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慶
堅守干凈是為官底線
·黃維慶
“夫居高者,自處不可以不安;履危者,任杖不可以不固。自處不安則墜,任杖不固則仆?!蹦酪还贌o用,士不可以不弘毅。當前改革發(fā)展任務艱巨繁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任重道遠。泰山壓頂有責者當之,但想干事、能干成事的前提是干凈干事,堅守干凈始終是為官底線。作為受黨教育、寄托人民期待的黨員領導干部,生逢一個偉大時代,可以為黨和人民盡心竭力、鞠躬盡瘁做一些事情,是人生之福。道理淺顯易懂,走好人生之路不可不慎!
寬是害、嚴是愛,不為安肆志、不為危易心?!胺驗檎?,譬猶工匠之造屋也。廣廈既成,眾棁不安,則梁棟為之斷折;一物不備,則千柱為之并廢。”人的一生很漫長,但緊要處往往只有幾步。不敢妄為些子事,只因曾讀數行書。黨員領導干部只有砥礪黨性修養(yǎng)、錘煉政治品格、算好人生大賬才能始終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場堅定、旗幟鮮明,才能穩(wěn)得住心神、擋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從而倍加珍惜為黨和人民工作的機會,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和浩然正氣。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始終牢記:國法如爐、黨紀嚴于國法、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忠誠是第一位品格,時刻以習近平總書記“三嚴三實”標準來審視、反思和改進自己的一言一行,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微慎言慎行,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拿的東西不拿,始終做到不逾規(guī)矩、不越雷池、不踩紅線。
什么是文化?有句話說得好,根植于心的修養(yǎng)、無需提醒的自覺、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和為他人著想的善良。人勤多讀書,凡事講規(guī)矩,常常反思為人謀而不忠乎?要對得起黨、對得起人民、對得起自己的良知。黨員領導干部要自覺把讀書作為一種習慣、一種追求、一種境界,自覺嚴守黨的紀律,尤其要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言論、政治行為等方面守好規(guī)矩、作好表率。要心中始終常存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保持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約束,做到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堅決防止市場交換原則滲透到黨內政治生活中來,絕不搞權力尋租、權錢交易。
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敗也必在慢之,凡取舍之患在于見可欲而不慮其敗、見可利而不慮其害。堅決反對腐敗,防止黨在長期執(zhí)政條件下腐化變質,是我們黨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作為黨員領導干部應該常思,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祿已厚而慎不敢取。曾文正有言,“人之制性,當如堤防之治水,??制渎闹?,若不顧其泛濫,一傾而不可復也。從轎夫濕鞋的小節(jié)不慎、公儀休嗜魚而據魚到楊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從一記警鐘“窯洞對”“兩個務必”諄諄教誨到“進京趕考決不做李自成”耿耿誓言。這些深刻憂思至今仍是我們黨、我們共產黨人接受執(zhí)政考驗的最好答題。槽雞有米刀湯近、野鶴無糧天地寬,制其有者能制人之有、不能制其有者人能制之。從很多黨員領導干部被拉攏、被腐蝕、被圍獵,腐化、墮落、沉淪:“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既然濕了鞋,那就濕濕腳;既然濕了腳,干脆跳進去?!?/p>
古往今來,為官者應當是,“志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少”“所治者大,則所守者小”。方志敏同志在獄中寫下的《清貧》,彰顯了共產黨人高貴的政治品格與政治家無私的革命情懷,他指出:“矜持不茍,舍己為公,是每個共產黨員具備的美德。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告誡,當官就不要發(fā)財,發(fā)財就不要當官,千萬不要既想當官又想發(fā)財。樸實的話語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黨和人民把我們放到各級領導崗位上,意味著掌握了一定的權力、更意味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必須嚴以用權、為民用權、秉公用權,確保手中權力行使不偏向不變質不越線,堅堅實實、中規(guī)中矩,走好風雨人生路。
(作者單位:四川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責編:賀貴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