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本隆則
在日華人,博士學歷,現(xiàn)居日本大阪。主攻國際關系,《聯(lián)合早報》撰稿人,日本朝日放送特約評論員
日本外務省決定,從2015年1月開始放寬對中國高收入者的簽證申請,從過去的一年一次,改成了現(xiàn)在三年多次。其背后有日本政府的深層考量,就是希望高收入者對日本經濟有推動作用。
2014年來日本的游客中大約有25%來自中國大陸,人數(shù)創(chuàng)下了歷史紀錄。中國游客已成日本海外旅游觀光的主力。
一位華人朋友,因為其在日本就職,已獲永久居住。她開始并未打算買房置業(yè),認為在日本工作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但房價直線下滑,最終促使她決定出手。她所購買的是學區(qū)房,只有800萬日元(約56平方米),因是二手房,所以又追加一筆錢進行裝修,花費了約300萬日元,房產最后到手的價格實際是11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60萬)。國內的朋友都說太便宜了,簡直是在買白菜。
據(jù)我個人的感受,日本房產不管是新房還是二手房現(xiàn)在都是白菜價。在經歷了約20年的房產市場的低迷,最近兩年日本的地價才開始有所上升,2014年4月1日消費稅漲價之前,日本還出現(xiàn)了一陣搶購風潮。據(jù)統(tǒng)計,日本不動產的銷售要比前年增加了180%。但當消費稅調整完以后,新房銷售又重新陷入低迷,而二手房的銷售卻持續(xù)向好,主要因為來自日本以外買家的購買,主力軍當屬中國的買家。
北海道在日本也是開發(fā)比較晚的地區(qū),又加上農業(yè)不景氣,以及泡沫經濟的崩潰,所以當?shù)赜泻芏嘣诟咚俳洕鲩L時所建造的小樓(即別墅),因建造年限已經超過10年,現(xiàn)在很少有人問津,當?shù)厝艘詾檫@些房產將成為死產。沒想到最近忽然發(fā)生了轉機。
從2013年開始,來自中國的游客開始批量光顧北海道,其中有人就專門組織看房團,一邊觀光,一邊看房,每次都有10套左右的成交。據(jù)朋友說有些國內的土豪,只要看中某房產,一般不問很仔細,就馬上會下單,如果問他們買了房子怎么辦?他們說:手上有閑錢,在北海道買房,以后可以與家人不定期的來北海道旅游居住。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在北海道,在日本其他各地都有發(fā)生。在2014年上半年,甚至有日本議員提出要注意中國資金買下日本,但是媒體卻故意沒有關注這個事情,背后的原因就是日本房產存量實在太大,如果找不到人接盤,這些不動產還是死錢,還不如賣給中國土豪,回籠資金。
日本媒體報道日本全國現(xiàn)在大約有2000萬套空房的問題,所謂空房問題也就是那些老舊、被人閑置的住宅。從某種意義上說,沒人居住的空房就是“粗大的垃圾”。過去日本人的觀點就是房產是“重要的資產”,但是泡沫經濟以后,房產就與日本家電與家具一樣,不僅不漲,而且會跌。
日本有一句俗話:“車輪一滾,價格減半”。不管如何高級的汽車在日本只要時間超過10年,實際的使用價值就是零,當然老爺車作為古董的價值另當別論?,F(xiàn)在日本房產過剩,也淪落到車子的命運。
一位中國留學生,在日本就職5年,看到日本舊房地產價格不斷下降,也想在日本擁有自己的一間房。上網(wǎng)看看首都圈(東京都周邊)的二手房產,發(fā)現(xiàn)千葉縣有套住房(約50平)只有180萬日元。雖然是建筑年齡超過40年,但是日本沒有70年的房限規(guī)定,這套舊公寓如果付錢,馬上就是自己的財產。俗話說好貨不便宜,便宜非好貨。但是日本建筑很少偷工減料,所以二手房屋的質量絕對沒有問題。
但另一方面,二手房有很多看不見的費用,就拿剛才所說的180萬日元的住宅,就算掏錢買下,還要支付公寓的管理費以及維修基金,這筆費用在每月2萬日元左右。并且在日本還要支付固定資產稅,40年的二手房到今天還能正常居住,歸功于公寓管理方定期維修的結果,所以額外費用是不能避免的。
日本現(xiàn)在已經改變了買房保值、房產是資產的想法。一位朋友這樣算了一筆賬:如果在日本買新房,首付500萬日元,每月支付10萬日元的貸款(30年)就可以住到嶄新的公寓房。但是這樣做的話,每月的生活就要節(jié)衣縮食,一般白領家庭收入每月30萬至40萬左右,除去貸款,已經非常拮據(jù)。而如果咬牙買二手別墅呢,還要花心血維修,要交固定資產稅,那還不如輕松外出旅游,每晚1萬日元的旅店所享受的快樂是無可比擬的。在經歷了房產暴跌以后,就算房是白菜價,也不再把房產作為唯一選擇,而是更多地把錢投入到生活其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