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5197(2015)05-0079-05
*本文系茂名市2014年度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一般項目“網絡環(huán)境下青少年信息需求與利用行為研究——以茂名地區(qū)為例”(項目編號:2014YB12)研究成果之一。
A Study on the Library Innovative Service Modes for Teenagers
ZHENG Wen-hui
(Library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Focus on the changing needs of teenagers and provide different information services which is one of the library work to make teenagers grow up healthi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needs and utilization and the library services for teenagers, it points out the new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reates conditions for the library to carry out new service modes, and it generates new services such as reading promotion services, reference services, homework help service,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based on web2.0, educational games services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services.
Keywords: library services for teenagers; library; innovative service modes
CLC number: G252
國際圖聯《青少年圖書館服務發(fā)展指南》指出:處于兒童和成年人之間的青少年時期是人生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 [1],青少年應享有與其他年齡群體相同的圖書館服務的權利,公共圖書館在青少年成長的過程中,應該擔負起重要的社會責任。關注青少年不斷變化的信息需求特點,并根據他們不同的信息需求提供有助于青少年成長的信息服務是公共圖書館的重要工作之一。
1 青少年信息需求與特點
1.1信息需求種類呈多元化趨勢
青少年信息需求結構多元化,信息需求內容多樣化,對信息深度的要求日益增多。青少年對信息需求呈現求新求快的特點,即希望獲取最新的信息,了解最前沿的信息,并且要求能快速查找到,印刷型信息已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對電子書、數字閱讀信息的需求日益強烈。由于電腦和手機的普及,加上網絡信息獲取的便利性,網絡已成為青少年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正在求學階段的青少年對學業(yè)信息需求很大,但由于他們對網絡上海量信息的甄別能力有限,因此圖書館可以考慮如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展面向青少年的學業(yè)輔導服務。
1.2 信息素養(yǎng)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青少年雖然已具備一定的信息應用能力,他們的信息意識普遍不強,缺乏對信息的敏感度,沒有真正認識和理解信息的價值和作用;青少年獲取信息的能力不強,信息查詢方式單一,多數學生只會使用百度搜索引擎檢索信息,不了解網絡信息的高級檢索技巧,對信息的獲取處于被動狀態(tài)。究其原因,主要是青少年的信息素質教育沒有受到重視。如:學校對中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活動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課程,但中學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內容簡單,模式單一,對提高中學生的信息素質水平作用不大。
1.3 對圖書館的利用率偏低
對于學生而言,公共圖書館是學校圖書館的補充和拓展,但中學生對公共圖書館的利用率并不高。據課題組的調查,75.92%的同學沒有公共圖書館借閱證,學生主訴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資源少,學習中所需要的參考書和學習資料大多數在圖書館找不到,不能滿足其學業(yè)上的需求;(2)圖書陳舊,由于經費缺乏,多數圖書館的圖書更新速度慢;(3)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大,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做習題和看參考書上,疲于應付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沒有時間去圖書館閱覽自己喜愛的課外書刊,久而久之就會對閱讀失去興趣,閱讀意識薄弱,對圖書館的利用率自然就低了。
1.4 青少年的閱讀行為發(fā)生改變
網絡的普及改變了公民的閱讀習慣,青少年也不例外。移動閱讀、碎片化閱讀正在成為一種潮流和趨勢。電子書、數字閱讀、手機閱讀等已經在青少年中廣泛流傳,青少年的閱讀行為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數字閱讀、手機閱讀的開放性與互動性特點滿足了青少年個性化閱讀需求,可以極大提高青少年閱讀的興趣和效率,但這種數字化閱讀方式給青少年閱讀帶來的影響是“泛閱讀”和“淺閱讀”。這種集聲音、動畫以及三維圖像于一體的多媒體式閱讀方式,直接影響了青少年的思維方式。這種影響在青少年閱讀行為上主要表現為閱讀內容的多元化、低俗化和片面化。對于價值觀正處于形成階段的青少年不僅無益于陶冶他們的情操和幫助他們修身養(yǎng)性,反而會導致他們養(yǎng)成惰性思維和跳躍式的思維方式,造成他們知識體系碎片化,性格趨于浮躁化,從而引起他們看問題的片面性和極端化。
2 圖書館的青少年服務現狀分析
2.1 公共圖書館的青少年服務模式逐漸多樣化
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意識到其在青少年道德教育以及信息素養(yǎng)培養(yǎng)方面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逐步開展了多樣化的面向青少年的圖書館服務。據調查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公共圖書館專門設置了青少年工作部或少兒部,為青少年提供服務。同時,多數公共圖書館為青少年提供網絡與多媒體服務,如:長沙市圖書館網站設立了網站內容豐富的“少兒天地”專欄,分為“活動天地”“書海擷珍”“素質教育”“讀者樂園”等可讀性強的板塊;首都圖書館網站設立了網絡服務內容集趣味性和教育性為一體的“首都圖書館少年兒童圖書館”等。多數公共圖書館除了開展傳統的借閱服務外,面向青少年開展的服務方式還包括舉辦展覽、科普講座、讀書推介、少兒文化活動以及組織讀書活動等。
2.2 對青少年服務的重視程度不夠
公共圖書館對青少年服務的重視程度不夠,主要從青少年服務的政策保障制度、服務設施、館藏資源等方面的欠缺得以體現 [2]。由于歷史原因,我國出現公共圖書館體系和少兒圖書館體系并存,并且呈現兩個體系各司其職的現象,這為公共圖書館開展未成年人服務造成了體制障礙。公共圖書館青少年服務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是圖書館開展服務工作的制度保證。雖然有相關法律中提及圖書館應當面向青少年開展服務,卻沒有具體的行業(yè)標準。據調查,相當一部分公共圖書館沒有為青少年服務設置專門的機構或部門,服務缺乏專業(yè)化的指導,導致圖書館開展的青少年服務缺乏專業(yè)性、計劃性和持續(xù)性;圖書館沒有根據不同的服務對象設置不同的“青少年服務館員”,將青少年視同成年讀者對待,沒有注意到青少年這一群體的特殊性,而且大多數圖書館雖然配備了一定數量的少兒文獻,但其館藏數量所占的比例非常小。
2.3 圖書館員的專業(yè)化程度較低
由于我國還沒有建立圖書館職業(yè)資格認證制度,圖書館從業(yè)者準入門檻不高,因此從業(yè)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是公共圖書館未成年服務人員多半沒有經過專業(yè)培訓,具備圖書館學專業(yè)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的人員很少。建立在職館員繼續(xù)教育制度,是促進圖書館學專業(yè)持續(xù)發(fā)展、實現館員專業(yè)化最根本的制度保障。目前我國對青少年圖書館服務專業(yè)人才培訓課程體系很不完善,公共圖書館館員的青少年服務意識、觀念及專業(yè)知識和經驗等方面還存在很大不足。青少年服務館員要求了解青少年心理特點,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以及具有策劃活動的能力 [3]。建議圖書情報學院開設兒童青少年服務相關課程,通過專業(yè)教學培養(yǎng)一批兒童青少年服務專業(yè)人才 [4]。
2.4 圖書館開展的服務模式單一
公共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工資待遇不高,很難吸引到高素質的專業(yè)人才到圖書館,加上上級領導沒有重視對館員專業(yè)技能的培訓,因此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人員大多數缺乏專業(yè)背景和專業(yè)培訓。圖書館也沒有建立一種合理的激勵機制,館員的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起來,這些直接影響了公共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水平和質量。目前公共圖書館開展青少年服務主要以傳統方式為主,網絡化、數字化服務方式較少;內容主要為傳統的圖書借閱服務、開辦講座以及一些簡單的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推廣活動形式單一,缺乏針對性和持續(xù)性,極少圖書館能開展含金量較高的圖書館利用服務、學業(yè)輔導、參考咨詢服務等??傊?,公共圖書館開展的青少年服務內容沒有很好地體現青少年性格特點,無法吸引青少年參與。
3面向青少年的圖書館創(chuàng)新服務模式
對于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少年而言,傳統、單一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已不能滿足其日益增長的信息需求,圖書館應該建立一個以青少年讀者為中心的服務體系,并使之成為青少年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學習園地,新的信息技術為圖書館開展新形式的青少年服務創(chuàng)造了條件,可以衍生出新的服務內容,如:閱讀推廣服務、在線交流與指導服務、Web2.0服務等。
3.1 閱讀推廣服務
圖書館應該作為青少年閱讀推廣的主要力量,承擔為青少年提供閱讀推廣服務的任務。如今網絡閱讀已成為青少年主要的閱讀方式,圖書館可以因勢利導,根據青少年的特點和興趣來開展數字資源的閱讀推廣服務。青少年對知識信息的需求量大且易于接受新鮮事物,圖書館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以及在線的網絡社交平臺進行數字閱讀推廣,為他們提供一個閱讀交流平臺和服務反饋渠道。圖書館建立微博或微信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發(fā)布新書公告、閱讀活動的舉辦、書評等相關信息,通過掃微信平臺的二維碼可以下載電子書到自己的手機上閱讀。建立青少年閱讀社交網絡平臺,讀者可以在此發(fā)表相關評論、讀后感以及進行圖書推薦,與好友進行互動交流。有調查顯示,圖書館舉辦的包括讀書會在內的各種讀書活動對培養(yǎng)青少年兒童的閱讀習慣、增長見識、增強社交能力以及提高學業(yè)成績有很大的幫助。國外的圖書館讀書會是閱讀推廣的一種非常重要的形式,可以有效激發(fā)青少年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根據青少年網絡閱讀習慣,建立青少年在線讀書會或書友會,由專門負責讀書會的館員挑選一些適合青少年閱讀的電子書,并由專業(yè)教師參與閱讀指導和在網上開設討論區(qū),青少年會員之間可以針對所閱讀的電子書發(fā)表自己的閱讀心得,與朋友分享交流意見,從而激發(fā)青少年讀者的閱讀興趣,為營造一個良好的愛上閱讀和趣味閱讀的氛圍打下堅實的基礎。
應試教育的需要與教師的推薦也是影響青少年閱讀的重要因素,建議圖書館加強與中學老師的溝通與合作,充分發(fā)揮教師在閱讀推廣中的引導作用。教師結合本學科教學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向學生推薦優(yōu)秀讀物,將這些讀物作為課外閱讀材料,學科教學與閱讀指導相結合,課外閱讀促進學科學習,是開展青少年閱讀推廣的最佳模式。這種閱讀活動拓展了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擴展和豐富了青少年的閱讀資源和閱讀空間。
3.2 參考咨詢服務
青少年是圖書館服務非常重要的一個群體,面向青少年提供參考咨詢服務可以滿足其休閑、娛樂、交友、個人成長方面的多樣化的信息需求。如:針對學業(yè)上的信息需求,圖書館可以邀請學科教師、有經驗的家長一起為青少年提供在線家庭作業(yè)輔導和幫助;針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成長特殊階段,圖書館可以聘請教育學專家、心理學專家針對健康、戀愛、心理困惑等方面為其提供“青少年問題”專門服務,為他們答疑解惑,指點迷津 [5]。
考慮到青少年偏向于互動性更強的虛擬信息交流方式,除了傳統的表單咨詢、E-mail、電話等咨詢方式外,還可以采用QQ、微信等在線實時咨詢方式,以提高服務質量。目前大多數青少年擁有的手機都可以上網,可以利用手機開展參考咨詢服務,在手機上就可以實現E-mail、在線實時咨詢服務,實現參考咨詢的移動化、無邊際服務。智能手機的普及使得微信成為人們獲取資訊、開展人際交往的一種社交工具,頗受青少年歡迎。微信開展參考咨詢服務具有實時交互服務的特點,使咨詢服務更加個性化,更加貼近用戶的需求。館員可以利用微信平臺針對閱讀、學業(yè)、考試等方面與青少年進行互動交流,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咨詢需求。
3.3 學業(yè)輔導服務
公共圖書館可以為青少年提供寫作、社會實踐以及研究性學習等方面的幫助。可以根據不同年齡層的青少年提供不同的學科輔導服務,如:為青少年編制閱讀指引手冊,供青少年借閱課外輔導書參考,以滿足他們在學業(yè)以及個人成長等方面的需要;為幫助青少年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設置在線學業(yè)輔導站;購買或自建適合青少年學習的數據庫,在圖書館網站上集中揭示;提供免費在線學習資源,將互聯網上的免費學習資源按不同學科主題進行篩選和集成,并提供鏈接地址,便于其查找和使用;有條件的圖書館亦可設研討室或學習室,將各種學習參考資料及課外閱讀書籍集中放在一起,計算機、打印機、復印機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為青少年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自習提供便利,同時最好配有專門的輔導館員為學生提供學業(yè)咨詢幫助。
3.4 基于web2.0的網絡社交服務
社交網絡在人際交流上有明顯優(yōu)勢,其一對多的模式有利于信息的傳播與利用,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利用社交網絡獲取信息和服務。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網絡的優(yōu)勢,開展基于Web2.0的青少年社交服務,加強圖書館與青少年用戶的溝通,培養(yǎng)青少年對圖書館的熱愛。圖書館通過構建社交網站,可以對青少年進行在線網絡安全教育,促進青少年與同學、家庭成員間的在線交互,從而幫助他們健康地成長 [6]。圖書館開通博客,借助博客的交互特性,實現不同讀者分享與交流讀書心得的功能,有助于閱讀指導活動的開展。用戶對推薦的圖書進行實時評論,還可以通過@功能邀請更多人參與書籍評論,實現了以往傳統讀書會才能達到的實時閱讀交流 [7],在圖書館開展導讀活動方面發(fā)揮很好的作用。
調查顯示,微信以雙向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已經越來越受到青少年群體的青睞,使用人數呈爆發(fā)性增長。圖書館應該順應這種微媒體的信息環(huán)境,開展微媒體服務,以滿足新信息環(huán)境下青少年的需求。青少年的微信閱讀多數是出于社交需求,是為了保持與好友溝通和取得他人認可?;谖⑿砰喿x的互動和分享功能,圖書館員可以考慮開通圖書館微信公眾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設置信息發(fā)布、講座和活動預告、新書推薦、書評等服務欄目,將欄目內容定期推送給微信用戶,以此擴大圖書館知名度,拉近與青少年讀者的距離,培養(yǎng)他們對圖書館的忠誠度。
3.5 教育游戲服務
游戲是集教育與娛樂于一體的特殊信息資源。有研究表明,游戲有助于青少年培養(yǎng)團隊合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青少年往往容易過度沉迷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如果能適當引導,游戲是可以產生正面積極影響的。圖書館開展的游戲服務應強調其教育性質,根據青少年的特點購置或開發(fā)有助于其成長的教育類游戲,即通過把教育資源和游戲相結合,為青少年提供生動有趣的寓教于樂的環(huán)境。如:和電玩公司合作,將受歡迎的電玩游戲和與之相關的小說以及有趣的奇幻故事相融合,讓青少年在玩游戲過程中,激發(fā)對閱讀小說原著的興趣;也可以將游戲融入信息素養(yǎng)教育中,通過游戲將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的知識傳授給學生,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從這個層面看,游戲服務提升了圖書館的教育職能 [8]。
3.6 信息素養(yǎng)教育服務
(1)參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圖書館應該發(fā)揮其在提升學生信息素質水平方面的作用,公共圖書館可以與學校合作以達到整合各類資源為青少年提供更好服務的目的,充分利用校園網,開展基于Web的信息素質教學和基于Web的交互式的信息素質教育課程,將單一化的《信息技術課程》課堂教學轉向建立多層次、立體化的、全方位的網絡教學 [9],從而賦予信息素質教學的生動性和有效性。
(2)舉辦信息檢索與利用培訓講座。定期開辦信息檢索與利用系列講座,向學生傳授信息檢索知識和檢索技能,介紹各種信息源的使用方法,旨在激發(fā)青少年的信息需求意識和圖書館利用意識,提升他們的信息檢索能力和培養(yǎng)良好的信息道德,并學會利用圖書館解決學習中出現的疑難問題,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使圖書館成為課堂教育的擴大和延伸。
(3)開展圖書館利用教育。圖書館利用教育是一種針對圖書館用戶的教育,目的在于教給用戶快速準確獲取所需資料的方法,青少年的圖書館利用教育重點應該在信息素養(yǎng)與信息道德方面。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的合作以及教師和館員的合作將會使圖書館利用教育發(fā)揮更有效的作用。可以邀請學生來圖書館聽講座,向學生普及圖書館利用基礎知識,培養(yǎng)他們圖書館利用意識,發(fā)放宣傳資料,組織學生參觀圖書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否善于引導學生利用圖書館資源也是學校教育中很重要的內容。教師可以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圖書館資源利用的內容,比如向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書籍,以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或布置一些需要利用圖書館資源才能完成的作業(yè),從而引導他們學會利用圖書館的資源來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