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卓一
父女小檔案
寶寶:棉棉(29個月)
爸爸:棉爸(基層公職人員)
和很多家長一樣,女兒棉棉一出生就成了家庭生活的中心。從剛開始面對這個又軟又小的寶寶時的無措,到現(xiàn)在和孩子玩成一團,我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為一位“快樂奶爸”了。接下來,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育兒心得。
反復練習,養(yǎng)成習慣
孩子還小,可塑性強,為了讓棉棉從小養(yǎng)成好的習慣,棉棉媽媽和我都盡量耐心和等待,讓小家伙在大人的視線范圍內,自己試一試。經過反復嘗試,還真的“習慣成自然”了。
棉棉平時吃飯很乖,胃口也不錯,因此身體長得很結實,這讓全家人都省心不少。小家伙良好的進餐習慣得益于從6個月開始添加輔食時,我們就開始教她坐在餐椅里吃飯。小小的一張餐椅,可以說是給棉棉買的東西中,使用頻率最高的。棉棉看到自己能和爸爸媽媽一樣坐著吃飯,也有模有樣地學著抓握餐具。我們在一旁適時地做下示范、夸夸她,小家伙吃得格外香。慢慢地,棉棉也習慣了坐在餐椅里吃飯,這也避免了家長跟著追著喂飯的情況。
在這樣一個信息時代,電子產品已經融入了生活。棉棉看到我們玩手機、iPad等,也跟著要玩。考慮到她還小不能過多接觸電子產品,但又為了不打消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們就和她說:“好啊,但是只能玩5分鐘,5分鐘后就要交給爸爸媽媽?!钡綍r不管她哭鬧還是撒嬌,我們一定沒收。漸漸地,如果她要玩手機或iPad,會扳著手指說,三分鐘或五分鐘。果然,時間到了,我們把電子產品拿走時,她不哭也不鬧。
點滴模仿,本領見長
孩子的觀察力和模仿力都很強,如果孩子有些不好的表現(xiàn),可能就是受家長的影響。所以在棉棉面前,我們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她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huán)境。
都說女兒是貼心的“小棉襖”,我家棉棉是全家人的“小棉襖”。有次爺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睡著了,棉棉看到了,輕輕地和我說:“噓!冷!”然后拿起自己的小毯子,輕輕地走過去給爺爺蓋上。其實之前我爸在沙發(fā)上睡著過,我曾經給他蓋過,棉棉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了??吹剿铝?,我的心也跟著柔軟了起來。
棉棉20個月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有主意了。小家伙看到媽媽整理房間,自己也跟著把小鞋子、玩具車、杯子、小凳子等排排隊放整齊,放妥當了才安心。有時看到她“咚咚咚”跑過來,“咚咚咚”跑過去,我說:“棉棉擺得很好了!到爸爸這兒來歇一會兒?!焙?!沒想到小家伙還要繼續(xù)搗鼓,也不讓大人幫忙,自己整理得不亦樂乎?。?/p>
教棉棉說話時,我跟她說看著爸爸的嘴巴,然后我一個字一個字慢慢說,讓棉棉看著我的口型學發(fā)音。目前棉棉29個月了,已經能唱幾首兒歌,能背幾首唐詩,也能從1數(shù)到50,英文字母從A念到Z,還會跟著音樂節(jié)拍手舞足蹈。她就像一塊巨大的海綿,不斷吸收著水分。
小小游戲,寓教于樂
平時棉媽主要負責孩子吃的和用的。棉爸我主要負責孩子的娛樂,周末或者假期想著法子帶棉棉出去玩,開闊眼界。平時在家里,也會和孩子一起做游戲,讓棉棉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分享幾個我和棉棉親子共玩的小游戲:
1. 鉆山洞。棉爸我弓著腰,雙手撐地,像一座小拱橋,棉棉開心地鉆來鉆去,鍛煉了她的爬行能力。
2. 捉迷藏。棉棉很喜歡在家里和大人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戲,小家伙通過自己的觀察和尋找,既熟悉了家里的環(huán)境,又體會到了探索發(fā)現(xiàn)的樂趣。
3. 轉圈圈。平時抱著棉棉一起旋轉幾圈,她會嗲嗲地說“暈了,暈了”,但是轉完又會說“還要轉,還要轉”!有時她自己也很喜歡在原地轉圈圈,我就在一旁做好安全保護。這個游戲鍛煉了她的平衡感,也使我的平衡能力得到了增強。前不久,與朋友們一起去海上捕魚,很多人都暈船了,我一點暈的感覺也沒有,想來是轉圈圈的游戲幫了大忙,感謝棉棉!
4. 過家家。小家伙學大人“煮”好東西端給我“吃”:“爸爸,吃飯飯了,假假地吃哦!綠色的是青菜,紅色的是胡蘿卜,黃色的是南瓜?!痹谶@個游戲中通過簡單的角色扮演,更好地培養(yǎng)了孩子對顏色的辨別和對基本家庭概念的認知。
點點滴滴之間,孩子在成長,我也跟著在進步。成長的方向是“風一樣的孩子”,讓孩子身體結實健壯、內心自由快樂,溫潤中不乏力量;進步的方向是“海一樣的老爸”,讓自己更寬厚、穩(wěn)重,更有責任感。想起在沙巴的海邊,棉棉牽著棉媽在前面歡呼,母女倆就像陽光一樣散布到棉爸我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