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偉
針對如何在辦學實踐中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性問題,落實“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這一教育目的,我們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
一、追求智慧是學校的使命
教育的首要使命,就在于催生人的智慧。追求智慧,實施智慧教育,最緊要的就是踐行“知識積累”和“實踐體悟”兩件事。
1.“知識積累”有賴于文本學習,以課堂教學為主要陣地,以閱讀感受為重要手段,以媒體信息為有益補充,逐步建立個人的知識倉庫
推行“大閱讀行動”——每天讀書一小時,豐富底蘊開眼界。通過晨讀、午誦、暮吟,為學生保留相對固定的三十分鐘閱讀時間,回家之后再閱讀三十分鐘。常年堅持,必定會是學生人生發(fā)展中的一筆寶貴財富。積極倡導教師以身示范,和學生共讀,和學生共建精神家園。
2.“實踐體悟”有賴于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以家庭體歷、社會實踐為主要途徑,熟練技能操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實施智慧教育,我們最需要的是關注學生的個人經(jīng)驗,重視學生的切身感受,從本質上說,智慧教育的關鍵就在于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教育應當直面學生的生活世界,培養(yǎng)學生面對生活世界的能力。把學生的經(jīng)驗、學生的活動、學生的日常生活置于重要的地位,在學生的生活世界中尋找教育的價值。
對話——在教育實踐中,學生總是聽的時候多,說的機會少。其實,說是思維的外顯,學會說,多說話,就能讓思維更有條理。
活動——活動的目的在于嘗試。把活動當成一門課程來建設,通過多元豐富的藝術、體育、社會實踐等活動,讓學校成為學生的一片快樂天地。國家課程所能提供的教育資源是有限的,學校有責任“讓學生擁有更多的課程資源和嘗試機會”,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在活動中嘗試,在活動中成長。
二、追求健康是學校的使命
我們把培養(yǎng)健康的教師、學生作為學校發(fā)展的基礎加以落實,著力于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健康的社群關系塑造。
1.小課堂奠基大人生
體育課是學生學習鍛煉身體技能的重要途徑。以校本課程建設為抓手,努力讓體育課堂成為落實健康計劃的基礎陣地,在課堂上讓學生學會基本的健身知識和技能,掌握一些實用的健身方法。每位體育教師根據(jù)自己的特長,實施特色項目訓練;并建立體育家庭作業(yè)制,每天鍛煉,每日登記,為提高小學生健康水平打下堅實基礎。
2.小操場演繹大天地
學校根據(jù)校園實際,因地制宜,在小操場中盡情演繹豐富、快樂的大課間活動。學校的快樂大課間活動,包含了師生們的智慧。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的特色運動項目,每個學生都有每天必練的鍛煉項目。
三、追求責任是學校的使命
任何一個單位、企業(yè),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發(fā)展,首先需要的是具有責任心的人。有責任心,才會去努力,也才會有發(fā)展。讓學生從小意識到這一點,并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對于其自身發(fā)展,家庭幸福,甚至民族昌盛都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
1.我是班級小主人
我們倡導新班級建設活動,這是一個富有個性化的教育項目。班主任充分發(fā)揮個人才智,創(chuàng)設班級主題實踐項目,用一個學期或一學年進行實踐嘗試。
2.我的舞臺我做主
學校的新中科學館里長期設置了一個學生舞臺,十佳小明星評比、主持人評選、班隊活動展示、環(huán)保時裝秀等活動常常在這里舉行。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的一切資源,努力讓每位學生有一次上臺表演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孩子在“我的舞臺”上熠熠閃光。
3.教師言傳身教
教育是一種影響,但絕不是單純的知識影響,而是人對人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培養(yǎng)孩子們強烈的責任心,教師必須先做,身教先于言教。在訓練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同時,我們對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也提出了一定的行為標準。如:提前一分鐘候課;人走講臺凈;按時下課等,從小處入手,從細微處做起,言傳身教,成就工作規(guī)范、行為有責任的教師形象。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要培養(yǎng)學生“做人,做中國人,做現(xiàn)代中國人”就必須從“一切為了學生”出發(fā),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著想,使每一個學生擁有健康的身心、責任的態(tài)度、智慧的頭腦。通過我們的努力和嘗試,使校園日益美麗可親,學校生活日益快樂舒暢。真正實現(xiàn):讓我們的學生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喜歡學習;使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健康、更快樂。
(作者單位:浙江紹興市上虞區(qū)鶴琴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