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賁
這幾天美國不少媒體都報道了“心愿嬰兒”(Bucket list baby)的事。Bucket list是一句美國俗語,意思是“一系列想做的事情”。這個嬰兒叫肖恩·邁克·海利(Shane Michael Haley),誕生前就被醫(yī)院診斷為部分大腦和頭蓋骨缺損。有這種殘疾的兒童一般出生后只能存活幾個小時,頂多幾天。但肖恩的父母,還是堅持把他生下來。肖恩于2014年8月9日誕生,幾個小時后死去。他的父母在Facebook上告知親朋好友:“今天早晨6點15分,寶寶肖恩在見過全家人,并受過天主教洗禮后,在母親懷里平靜去世。我們?yōu)槟苡懈肀覀兊膬鹤佣卸??!毙ざ鞯墓适赂袆恿嗽S多美國人,有七十多萬人關注了他們的Facebook。肖恩的父母對此非常感激,他們寫道:“你們的支持和禱告令我們驚喜,我們衷心感謝你們每一個人。肖恩的一生都是在無條件愛他的人的懷抱里度過的,除此之外已別無所求?!?/p>
讀到肖恩的故事,我想起一句美國俗語,叫“看見大象”(see the elephant),也是達成心愿的意思。據說這個俗語來自19世紀發(fā)生在美國的一件事。有位老實巴交的農夫想親眼見一見活的大象。一天他趕著馬車進城,真的就遇到了這樣一個機會。城里來了一個馬戲團,但是,就在他遇見馬戲團的路上,他的馬被大象驚了,掀翻了馬車。但他仍然滿心歡喜,因為他看到了自己一直想看到的大象。
“我看見大象了”這句話后來成為美國精神的一個表述。千千萬萬的移民拋家離土,來美國尋找他們心目中的“幸?!保械某晒α?,有的賠了個精光。但是,還是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繼地奔向這片已經不再是新大陸的新大陸。他們當中有的以事業(yè)是否成功作為是否“值得”的標準,但也有的把這種努力本身就當作一種有價值的經歷。這種經歷便是他們想親眼見一見的“那頭大象”。
“我看見大象了”,也可以用在今天世界上所有無怨無悔地追求自己目標的人身上。日前,巴基斯坦17歲女孩馬拉拉,和印度人權活動家薩蒂亞爾希一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為女孩受教育的權利奮斗,這是她要見一見的大象,就算她為之付出了極沉重的代價,她也可以沒有遺憾地說:“我看見大象了?!?/p>
2013年7月12日,馬拉拉16歲生日那天,她在聯(lián)合國總部發(fā)表了女性受教育權利的演說。她說:“我們將為達到平等和教育的目標繼續(xù)我們的步伐。如果想要達到我們的目標,就讓我們用知識的武器來武裝自己。一個孩子、一名教師、一支筆和一本書,可以改變整個世界。教育是唯一的途徑?!瘪R拉拉還年輕,有一天她會發(fā)現,光靠一本書、一支筆是不能改變世界的。但是,即使到了那一天,她仍然還是可以驕傲地說,“我看見大象了”。
【素材運用】“我看見大象了”實質是一種美國精神,一種把努力本身當作人生價值的精神,同時也是一種執(zhí)著,一種對目標、對夢想的執(zhí)著。即使這種執(zhí)著換來的最終結果不是圓滿的,人們依然無怨無悔,甚至滿懷欣喜。作為一個年輕的移民國家,美國在其短短的兩百多年的發(fā)展過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何嘗沒有這種美國精神的功勞呢?
【速用名言】
1.對真理和知識的追求并為之奮斗,是人的最高品質之一?!绹茖W家 愛因斯坦
2.凡事欲其成功,必要付出代價:奮斗。
——美國思想家 愛默生
【適用話題】精神力量;努力的價值;執(zhí)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