(yè)科學研究, 2009,22(5):696-700.
[4]金文聞,王晴芳,李碩,等.新疆產瑪咖的揮發(fā)油成分研究[J].食品科學,2009,30(12):241-245.
[5]王義強,陳章靖,王啟業(yè),等.瑪咖藥用價值與引種培育研究進展[J].經濟林研究,2014,32(2):167-172.
[6]胡強,康平德,楊少華,等.云南瑪咖種子產業(yè)化發(fā)展的現(xiàn)狀、優(yōu)勢與對策[J].種子,2013,32(1):59-62.
[7]芮文,麗江瑪咖產業(yè)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云南農業(yè),2014,5:55-56.
[8]李國慶,郭承剛,楊少華,等.不同密度與施肥水平對瑪咖產量的影響[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0,22(9):84-86.
[9]張玉宏,崔江蘭,劉云梅,等.瑪卡主要病蟲害發(fā)生情況及綜合防治方法[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4(21):132-134.
[10]邵敏,和獻勤,和麗芬,等.不同肥料對瑪咖生長及產量的影響研究[J].云南農業(yè)科技,2009(4):20-21.
潘竟海(1969年-),農藝師,研究方向:特種作物栽培育種。
201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