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基于彭祖形象之多重性的彭咸形象新考

        2015-02-09 13:36:48
        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年5期

        張 志 香

        (延邊大學 師范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2)

        基于彭祖形象之多重性的彭咸形象新考

        張志香

        (延邊大學 師范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2)

        關于楚辭作品中出現(xiàn)的彭咸形象,過去有不同的認識。學術界對彭咸研究用力甚多,但至今仍眾說紛紜,難以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說法。然而,最近新出土文獻上博楚簡《彭祖》篇的解讀,為以往爭議不休的彭咸形象問題的闡明提供了可能性。明代汪瑗根據(jù)彭祖與彭咸的名字發(fā)音相近以及其品德和時代均相吻合的情況認為彭祖與彭咸為同一人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彭祖形象具有多重性,即傳說中的彭祖形象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因素而演變的。因此,如果真有與彭咸為同一人物的彭祖,那應該就是與《離騷》等楚辭作品所出現(xiàn)的戰(zhàn)國后期最為接近的戰(zhàn)國時期所流傳的彭祖。據(jù)楚辭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接觸到的戰(zhàn)國時期所流傳的有關彭祖的文獻資料,尤其是新出土文獻上博楚簡《彭祖》篇重新考證,彭咸即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

        彭咸;彭祖;《離騷》;新考

        彭咸在楚辭作品中共出現(xiàn)8次,是被提及頻率較高的歷史人物,可見,他是楚辭作品中重要的人物形象之一。從楚辭作品的表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感受到主人公對彭咸的無限崇拜。那么,彭咸究系何人?主人公何以如此崇拜彭咸?這些問題都直接關系到對楚辭作品尤其是《離騷》篇的解讀。在《離騷》篇的結尾部分,主人公是這樣表明自己的最終意愿的:“吾將從彭咸之所居”,*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本文引《楚辭》文本者皆源于該文,不再出注。這就決定了彭咸形象問題的闡明將直接影響主人公最終意愿中所富含的意蘊、主人公的去向問題直至作品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等一系列問題的理解。學術界對彭咸研究用力甚多,但尚未得出較有說服力的結論,因而有必要重新對其進行考察研究。

        一、彭咸形象諸說質疑

        關于彭咸形象,迄今為止主要有如下說法,不過任何一種說法都尚無較為充分的依據(jù)。

        (一)彭咸水死說

        在現(xiàn)存的文獻資料中,關于彭咸的身份最古老的記載是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盵1]王逸認為彭咸是殷商時期的賢大夫,因進諫其君主,諫言不予采納,故而投水自盡。從此以后直到清代,對于彭咸的認識幾乎都遵從王逸的解釋,如唐代五臣注《文選》、明代陸時雍所撰《楚辭疏》和清代蔣驥所撰《山帶閣注楚辭》等均持此說法。那么,王逸對彭咸的理解是以什么為根據(jù)的呢?明人汪瑗指出:“劉向《九嘆》靈懷篇曰:‘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跻葜f或本之劉向,而顏師古或本之王逸者,但不知劉向何所考據(jù)而云然也?!盵2]所謂靈懷篇就是《離世》篇,乃取詩篇前兩個字而稱之。汪瑗指出,或許王逸是根據(jù)劉向的《九嘆·離世》篇中“思彭咸之水游”的表述認為彭咸是自投水而死的,不過劉向之說亦不知以何為據(jù)。

        對于彭咸的理解,還有以宋人洪興祖為首的王夫之等人的如下理解:“補曰,顏師古云:彭咸,殷之介士,不得其志,投江而死”。[1]關于王逸、洪興祖等人對彭咸的解釋依據(jù)不明之處朱熹已經在其《楚辭辯證》一書中指出:“彭咸,洪引顏師古,以為‘殷之介士,不得其志,而投江以死’,與王逸異。然二說皆不知其所據(jù)也。”[3]洪興祖認為彭咸是殷商時代的一個耿介之士,其解釋與王逸所謂“殷賢大夫”略顯不同,但都屬于彭咸水死說。

        (二)彭咸即彭祖說

        汪瑗對彭咸的解釋可謂完全不同于王逸、洪興祖等人,他說:“蓋嘗讀太史公《世家》有曰彭祖者,乃帝高陽顓頊氏之玄孫,陸終之第三子也。虞翻注曰:‘彭祖,名剪,封于彭城,為彭姓?!渡裣蓚鳌吩疲骸碜嬲撸筚t大夫也。姓篯名鏗。’《系本》亦云篯鏗,是為彭祖。又按《大戴禮·虞德篇》有商老彭之語,包氏注曰:‘商賢大夫?!墩撜Z·述而篇》有竊比老彭之語,朱子注亦曰:‘商賢大夫?!计涞露撈涫?,稽其姓而辨其名,則曰彭咸、曰彭鏗、曰彭剪、曰彭祖、曰老彭、曰篯鏗,其實為一人也明矣?;蛘邌栐?,史傳以為鏗,而《離騷》以為咸,何也?瑗曰:鏗與咸聲相近而誤也?;蛘咴?,然則又以為名剪,何也?豈亦聲相近而誤也?曰:然?!盵2]汪瑗認為,《史記·楚世家》的虞翻注中名為剪的彭祖,《神仙傳》和《系本》中姓篯、名鏗的彭祖,《大戴禮·虞德篇》和《論語·述而》篇中出現(xiàn)的老彭以及《離騷》篇中的彭咸實際上是同一人物。至于其名在虞翻注《史記·楚世家》中以為是剪,在《神仙傳》、《系本》中以為是鏗,而在《離騷》中以為是咸,汪瑗認為,這是因為剪、鏗、咸的發(fā)音相近而出現(xiàn)的訛誤。汪瑗說:“故《神仙傳》一以為至殷末年七百六十七歲而不衰老,遂逝流沙之西;一以為歷夏至殷八百余歲?!蟮峙碜婺斯胖械掠袎壑[君子也?!峙硐陶撸饲h祖。而彭咸且當殷之末世,悼其喪亂,遂遁流沙。遭壅君,處亂世,與屈原實相類焉。此所以拳拳遐想而慨慕者也?!盵2]汪瑗進一步指出,彭咸不僅是屈原的遠祖,而且其境遇與屈原極其相似,所以屈原如此深深地思慕他。汪瑗根據(jù)彭祖與彭咸的名字發(fā)音相近以及其品德和時代均相吻合的情況,認為彭咸與彭祖為同一人物,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不過汪瑗之說亦有欠妥之處:第一,記載彭祖?zhèn)髡f的文獻資料不只《神仙傳》一個,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而有些文獻資料中的彭祖形象之間存在或多或少的差異。換言之,傳說中的彭祖形象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因素而演變的,因而造成彭祖形象的多重性。因此,如果真有與彭咸為同一人物的彭祖,那應該就是某一個特定時期的傳說中的彭祖,并且其特定時期應該是與《離騷》等楚辭作品所出現(xiàn)的戰(zhàn)國后期最為接近的“那個時期”,而不是距離“那個時期”已經相當遙遠的《神仙傳》所出現(xiàn)的東晉。第二,關于彭祖“遭壅君,處亂世”的遭遇并不見于史料記載。筆者認為,汪瑗之所以認為彭祖“遭壅君,處亂世,與屈原實相類焉”,是因為屈原有著“遭壅君,處亂世”的境遇。總而言之,汪瑗之彭咸即彭祖說需要進一步商榷。

        (三)彭咸即巫彭、巫咸二人合稱說

        關于彭咸的身份,學術界還存在如下觀點,即著名楚辭研究者姜亮夫認為彭咸當是兩個巫人的合稱,彭即《論語》“竊比于我老彭”之彭,咸即《離騷》中出現(xiàn)的巫咸。[4]持類似此種觀點的學者還有廖季平、顧頡剛、何天行等人。不過姜亮夫等人并沒有進行詳細考證,其觀點亦不知以何為據(jù)。

        以上考察了前人對彭咸形象的理解,綜上所述可見,關于彭咸形象,學術界至今眾說紛紜,各執(zhí)一詞,并且諸種觀點均尚無充足的依據(jù)。那么,彭咸究系何人?彭咸與彭祖兩者究竟是否有關系?關于這些問題就有必要進一步考察研究。

        二、關于文獻資料中彭祖形象的多重性

        如前所述,關于彭祖的傳說很多,其形成與流傳時代也各不相同,并且這些傳說中的彭祖形象又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因素而有所變化的,因而造成彭祖形象具有復雜性和多重性。據(jù)考察,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與魏晉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之間存在鮮明的差異。

        (一)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對彭祖生平的記載主要有《大戴禮記·五帝德》、《汲冢周書·嘗麥解》、《國語·鄭語》、《史記·楚世家》以及上博楚簡《彭祖》篇等,以下將其列出并附上(1)-(5)的序號來表示:

        (1)宰我曰:“請問帝堯?!笨鬃釉唬骸案咝林右?。曰放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伯夷主禮,龍夔教舞,舉舜、彭祖而任之,四時先民治之?!盵5](《大戴禮記·五帝德》)

        (2)其在啟之武觀,*《汲冢周書》又稱《逸周書》。據(jù)朱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1937年,第103頁),“五子”為“五觀”,亦為“武觀”,此記述被認為與《竹書紀年》(今本)中“(夏帝啟)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的記述相同,據(jù)此,將“殷”改為“啟”、“五子”改為“武觀”。忘伯禹之命,假國無正,用胥興作亂,遂兇厥國。皇天哀禹,賜以彭壽,思正夏略。[6](《汲冢周書·嘗麥解》)

        (3)“……其后八姓,于周未有侯伯。佐制物于前代者,昆吾為夏伯矣,大彭、豕韋為商伯矣……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盵7](《國語·鄭語》)

        (4)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坼剖而產焉。其長一曰昆吾,二曰參胡,三曰彭祖,四曰會人,五曰曹姓,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后也。昆吾氏,夏之時嘗為侯伯,桀之時湯滅之。彭祖氏,殷之時嘗為侯伯,殷之末世滅彭祖氏。[8](《史記·楚世家》)

        (5)01耇老問于彭祖曰:“耇氏祉心不忘,受命永長。臣何藝何行,而舉于朕身,而脊于帝常?!迸碜嬖唬骸靶菰?,乃將多問因由,乃不失度。彼天之道,唯亙……02言,天地與人,若經與緯,若表與里?!眴枺骸叭テ涠?,豈若己?!迸碜嬖唬骸坝酰赕?布問,余告汝人倫,曰:戒之毋驕,慎終保勞。大匡之,難易身欲。余[告汝]03……□,不知所終■”。耇老曰:“眊=余朕孳,未則于天,敢問為人。”彭祖曰……04既躋于天,又墜于淵。夫子之德登矣,何其崇。故君之愿,良……05……父子兄弟。五紀畢周,雖貧必修。五紀不工,雖富必失。余告汝禍【?!俊?6……=之謀不可行,怵惕之心不可長,遠慮用素心白身澤,余告汝咎07□者不以,多務者多憂,賊者自賊■。”彭祖曰:“一命一修,是謂益愈。一命三修,是謂自厚。三命四修,是謂百姓之主。一命一,是謂遭殃。一命三【】,08是謂不長。三命四,是謂絕輟。毋抽富,毋阿賢,毋向梪”。耇老二拝稽首曰:“朕孳不敏,既得聞道,恐弗能守v”。*《彭祖》全書共8個簡,01-08為竹簡編號,“=”為重文號,“■”為墨釘,“v”為墨鉤,“□”為缺損字,【】內的文字表示其為經過補充的缺損字。[9](上博楚簡《彭祖》)

        以上所列文獻資料均在戰(zhàn)國時期已經成文。《大戴禮記》,又稱《大戴記》,是收集周末、秦、漢時期禮樂制度或禮學家之說的資料匯集。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記載:“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端鍟そ浖尽吩弧疂h初,河間獻王得仲尼弟子及后學者所記一百三十一篇獻之,時無傳之者。至劉向考校經籍,檢得一百三十篇,第而敘之。又得《明堂陰陽記》三十三篇、《孔子三朝記》七篇、《王史氏記》二十一篇、《樂記》二十三篇,凡五種,合二百十四篇。戴德刪其煩重,合而記之為八十五篇,謂之《大戴記》?!盵10]關于《大戴禮記》的成書年代,前人據(jù)此多謂其書成于西漢末期,現(xiàn)代雖有部分學者提出成書時間應在東漢中期的觀點,不過并未能夠動搖前人的傳統(tǒng)之說?!洞蟠鞫Y記》的資料來源非常復雜,各篇的成文時間也并不相同。據(jù)甘良勇考證,其中包括資料(1)的《五帝德》篇的成文時間為戰(zhàn)國時期。[11]

        《汲冢周書》又稱《逸周書》,其內容是以周代文王、武王、成王時期的詔誓、號令等為中心的,其記載最晚到春秋靈王、景王時期。此書的成書年代,據(jù)日本歷史學者竹內理三、瀧澤武雄所編《史籍解題辭典》載:“或為戰(zhàn)國以后的偽作(《直齋書錄解題》),或為‘真贗參半’(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其中一部分很可能是根據(jù)周代文獻于戰(zhàn)國或秦漢以后寫成的”。[12]不過資料(2)的記述與出自戰(zhàn)國時期魏國史官之手的《竹書紀年》中“(夏帝啟)十五年,武觀以西河叛,彭伯壽帥師征西河,武觀來歸”[13]的記述相同。由此可以推斷,資料(2)最晚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成文。

        《國語》是關于西周、春秋時期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人物、事跡、言論的國別史雜記。原來傳說是春秋末期魯人左丘明所作。近代學者研究證實,春秋時有盲史官,專門記誦、講述古今歷史。左丘明就是稍早于孔子的著名盲史官。西晉時曾在魏襄王墓中發(fā)現(xiàn)大量寫在竹簡上的古書,其中就有《國語》三篇,談到了楚和晉的歷史,這說明戰(zhàn)國時期此書就開始流傳了。

        《史記》為西漢司馬遷所撰,成書年代約在公元前109年至公元前91年之間?!妒酚洝啡〔南喈攺V泛,取自《諜記》、《五帝系諜》、《尚書》、《秦記》等,當時社會上流傳的《世本》、《國語》、《戰(zhàn)國策》、《楚漢春秋》、《諸子百家》等著作和國家的文書檔案,以及實地調查獲取的材料,都是司馬遷寫作《史記》的重要材料來源?!妒辣尽肥且徊坑上惹貢r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記載上古帝王、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傳承的史籍。從出自先秦史官之手的《世本·帝王世本》中類似資料(4)的“陸終娶鬼方氏之妹,謂之女隤,是生六子?!湟辉环?,是為昆吾?!缓]鏗,是為彭祖。彭祖者彭城是也”[14]的記載可以推斷,資料(4)中的記載很可能早在先秦時期最晚也在戰(zhàn)國后期就已經成文了。

        《彭祖》篇收于1994年春在香港文物市場發(fā)現(xiàn)的《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據(jù)日本大阪大學教授湯淺邦弘考證,其成文年代為公元前372年至公元前278年之間。[15]

        據(jù)以上考察得知,資料(1)出自戰(zhàn)國時期;資料(2)最晚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成文;資料(3)出自春秋末期,戰(zhàn)國時已開始流傳;資料(4)最晚在戰(zhàn)國后期就已經成文;資料(5)出自戰(zhàn)國后期。以上所列有關彭祖的文獻資料均出自先秦時期,最晚也在戰(zhàn)國后期都已經成文。

        那么,在以上所引戰(zhàn)國時期流傳的文獻資料中,彭祖是以什么樣的形象出現(xiàn)的呢?據(jù)資料(1)顯示,彭祖是一位與有虞氏舜共同侍奉圣君陶唐氏堯而使得四時和順的賢臣。資料(2)中記述的是夏朝啟時期的事情。據(jù)此記載,其時武觀作亂,彭姓彭祖的后裔中一個叫彭壽的夏伯去討伐他。據(jù)資料(3)顯示,大彭在殷商時期曾為商伯。韋昭作注說:“大彭,陸終第三子,曰篯,為彭姓,封于大彭,謂之彭祖,彭城是也。”[7]也就是說,陸終的第三個兒子大彭就是彭祖,彭祖曾為商伯。

        在資料(1)中已經得知,彭祖在唐堯時期曾經侍奉于陶唐氏堯。由此可見,大彭被稱為彭祖至遲是在唐堯時期。資料(3)中有“大彭、豕韋為商伯矣”的記述,在此記述中,彭祖顯然是一個人物;不過資料(3)中另外還有“彭姓彭祖、豕韋、諸稽,則商滅之矣”的記述,而在此記述中,彭祖指的不是一個人物,而是彭姓一族及其諸侯國。從資料(4)中可以了解到彭祖出自帝高陽顓頊氏,與楚王屬于同一個宗族,殷商時期曾受封為商伯,其氏族滅于殷之末世。在資料(3)和資料(4)中值得關注的是,這里的彭祖指的既是殷商時期曾受封為伯爵的這樣一個人物,同時又是滅于殷商時代的這樣一個氏族及其諸侯國。

        資料(5)是以彭祖回答耇老之詢問的問答形式構成的。耇老向彭祖問道:耇老一族是窮盡真心亦不忘懷,因而受“命”得以永續(xù)。我耇老應該以什么為才能,又以什么為行動加諸身上,才能安于帝王之常道呢?這樣的詢問約略表達出如下前提:耇氏一族曾自帝王受“命”作為封建領主,并從那以后長期地保有其領地。在這種前提下,耇老想詢問的正是為了使受“命”不至于在自己這代斷絕,究竟應該怎么做呢?在這里值得關注的是,對于如上耇老的詢問彭祖所給出的回答:接受作為封建領主之“命”以后,若能一邊注意回避喪失此“命”,一邊慎修自己,勢力就會逐步增強;再一次受“命”以后,若再繼續(xù)慎修自己,就能夠整治安如磐石的體制;重復多少回受“命”,若每回都能繼續(xù)慎修自己,就能夠永續(xù)作為“百姓之主”??傊?,在這里彭祖告訴耇老使氏族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方法就在于不斷地謹慎修身。另外,在這里還有一點值得關注,就是耇老是以一種畢恭畢敬的態(tài)度非常虛心地向彭祖請教問題,而彭祖則是以一種在這方面經驗非常豐富的老前輩的口吻回答問題的。由此可以推想,彭祖應該是一位通過孜孜不倦地謹慎修身在使氏族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問題上獲得成功的老前輩。

        從資料(1)和資料(3)中可以得知,彭祖作為諸侯,是一個曾經侍奉堯帝和商王的賢臣。而從資料(2)中又得知,彭祖的族人彭壽曾經參與夏朝國政。統(tǒng)觀如上資料的分析可以認為,彭祖既是侍奉于堯帝和夏、商兩個朝代君主的賢臣的名字,又是其彭姓一族及其諸侯國的名稱。從彭祖兼有如上兩種特性的情況可以推斷,原始彭祖?zhèn)髡f后來演變成為彭祖長生傳說,由此才有了記載于《列仙傳》、《神仙傳》中的彭祖?zhèn)髡f。彭祖長生傳說,是指關于保有七百或八百歲如此令人驚訝的長壽之彭祖的傳說。

        通過以上考察我們了解到戰(zhàn)國時期彭祖所具有的特性,更了解到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即在戰(zhàn)國時期的傳說中,彭祖出自帝高陽顓頊氏,與楚王屬于同一宗族,曾侍奉于堯帝和夏、商兩個朝代的君主,是一個通過孜孜不倦地謹慎修身實現(xiàn)了其氏族及其國家歷經唐堯時代直至商代而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賢者。

        (二)魏晉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

        魏晉時期對彭祖生平的記載主要有魏晉年間成書的《列仙傳》、東晉干寶的《搜神記》以及東晉葛洪的《神仙傳》等?!读邢蓚鳌分休^完整地記載了彭祖的生平:

        彭祖者,殷大夫也。姓篯名鏗,帝顓頊之孫陸終氏之中子,歷夏至殷末八百余歲。常食桂芝,善導引行氣。歷陽有彭祖仙室,前世禱請風雨,莫不輒應。常有兩虎在祠左右,祠訖,地即有虎跡,云后升仙而去。遐哉碩仙,時唯彭祖。道與化新,綿綿歷古。隱倫玄室,靈著風雨。二虎嘯時,莫我猜侮。[16]

        干寶的《搜神記》所記與《列仙傳》大致相同,而較之稍晚成書的東晉葛洪所撰《神仙傳》則增加了采女向彭祖問長壽之法的許多內容:

        彭祖者,姓篯,名鏗,帝顓頊之玄孫。至殷末世,年七百六十歲而不衰老。少好恬靜,不恤世務,不營名譽,不飾車服,唯以養(yǎng)生治身為事。……又有采女者,亦少得道,知養(yǎng)形之方,年二百七十歲,視之年如十五六。王奉事之,于掖庭為立華屋紫閣,飾以金玉。乃令采女乘輕而往,問道于彭祖。采女再拜,請問延年益壽之法。[16]

        自從《列仙傳》中彭祖被列入仙界,并被稱為列仙,于是彭祖逐漸成為神話中的人物。通過對以上所引《列仙傳》、《神仙傳》等魏晉時期有關彭祖的文獻資料的考察了解到,在魏晉時期的傳說中,彭祖均是以年至七百或八百余歲而不衰老的、懂得延年益壽之法的得道之人的形象出現(xiàn)的。

        總之,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與魏晉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之間存在鮮明的差異,即傳說中的彭祖形象具有復雜性和多重性。

        三、關于彭咸與彭祖的關系

        汪瑗根據(jù)彭祖與彭咸的名字發(fā)音相近以及其品德和時代均相吻合的情況認為彭咸與彭祖為同一人物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汪瑗之說亦有欠妥之處。那么,彭咸與彭祖的關系如何,以下將對此進行進一步探討,同時闡明彭咸形象。

        (一)彭咸與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的關系

        筆者關于彭咸問題的看法與汪瑗有些相似,但又有明顯的差異。筆者根據(jù)彭祖形象具有復雜性和多重性的情況認為,彭咸應與楚辭作品的作者最有可能接觸到的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為同一人物。因為筆者認為,《離騷》等楚辭作品出自戰(zhàn)國后期與屈原幾乎同時或稍后的人之手,是以屈原傳說為題材創(chuàng)作的作品。[17]因此,如果《離騷》等楚辭作品的作者了解彭祖并將他寫成彭咸而寫入楚辭作品當中的話,那么其作者所了解的彭祖就應該是與《離騷》等楚辭作品所出現(xiàn)的戰(zhàn)國后期最為接近的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那么,下面筆者就彭咸與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的關系試簡述如下:

        為了弄清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與彭咸的關系,筆者將楚辭作品中出現(xiàn)彭咸的8個部分分別列出,并附上(1)-(8)的序號來表示。

        (1)謇吾法夫前脩兮,非世俗之所服。雖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遺則。(《離騷》)

        (2)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離騷》)

        (3)望三五以為像兮,指彭咸以為儀。(《九章·抽思》)

        (4)獨煢煢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九章·思美人》)

        (5)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暨志介而不忘。(《九章·悲回風》)

        (6)孰能思而不隱兮,照彭咸之所聞。(《九章·悲回風》)

        (7)凌大波而流風兮,托彭咸之所居。(《九章·悲回風》)

        (8)九年之中不吾反兮,思彭咸之水游。(《九嘆·離世》)

        在資料(1)中,“前脩”即前代的圣賢,也就是說,彭咸不是主人公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人,而是早于那個時代的人。另外,從其上下文來看,主人公所效法的“前脩”就是他一直都在效法而且從今往后也依舊想要效法的彭咸??傊?,從資料(1)不僅可以了解到彭咸是早于主人公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人,而且還可以了解到彭咸是一個通過不斷地修身不沾染世俗而性情孤高的人。

        資料(2)是《離騷》的結尾部分。這部分被稱為亂辭,是全篇的總結和尾聲,短短五句,高度概括了全篇的內容旨歸。在亂辭中,主人公是這樣表明自己的最終意愿的:“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在這里,主人公在講他下定決心離開楚國去追隨彭咸相依為伴的理由時表示,那是因為楚國國中沒有了解他的人,并且也沒有能與他共同推行美政理想的人。從以上情況可以推想,主人公想要去追隨的彭咸應該是一個能夠非常了解他的知己,并且是能與其共同推行美政理想的人。

        另外,從資料(3)-(8)可以了解到,《九章》諸篇和《九嘆·離世》篇中出現(xiàn)的彭咸與主人公一樣都是志向堅定的人,是主人公想要效法的榜樣,同時還是孤獨的主人公一直想要相依為伴的知己。

        綜上所述,彭咸有可能是一個志向堅定的、通過不斷地修身不沾染世俗而性情孤高的、主人公想要效法的榜樣,又是非常了解主人公、孤獨的主人公一直想要與之相依為伴的知己,并且還是能與主人公共同推行美政理想的有德有才的老前輩。

        如果將如上彭咸形象與筆者考察所窺見到的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形象比較起來看,就可以發(fā)現(xiàn)兩者有如下兩點共同之處:第一,兩者都非常重視修身;第二,對于主人公來說,兩者都是“足與為美政”的賢者。綜觀這兩點與汪瑗所指出的“鏗與咸聲相近而誤”“其實為一人也”這一點來看,筆者認為,將其兩者視為同一人物是合理的。

        (二)楚辭相關問題再思考

        《離騷》前半部分描述主人公是帝高陽顓頊氏的遠代子孫,他希望通過不斷地修身逐漸充實自己,成為集法則與才能于一身的賢能,從而輔佐楚王使楚國得以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不過他的這些長處不僅沒有為周圍的群臣所接受,甚至還受到黨人讒言的攻擊而最終見疏于楚王。

        如果彭咸與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為同一人物的話,那么彭咸在楚辭作品尤其是《離騷》篇中所富含的意蘊也就不難理解了:第一,彭咸與主人公一樣也出自帝高陽顓頊氏,與楚王屬于同一宗族,因此彭咸就是主人公的遠祖。這樣一來主人公在楚辭諸篇中反復表達自己愿與彭咸相依為伴的親近感、反復表達自己對彭咸不能忘懷而拳拳思慕的感情也就很好理解了。第二,主人公是一個希望通過不斷地修身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集法則與才能于一身的賢能,從而輔佐楚王使楚國得以經久不衰的長久存續(xù)的人;而彭咸是一個通過不斷地謹慎修身實現(xiàn)了其氏族與國家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老前輩。這樣一來主人公在楚辭作品中表達希望自己能與彭咸一樣志向堅定,并反復表達自己將遵照彭咸留下來的法則也就不難理解了。這里所說的志向即通過不斷地謹慎修身實現(xiàn)國家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志向,法則即不斷地謹慎修身之事。第三,對于有著如上悲慘遭遇的主人公,彭咸作為實現(xiàn)了其氏族及其諸侯國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老前輩,是“足與為美政”的最佳人選。這樣一來在《離騷》篇末尾主人公表明自己的最終去向時說:“吾將從彭咸之所居”也就很好理解了??傊?,在這里主人公表明了將為實現(xiàn)美政理想而堅持不懈、永不言棄的決心。由此可見,將彭咸與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視為同一人物是非常合理的。

        四、結語

        經過上面的探討研究,我們可以認定,汪瑗之彭咸即彭祖說雖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欠妥之處。他沒有考慮到傳說中的彭祖形象隨著時間的推移等因素而演變的情況,即彭祖形象的復雜性和多重性,因而主要使用了遠遠晚于《離騷》等楚辭作品的魏晉時期有關彭祖的文獻資料,并且其資料又是非常單一的。這就決定了其中的彭祖形象很可能與戰(zhàn)國后期所流傳的彭祖形象有較大的出入,并且關于這一點,則已經通過第二部分的考察得到證實。因此,筆者通過對與《離騷》等楚辭作品所出現(xiàn)的戰(zhàn)國后期最為接近的戰(zhàn)國時期流傳的有關彭祖的諸多文獻資料的考察,鎖定了與戰(zhàn)國后期所流傳的彭祖形象最為接近的彭祖形象,并進一步將他與彭咸進行比較探討,得出彭咸與戰(zhàn)國時期傳說中的彭祖確為同一人物的結論,即彭咸出自帝高陽顓頊氏,與楚王屬于同一宗族,曾侍奉于堯帝和夏、商兩個朝代的君主,是一個通過孜孜不倦地謹慎修身實現(xiàn)了其氏族及其國家歷經唐堯時代直至商代而經久不衰地長久存續(xù)的賢者。

        [1]洪興祖撰:《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第13、13頁。

        [2]汪瑗撰:《楚辭集解》,董洪利點校,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29、329-330、330-331頁。

        [3]朱熹集注:《楚辭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177頁。

        [4]姜亮夫校注:《屈原賦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第32頁。

        [5]方向東著:《大戴禮記匯校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第713-714頁。

        [6]孔晁注:《汲冢周書》(卷六),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第38頁。

        [7]韋昭注:《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511、513頁。

        [8]司馬遷著:《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689-1690頁。

        [9]湯淺邦弘:《〈彭祖〉中的“長生”思想》,湯淺邦弘:《戰(zhàn)國楚簡與秦簡之思想史研究》,臺北:萬卷樓,2006年,第130-136頁。

        [10]紀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56頁。

        [11]甘良勇:《〈大戴禮記〉研究》,博士學位論文,浙江大學,2012年,第85頁。

        [12]竹內理三、瀧澤武雄:《史籍解題辭典》,東京:東京堂出版,1985-1986年,第5頁。

        [13]《竹書紀年》,http://ctext.org/library.pl?if=gb&file=77409&page=25。

        [14]宋衷注、茆泮林輯:《世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第7-8頁。

        [15]湯淺邦弘:《戰(zhàn)國楚簡與秦簡之思想史研究》,臺北:萬卷樓,2006年,第7頁。

        [16]滕修展等注譯:《列仙傳神仙傳注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年,第36、163-164頁。

        [17]張志香:《楚辭〈離騷〉新解——基于整體結構的視角》,博士學位論文,日本東北大學,2010年,第52-67頁。

        [責任編校:宋寧]

        New Textual Research on the Images of Peng Xian and Peng Zu

        ZHANG Zhi-xiang

        (NormalCollege,YanbianUniversity,Yanji,Jilin, 133002,China)

        The image of Peng Xian described inChuCihas been diversified among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 newly unearthened bamboo slipPengZumakes it possible to interprete the debated image of Peng Xian. Wang Yuan, scholar of Ming Dynasty, believed that Peng Zu and Peng Xian were the same figure according to the similar pronounciation of their names, similar characters and living backgrounds. The legendary image of Peng Zu changes over time and Peng Xian should be Peng Zu because the writer ofChuCicould have the chance to obtain the literatures about Peng Z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new texual research onPengZumay prove that Peng Xian is the legendary Peng Zu.

        Peng Xian; Peng Zu;LiSao; new textual research

        I206.2

        1009-3311(2015)05-0046-07

        2015-06-26

        張志香,延邊大學師范學院講師,博士。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第八页| 久久久亚洲经典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不卡| 美女视频黄是免费|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区日本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毛片| 黄色大片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白袜脚足j棉袜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精品免费片| 日韩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亚洲二区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3p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伦在线视频| 天堂蜜桃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 中国精品久久精品三级| 日韩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av一区二区| 开心五月激情综合婷婷色| 欧美色色视频| 中文字幕专区一区二区| 一边摸一边抽搐一进一出口述|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99精品国产闺蜜国产在线闺蜜| 免费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伊人五月天久久综合| 99精品视频69V精品视频| 亚洲区1区3区4区中文字幕码| 久久精品av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2021年|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8| 强迫人妻hd中文字幕| 熟妇熟女乱妇乱女网站| 免费人成毛片乱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久久人妻| 熟女体下毛荫荫黑森林| 日本老熟欧美老熟妇| 精品久久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