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淵,陳時磊,邊 凱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北京100083)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atial Topological Relation in
Mine Development Factors
LI Xueyuan,CHEN Shilei,BIAN Kai
?
礦山開發(fā)要素空間拓撲關系的判定與應用
李學淵,陳時磊,邊凱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北京100083)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patial Topological Relation in
Mine Development Factors
LI Xueyuan,CHEN Shilei,BIAN Kai
摘要:針對礦山開發(fā)秩序混亂的問題,通過描述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的空間位置關系,介紹和設計了點面、面面拓撲關系的判定及礦山開發(fā)秩序的檢驗;以2010年QuickBird遙感影像為數據源,對寧武礦區(qū)進行了礦山監(jiān)測,基于空間數據庫引擎和嵌入式GIS組件,實現(xiàn)了礦山開發(fā)要素的空間拓撲關系判定和查詢,為礦山監(jiān)測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信息。
關鍵詞:礦山開發(fā)要素;礦山開發(fā)秩序;拓撲關系;判定;空間查詢
一、引言
礦山企業(yè)“重開發(fā),輕環(huán)?!钡慕洜I理念導致礦山開發(fā)秩序混亂、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礦產資源浪費,制約了區(qū)域礦業(yè)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礦山開發(fā)要素反映了礦山開采狀況和地質環(huán)境問題[1],其空間拓撲關系是礦山監(jiān)測數據管理和應用的基礎,直接影響檢索結果和數據挖掘程度。通常對于空間拓撲關系的研究,一方面涉及模型建立和定性描述,包括Egenhofer等提出的基于點集拓撲的“四交模型”和“九交模型”[2]、Allen等提出的基于時態(tài)間隔的模型、Cohn等提出的基于區(qū)域的RCC5及RCC8模型等[3];另一方面將其應用于三維空間數據查詢、土地綜合制圖的約束性規(guī)則建立,以及地籍地塊的空間位置判定等方面[4-6]。本文通過描述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的空間位置關系,給出點面、面面的拓撲判定方法,以QuickBird影像為數據源執(zhí)行礦山遙感監(jiān)測,基于GIS實現(xiàn)空間拓撲關系的判定和查詢,獲取礦山開發(fā)秩序現(xiàn)狀信息,彌補遙感技術在礦山監(jiān)測中的不足。
二、礦山開發(fā)要素的空間拓撲關系描述
礦山開發(fā)要素指用于描述礦業(yè)秩序狀況(合法開采、越界開采、界外或無證開采)的占地類型[7],通過對比分析點狀要素(開采硐口)、面狀要素(開采面、排土場和恢復治理區(qū)等)和采礦權許可證范圍的空間位置關系,界定礦業(yè)秩序的合法性。因此在礦山監(jiān)測中,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的空間位置關系可概況為點與面、面與面的相鄰、相離、相交和包含4種空間拓撲關系,見表1。
表1 礦山開發(fā)要素拓撲關系及礦山開發(fā)秩序定義
1) 點與面。①合法開采:包含(A
2) 面與面。①合法開采:包含(A1. 點面拓撲判定
采礦權實質為幾何平面的簡單多邊形,礦山開發(fā)點狀要素(地下開采硐口)與采礦權的拓撲判定歸結為點與多邊形空間位置的識別問題。射線法不僅能判定點與簡單多邊形、復雜多邊形(帶島洞)的空間位置關系,而且減少了射線與多邊形求交點的次數[8-9],其基本思想為:計算多邊形頂點坐標的Xmin、Xmax、Ymin和Ymax,得到多邊形的最小外包矩形(minimum bounding rectangle,MBR),若待判定點P(xp,yp)滿足Xmin≤xp≤Xmax且Ymin≤yp≤Ymax,則根據以P為起點的鉛垂線(射線)(x=xp,y≤yp)與多邊形交點個數的奇偶性判定其拓撲關系;否則點P與多邊形拓撲關系必為相離。當P滿足條件時具體判定方法如下:
1) 逆時針順序記錄多邊形的頂點坐標Qi(Xi,Yi),i為多邊形頂點個數,若待判定點P(xp,yp)滿足xp≥Xi,包含坐標Xi多邊形的邊均需參與求交運算。如圖1所示,若待判定點P1、多邊形A,以及頂點Q3、Q4和Q5均滿足上述條件,則邊Q2Q3、Q3Q4、Q4Q5和Q5Q6需參與運算。
2) 將A中參與運算邊li的兩頂點記為(Xi,Yi)和(Xi+1,Yi+1),若待判定點P滿足
則點P位于邊li上,點與多邊形的拓撲關系為相鄰(適用于點P與多邊形頂點重合);否則進行如下判定。
3) 以待判定P(xp,yp)為起點的鉛垂線為x=xp,(y≤yp),若滿足(Xi-xp)(Xi+i-xp)<0,則li的兩頂點分別位于鉛垂線的兩側,即鉛垂線與li存在交點Ik。若交點個數為奇數,則點P與多邊形的空間拓撲關系為包含;若交點個數為偶數,則拓撲關系為相離。如圖1所示,過點P1的鉛垂線與邊Q2Q3和邊Q4Q5交點為I1和I2(個數為偶數),判定點P1在多邊形A之外,拓撲關系為相離;過點P2的鉛垂線與邊Q1Q2、邊Q2Q3和邊Q4Q5交點為I3、I4和I5(個數為奇數),判定點P2在多邊形A之內,拓撲關系為包含。
圖1 點與多邊形空間位置的一般情況
4) 當鉛垂線經過多邊形頂點時,如圖2所示,過P3的鉛垂線分別與多邊形A的邊Q1Q2和邊Q6Q1相交于點I1和I2(個數為偶數),即交點與多邊形頂點Q1重合,且為多邊形相鄰兩邊的共同端點,判定點P3在多邊形A之外,拓撲關系為相離。
圖2 點與多邊形空間位置的特殊情況
5) 當鉛垂線經過多邊形某一條邊時,如圖2所示,過P4的鉛垂線與多邊形A的邊Q3Q4重合,此時視為特殊情況,即鉛垂線經過多邊形A相鄰兩個頂點Q3和Q4,其交點為I3、I4、I5和I6(個數為偶數),判定點P4在多邊形A之外,拓撲關系為相離。
礦山開發(fā)面狀要素實質為幾何平面的多邊形,其與采礦權的拓撲關系判定可歸結為構成多邊形B(礦山開發(fā)面狀要素)的頂點與簡單多邊形A(采礦權)空間位置識別問題,判定方法如下:
1) 逆時針順序分別記錄多邊形A和B的頂點坐標Qi(Xi,Yi)和Vk(Xk,Yk),i和k分別為A和B的頂點個數。
2) 分別計算多邊形A和B的MBR,得到Xamin、Xamax、Yamin、Yamax,Xbmin、Xbmax、Ybmin、Ybmax。若滿足Xamin>Xbmax或Xbmin>Xamax或Ybmin>Yamax或Yamin>Ybmax,B所有頂點必在多邊形A之外,判定A和B的拓撲關系為相離,如圖3所示;否則進行如下判定。
圖3 多邊形A和B的MBR不相交情況
3) 根據點面拓撲判定方法,從多邊形B起始頂點開始,逐個判定B各頂點與多邊形A的空間位置關系:
a. 若B所有頂點均在多邊形A之外,判定A與B的拓撲關系為相離,如圖4(a)所示。
b. 若B所有頂點在多邊形A之內,判定A與B的拓撲關系為包含,如圖4(b)所示的多邊形B。
c. 當B中一個頂點或一個以上的頂點在多邊形A的邊上(包括頂點重合)時,若剩余頂點均在多邊形A之內,判定A與B的拓撲關系為包含,如圖4(b)所示的多邊形C;反之剩余頂點均在多邊形A之外,判定A與B的拓撲關系為相鄰, 如圖4(c)所示。
d. 若B中至少有一個頂點在多邊形A之內,且至少有一個頂點在A之外,判定A與B的拓撲關系為相交,如圖4(d)所示。
圖4 多邊形A和B的MBR相交情況
三、實例應用
研究區(qū)位于山西省北中部寧武礦區(qū),面積達200km2,是重要的煤和鋁土產地之一,儲量豐富,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本文以2010年QuickBird遙感影像為數據源,經正射校正、大氣校正、幾何校正
和圖像增強等處理生成真彩色正射影像[10](RGB:B3、B2、B1),根據地物遙感解譯標志,采用人機交互方式,提取地下開采硐口、露天采坑、排土場、恢復治理區(qū)和堆煤場等礦山開發(fā)要素,經實地野外勘察驗證、數據整理,得到礦山開發(fā)現(xiàn)狀信息,如圖5所示。
圖5 2010年寧武礦區(qū)礦山開發(fā)現(xiàn)狀圖
監(jiān)測成果數據采用柵格/矢量混合數據結構,按礦山開發(fā)要素類型分組分層,建立樹狀結構組織;采用統(tǒng)一的投影坐標信息,通過空間數據庫引擎ArcSDE集成管理;基于ArcGIS Engine嵌入式組件[11]實現(xiàn)礦山開發(fā)的秩序查詢、質量檢查和要素檢索,形成數據提供、數據代理和數據應用的集成管理模式,如圖6所示。
圖6 礦山開發(fā)要素拓撲關系空間查詢
1) 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的空間拓撲關系判定。由空間索引檢索滿足條件的礦山開發(fā)要素,并二維可視化,根據點面、面面拓撲判定方法,確定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的空間位置關系,查詢指定要素的礦山開發(fā)秩序狀況,如圖7所示。
圖7 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空間拓撲關系判定與查詢
2) 礦山開發(fā)要素數據質量檢查。根據點面、面面拓撲判定方法,檢查各類礦山開發(fā)要素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對拓撲關系為相交或包含的礦山開發(fā)要素進行圖斑修正,確保其拓撲關系為相鄰或相離,提高成果數據精度。
3) 基于采礦權屬性特征和空間關系的礦山開發(fā)要素檢索。查詢過程涉及空間順序關系、空間距離關系、空間拓撲關系和屬性特征查詢,從空間數據庫中根據滿足復合條件查詢的標準值,快速檢索礦山開發(fā)要素并高亮顯示。如檢索寬草坪鋁土礦及周圍300 m范圍內的與其相交的礦山開發(fā)要素,結果如圖8所示。
圖8 礦山開發(fā)要素檢索
四、結束語
本文描述了礦山開發(fā)要素與采礦權的常見空間拓撲關系:包含、相鄰、相交與相離,并通過定義點面、面面拓撲關系的判定方法,確定了礦山開發(fā)秩序的檢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計算量,提高了礦山監(jiān)測效率;以遙感影像為數據源執(zhí)行礦山遙感監(jiān)測,采用空間數據庫對成果數據集成管理,基于GIS組件實現(xiàn)礦山開發(fā)要素和采礦權空間拓撲關系查詢、成果數據質量檢查和礦山開發(fā)要素檢索,為相關部門提供了輔助決策支撐,在礦山遙感監(jiān)測中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曉紅, 聶洪峰, 楊清華, 等. 高分辨率衛(wèi)星數據在礦山開發(fā)狀況及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 國土資源遙感, 2004(1):15-18.
[2]EGENHOFER M J,FRANZOSA R D.Point-Set Topological Spatial Relations[J]. Journal of GIS,1991,5(2):161-174.
[3]何建華, 劉耀林, 唐新明. 離散空間的拓撲關系模型[J]. 測繪學報, 2005, 34(4): 343-348.
[4]史云飛, 賀彪. 三維地籍空間拓撲數據模型研究與實現(xiàn)[J]. 測繪科學, 2013, 38(2): 12-14.
[5]周曉光, 岳國森, 魏金占, 等. 基于 Oracle Spatial 的地籍地塊空間拓撲關系判斷[J].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6(2):317-322.
[6]郭仁忠. 空間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7]王曉紅, 聶洪峰, 李成尊, 等. 不同遙感數據源在礦山開發(fā)狀況及環(huán)境調查中的應用[J]. 國土資源遙感, 2006, 2(68): 69-71.
[8]劉民士, 王春. 射線法判斷點與多邊形內外關系的改進算法[J]. 滁州學院學報, 2010, 12(2): 14-16.
[9]王潤科, 張彥麗. 判斷點與多邊形位置關系的算法綜述[J]. 甘肅聯(lián)合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 2007, 20(6): 32-35.
[10]王曉華,鄧喀中,楊化超. 土壤重金屬污染信息提取遙感模型的建立——以水口山礦區(qū)鉛鋅污染為例[J]. 測繪通報,2013(3):29-31.
[11]路志越, 鄂棟臣. 基于 ArcGIS Engine 的地震風險預報與評估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 測繪通報, 2013 (3): 50-52.
引文格式: 李學淵,陳時磊,邊凱. 礦山開發(fā)要素空間拓撲關系的判定與應用[J].測繪通報,2015(3):49-52.DOI:10.13474/j.cnki.11-2246.2015.0073
作者簡介:李學淵(1984—),男,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礦山地質環(huán)境與災害。E-mail:lixueyuancumtb@163.com
收稿日期:2014-05-05
中圖分類號:P20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0494-0911(2015)03-00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