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惠娣
塵世清歡
■梁惠娣
陽光很好,透過南窗灑滿了書房。于是坐在軒窗邊,手握詩卷,尋章弄句,忽然就讀到了蘇東坡的一闋詞:細(xì)雨斜風(fēng)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淺。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是蘇軾與友人在泗州南山游玩的時候所寫的一首記游詞。時近立春,細(xì)雨斜風(fēng),天氣微寒,河邊薄霧濛濛,柳樹嬌媚,淮河水清。詞人的眼中,風(fēng)景處處有情。下片寫午時小休,烹一盞“雪沫乳花”的清茗,伴著“蓼茸蒿筍”的新鮮野菜,別有一番風(fēng)味,忍不住感嘆“人間有味是清歡!”品嘗清茶素菜也能感到清歡,這是東坡居士在經(jīng)歷了人生的繁華與落寞,百味俱嘗之后,獲此人生深悟。
古人喝茶是清歡,喝酒也是清歡。北宋詩人張耒,重陽節(jié),與友人登高,賞菊,喝酒,作詩,于是說:“詩酒清歡興味長?!闭娴氖情e適的清歡?。?/p>
清代文學(xué)家沈復(fù)著的《浮生六記》,里面記錄了他與發(fā)妻陳蕓簡樸快樂的生活,處處是清歡。某年七月,沈與妻子租住在金母橋東邊一位老婆婆家里。盛夏暑熱逼人,可他們夫妻倆的日子過得頗為清涼愜意。白天,他們坐在柳蔭下垂釣;日落時,登山觀賞晚霞夕照,吟詩自娛;晚上,月明,蛙叫蟬唱蟋蟀彈琴,他們在籬笆下設(shè)一張竹榻,擺了酒食,夫妻二人便月下對酌,共度浪漫時光。這樣的清歡,羨煞旁人?。?/p>
臺灣作家林清玄寫過一篇散文《清歡》,對“清歡”作了到位的解釋。他說,“清歡”是什么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在他的感悟中,在以前的舊時光里,去陽明山和白云山莊,喝蘭花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歡。或在北投和陽明山間的湖畔,靠著藤制的躺椅,喝功夫茶,看湖中的荷花開,也是清歡。他回憶起學(xué)生時代,到圓通寺的山下找朋友,然后與朋友沿著上山的石階,慢慢地走。石階兩旁,雜亂地長著朱槿花,他們順手拈下一朵熟透的朱槿花,吸著花朵底部的花露,其甜如蜜,遂感到無比的歡愉。二十歲的時候,他跑到青年公園對面的騎馬場去騎馬,一切惡的心情都在風(fēng)中、在綠草里、在馬的呼嘯中消散了。騎完馬,到青年公園去散步,可以放縱地、深深地呼吸清新的空氣,那真是清歡??!只是,在以濁為歡的現(xiàn)代,清歡卻難覓了。作者的筆鋒一轉(zhuǎn),給人的心里蒙上一層淡淡的惆悵。
生活中,世事紛繁,塵煙滾滾。在生活俗浪中翻滾的我們,偶爾停下腳步來,低頭撿拾路旁的歡喜,便是塵世的清歡。
周末,推開俗事,約三兩知己茶樓小坐。一杯清雅花茶,幾碟精致點心,知己閑聊,一寸一寸時光流淌的都是快樂。是清歡呀!
也有心事煩擾、心境郁悶時,便將煩事擱一邊,獨自輕裝出門,到舞蹈館,伴著輕快的音樂,翩翩起舞。跳一支古典舞或現(xiàn)代舞,只覺身心羽化成蝶,蹁躚于花間,心事早已渺渺。這是一個人的清歡。
在百花齊開、景色濃艷的時節(jié),與愛人并肩出游,游賞有“生態(tài)植物園”之稱的家鄉(xiāng)勝景“湖光巖”。和煦陽光下,我們漫步在綠樹繁花中,呼吸著原生態(tài)樹林間清新自然的空氣,感覺身心無比舒暢。走進千年古剎,感受佛禪的平靜無塵;看看山旁的千年石龜,感受時光的幽遠(yuǎn)無痕;走一走九曲橋,俯拾幾許唐詩宋詞的詩情;又或,憑欄看純凈得像一面藍(lán)色鏡子的湖面,感受湖光山色的旖旎風(fēng)情。景區(qū)中還有桃林、菩提林、楓樹林和紫荊林,徜徉在樹林中,想象著春天“人面桃花相映紅”的詩境、夏天“功德海中游戲,菩提樹下清涼”的綠意、秋天“霜葉紅于二月花”的絢爛以及冬天“疏枝堅瘦骨為皮,忽迸紅英簇紫蕤”的熱烈。忘情田園,是最愛的清歡。
周末,難得閑暇,素手做蛋糕。大碗里打入雞蛋,打散。加入煉乳和蜂蜜,攪拌均勻。低筋面粉和小蘇打混合并篩入蛋糊里。攪拌好的面糊,用保鮮膜蓋上,放在室溫下靜置45分鐘。把靜置好的面糊倒入模具,然后把模具放入烤箱,烤30分鐘,蜂巢蛋糕便大功告成了。又或,用綠茶粉代替蜂蜜,做抹茶蛋糕,風(fēng)味亦佳。也做女兒愛吃的蛋撻。拿新鮮的芒果、西瓜,榨汁,將果汁放進冰箱里冷卻幾分鐘。在這個炎炎夏日,與孩子一起,吃著香噴噴的蛋糕,喝一杯清涼的果汁,是假日閑情里最溫馨的清歡呀!
靜夜,獨對一燈如豆,安靜地翻卷讀書,與文字傾心交談。忽想,在喧囂的現(xiàn)實中,覓一分寧靜,讀讀書,這也是清歡了。
人到中年,奔波勞碌,疲于奔命,漸漸萌生退意,想著不久的將來,回到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鄉(xiāng)下,求田問舍,像清代詩人阮元,“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當(dāng)我垂垂老矣,我就像清人陳沆一般,“一帆一槳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一俯一仰一場笑,一江明月一江秋?!?/p>
如此,塵世清歡,一生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