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現(xiàn)統(tǒng),董鳳娟
(山東省棗莊市環(huán)境監(jiān)測站,山東 棗 莊277000)
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其化學名稱為直鏈烷基苯磺酸鹽(Linear Alklybezene Sulfonates,LAS),是社會生產(chǎn)中用得最多的一類表面活性劑,根據(jù)化學結(jié)構(gòu)可將其劃分為羧酸鹽、硫酸酯鹽、磺酸鹽和磷酸酯鹽等4大類,其應用領(lǐng)域從日用化學工業(yè)遍布到工農(nóng)業(yè)各個部門。據(jù)《2011-2013年中國表面活性劑行業(yè)研究報告》報道,2010年我國表面活性劑產(chǎn)量為140.2萬t,LAS的產(chǎn)量占表面活性劑總產(chǎn)量的29.8%。
LAS屬于難降解有機物,可與其它污染物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分散性的膠體顆粒,對工業(yè)廢水和生活污水的物化、生化特性都有很大影響;具有抑制和殺死微生物的作用,而且還抑制其它有毒物質(zhì)的降解;在水環(huán)境中易起泡而降低水中復氧速率和充氧程度,增大水體污染物質(zhì)的濃度;可能還會提高其它污染物質(zhì)的毒性。因此,當一定濃度的LAS進入水體后,就會導致了水質(zhì)的惡化,破壞水生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1]。我國在水環(huán)境質(zhì)量標準(GB 3838-2002)中就明確規(guī)定了其濃度限值,是水質(zhì)監(jiān)測優(yōu)先控制的一類污染物。筆者在調(diào)研大量文獻基礎(chǔ)上,從光譜法、色譜法及流動注射法三個大的方面介紹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LAS測定方法的研究現(xiàn)狀,并對未來的發(fā)展趨勢進行了展望,旨在為環(huán)境工作者提供借鑒與參考。
可見分光光度法測定LAS已有大量的報道,其方法原理是利用陽離子顯色劑與LAS發(fā)生締合反應。按照測定方法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萃取分光光度法和直接水相顯色分光光度法。
萃取分光光度法常用的陽離子顯色劑有亞甲藍、羅丹明B、孔雀綠和堿性藏紅等,目前研究較多的是亞甲藍分光光度法的改進及影響因素的探討[2]。崔勇等[3]嘗試將亞甲藍分光光度法(GB 7494-87)試劑用量等比例縮小測定水中的LAS,這不僅減少了有機溶劑使用量,而且簡化了操作步驟。在試樣體積20 m L情況下,各試劑用量分別為亞甲藍溶液5 m L、磷酸鹽洗滌劑10 m L、氯仿10 m L(一次性加入),萃取容器采用50 ml比色管,由振蕩器實現(xiàn)批量萃取。結(jié)果表明,改進后標準曲線相關(guān)性、曲線截距、標準偏差、相對標準偏差均優(yōu)于改進前;改進后曲線斜率降低,表明測定過程樣品損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對標準樣品重復測定6次的相對誤差明顯優(yōu)于改進前。陳力可等[4]從過濾和破乳方面對亞甲藍分光光度法(GB 7494-87)進行了改進。采用0.45μm濾膜代替中速定性濾紙過濾水樣,用干凈帶圈銅絲代替異丙醇破乳。結(jié)果表明,改進后的方法分析步驟更簡單、分析效率更高、準確度、精密度均達到質(zhì)量控制要求。
萃取分光光度法使用大量氯仿、甲苯等有機溶劑,對環(huán)境易造成二次污染。直接水相顯色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締合物與陽離子顯色劑吸收光譜的差異進行測定,該法無須萃取,克服了上述弊端。近年來,人們對LAS的直接水相顯色光度法進行了一定的研究,探討了各種顯色反應的適宜條件以及光度測定的最佳條件。秦宗會等[5,6]基于LAS與顯色劑在溶液中形成締絡(luò)合物,使顯色劑溶液顏色變淺,LAS爭奪締合物中的陽離子表面活性劑,生成締合常數(shù)更大的締合物,游離出顯色劑,使溶液顏色變深的原理,分別在氨基黑10B-十六烷基溴化吡啶體系和剛果紅-溴化十六烷基吡啶體系中建立了LAS的光度測定法,并討論了不同的緩沖體系及用量、試劑用量及加入順序、反應時間及溫度對測定結(jié)果的影響,確定了最佳的測定條件。結(jié)果表明,兩種方法的表觀摩爾吸光系數(shù)均高于1.00×104L/mol/cm,在0~2.10×10-5mol/L范圍內(nèi)線性良好,檢出限均低于1.50×10-6mol/L。5-甲基-2-[3-(4-苯基-2-噻唑基)三氮烯基]苯磺酸與氯化十六烷基吡啶在pH=12的NaOH溶液中形成離子締合物MPTTBSA-CPC,何曉玲[7]研究了LAS對 MPTTBSA-CPC的褪色作用,建立了LAS的光度測定法。結(jié)果表明,十二烷基磺酸鈉(SL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鈉(SDBS)的線性范圍均為0~2.5×10-5mol/L,摩爾吸光系數(shù)均高于1.00×104L/mol/cm。
可見分光光度法盡管具有操作簡單、儀器價廉等優(yōu)點,但其靈敏度低,故此近年來很多學者開始引入了熒光光度法,提高了其檢測靈敏度。謝志海等[8]建立了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熒光檢測方法。在0.25 mol/L的H2SO4溶液中,羅丹明B與十二烷基硫酸鈉形成具有熒光效應的離子締合物,該離子締合物經(jīng)氯仿萃取后,于550 nm激發(fā)波長,600 nm發(fā)射波長處得到十二烷基硫酸鈉的線性范圍為0.025~0.4mg/L,可用于河水及生活廢水中LAS的測定。唐文清[9]等自制了新型熒光試劑1-(5-萘酚-7-磺酸)-3-[(4-偶氮苯基)苯基]-三氮烯(NASAPAPT),利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對NASAPAPT的熒光猝滅作用,建立了水中SDBS的測定方法,方法的線性范圍為2.52×10-8~1.06×10-6mol/L,檢出限為1.93×10-8mol/L。
共振光散射技術(shù)是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一種高靈敏度分析技術(shù)。1993年P(guān)asternack研究小組第一次用普通熒光光度計建立了這一高靈敏測量技術(shù)[10,11]。1995年,劉紹璞等人[12,13]發(fā)現(xiàn)離子締合物水溶液有二級散射(SOS)和反二級散射(ASOS)現(xiàn)象,以此建立的分析方法,使共振光散射技術(shù)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在一定的儀器條件下,共振光散射強度與散射離子的濃度成正比,據(jù)此可進行散射粒子的定量檢測[14]。翟好英等[15]利用堿性品紅(FB)與SDBS在pH=6.0的Walpole緩沖溶液中能形成紫紅色離子締合微粒的性質(zhì),建立了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共振光散射測定法。紫紅色離子締合微粒在316 nm處有最強吸收峰,通過優(yōu)化條件,得出在1.0×10-7mol/L~5.6×10-5mol/L范圍內(nèi),體系的共振散射信號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濃度之間呈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其檢出限為1.86×10-12mol/L,回收率為98.6%~106.9%。方芳等[16]研究了在pH=6.30磷酸鹽緩沖介質(zhì)中,近紅外陽離子花菁染料與LAS的相互作用,結(jié)果表明,兩者形成離子締合物,導致共振光散射增強,在最大散射峰波長823 nm處,共振光散射增強強度與加入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濃度間存在正比關(guān)系。據(jù)此建立了共振光散射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的新方法。在該條件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檢測的線性范圍為4.0×10-8~6.0×10-6mol/L,檢出限為1.4×10-8mol/L,相關(guān)系數(shù)R=0.9988,用于環(huán)境水樣中LAS的測定,結(jié)果令人滿意。共振光散射簡單快速,無需萃取,具有較高的分析靈敏度,適合用于地表水和廢水中LAS的測定。
流動注射技術(shù)是一種多功能的在線溶液處理技術(shù),丹麥化學家J.Ruzicka和E.H.Hansen于1975年提出[17],具有靈敏度高,設(shè)備簡單,試劑用量少,短時間內(nèi)實現(xiàn)大批次樣品檢測的優(yōu)點。把一定體積的試樣注入到無氣泡間隔的流動試劑中,在非平衡狀態(tài)下高效率地完成試樣的在線處理,流動注射分析與多種傳統(tǒng)檢測方法的聯(lián)用,可現(xiàn)實樣品濃度的測定。
近年來,F(xiàn)IA-分光光度法聯(lián)用應用最多[18,19]。魏良等[20]等利用在pH=2.4的鄰苯二甲酸氫鉀-鹽酸緩沖液中,乙基紫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形成離子締合物,在聚乙烯醇存在下,可以直接測定水相中吸光度值的特性,建立了可用于在線分析測定環(huán)境水樣中痕量LAS的FIA-分光光度法。該方法的線性范圍和檢出限分別為0.08 mg/L~3.5 mg/L和4.39μg/L,該方法應用于水環(huán)境中LAS的測定,取得滿意的結(jié)果。婁明華等[21]使用德國Brna-Lubbe公司流動注射分析儀在線測定水中LAS,該方法基于二級萃取原理,除去了水中其他的干擾物。Kunihiro Watanabe等[22]將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和聚四氟乙烯過濾管富集技術(shù)聯(lián)合,建立了水中LAS的快速測定方法。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與陽離子檢測劑Co-5-Cl-PADAP在水溶液中形成締合物,該締合物在7 cm長聚四氟乙烯過濾管,以1.5 m L/min的速率富集5 min,用乙醇以1.5 m L/min的速率洗脫,進入檢測器。結(jié)果表明,該法的檢測限為2 ng/m L,標準相關(guān)系數(shù)0.995,該法的靈敏度與常規(guī)溶劑萃取法相當。
近年來,隨著色譜技術(shù)的發(fā)展,各種色譜技術(shù)逐漸應用到LAS的測定中,如離子色譜技術(shù)、高效液相色譜技術(shù)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譜技術(shù)研究最多,色譜柱選擇方面常用C18柱、C8柱、離子交換柱等,檢測器方面常用熒光檢測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質(zhì)譜檢測器等。
潘等[23]比較了PRP-X100和Ion Pac ASll兩種陰離子交換柱分離LAS的效果,結(jié)果表明,采用Ion Pac ASll陰離子交換柱、電導檢測器、C6-C12鏈烷磺酸鹽、烷基硫酸鹽能達到基線分離,檢測限約為14 pmol,可能實現(xiàn)LAS同系物的分離及同分異構(gòu)體的部分分離。Simon Scullion等[24]建立了用固相萃取,HPLC分離陰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熒光光度法和LC-MS檢測地表水中LAS的新方法。該方法采用C18柱分離,熒光檢測器檢測限為50 ng。在熒光檢測器λex/em=220/290 nm,流速0.7 m L/min,流動相 A(水∶乙腈=65∶35,含0.065 mol/L醋酸銨)和流動相 B(甲醇:0.008 mol/L醋酸銨緩沖液=58∶42)的條件下,均能實現(xiàn)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EO)的分離,且能分離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的各個同系物。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是一種通用型檢測器,能夠檢測無紫外吸收的有機物質(zhì),且適用于梯度洗脫,越來越多的用于高效液相色譜、超臨界流體色譜等色譜分析中。Park等[25]建立了八種陰離子和非離子表面活性劑高效液相色譜快速測定方法。采用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C18色譜柱,甲醇-水梯度洗脫,在30 min內(nèi)可實現(xiàn)八種表面活性劑同時分析。
本文主要介紹了近年來國內(nèi)外LAS在水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現(xiàn)狀,介紹了光譜法、色譜法和流動注射分析法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測定中的應用。通過研究發(fā)現(xiàn),近年來LAS的測定方法總體向著污染少、高效率、高準確度的方向發(fā)展。萃取光度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原有方法的優(yōu)化,萃取光度法操作方便,但步驟繁瑣,使用大量有機溶劑。在萃取光度法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水相直接顯色光度法,具有無需萃取,避免了對環(huán)境的二次污染,但該法步驟繁瑣,不適用于大批量的樣品檢測。共振光散射法靈敏度較高,適用于含微量LAS的監(jiān)測,但選擇性差。高效液相色譜法,對于表面活性劑無需進行化學預處理即可直接進行分離分析,在LAS測定中有一定的應用。聯(lián)用技術(shù)的發(fā)展,如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等為色譜法在測定LAS中的應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但多組分分離的難度也限制了色譜法的使用。流動注射法便于實現(xiàn)在線分析,適用于大批量樣品的檢測,將流動注射與其他分析手段聯(lián)用,建立起更加快速、準確、簡便的新方法,進一步提高分析檢測的靈敏度和準確性,是今后研究的主要趨勢。
[1]馬海燕,潘 一,楊雙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LAS)的測定方法研究[J].當代化工,2013,42(3):373~375.
[2]俞凌云,孫冬梅,張新申.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測定的方法研究[J].皮革科學與工程,2009,19(2):72~76.
[3]崔 勇,陳曉燕.地表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測定方法的改進[J].實驗科學與技術(shù),2011,9(2):51~53.
[4]陳力可,劉 淼,陳嵩岳.地表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測定方法的改進[J].東北師大學報,2011,43(2):104~107.
[5]秦宗會,胡武洪.氨基黑10B-十六烷基溴化吡啶光度法測定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日用化學工業(yè),2007,37(4):264~267.
[6]秦宗會,胡武洪.剛果紅-溴化十六烷基吡啶光度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化學研究與應用,2008,20(7):879~882.
[7]何曉玲.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微量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日用化學工業(yè),2012,42(1):72~75.
[8]謝志海,郎惠云,王 昕.離子締合物-萃取熒光光度法測定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分析試驗室,2001,20(5):47~48.
[9]唐文清,馮泳蘭,曾榮英,等.新型三氮烯試劑與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相互作用的熒光光譜法研究[J].分析科學學報,2012,28(1):48~52.
[10]Pasternack.R F,Bustamante.C,Collings.P J,etal.Porphyrin assemblies on DNA as studied by a resonance light-scattering techniqu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3(115):5393~5399.
[11]Pasternack.R F,Collings.P J.Resonance light scattering:A new technique for studying chromophore aggregation [J].Science,1995,269(2):935~939.
[12]劉紹璞,劉忠芳,李 明.離子締合物二級散射光譜的分析應用:Ⅰ.硒(Ⅳ)-碘化物-羅丹明B體系[J].化學學報,1995(53):1178~1184.
[13]劉紹璞,劉忠芳,李 明.離子締合物二級散射光譜的分析應用:Ⅱ.汞(Ⅱ)-硫氰酸鹽-堿性三芳基甲烷染料體系[J].化學學報,1995(53):1185~1192.
[14]梁金虎,唐 英,張 進,等.共振光散射技術(shù)的原理與研究進展[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10,29(4):31~36.
[15]翟好英,胡冬林,黃成華.堿性品紅共振散射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化學通報,2013,76(7):663~665.
[16]方 芳,鄭 洪,李 玲,等.近紅外花菁共振光散射法測定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6,29(2):154~158.
[17]Ruzick J,Hanse E H.Theory of flow injection analysis[J].Analytica Chimica Acta,1975(78):145.
[18]劉 麗,蘇慶平,顧秋香,等.流動注射-光度法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發(fā)展應用[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8,34(11):49~51.
[19]王 蕊,魏書華,史澤溪,等.流動注射分析的發(fā)展及應用[J].河北工業(yè)科技,2009,26(5):379~382.
[20]魏 良,張新申,代以春,等.流動注射分光光度法測定水中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J].皮革科學與工程,2008,18(3):54~57.
[21]婁明華,施新鋒.流動注射法測定水中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探討[J].四川環(huán)境,2012,31(1):46~48.
[22]Kunihiro Watanabe,Yasuo Satoh,Isao Shitanda and Masayuki Itagaki.Flow Injection Analysis of Anionic Surfactants in River Water Using Teflon Filter Tube Preconcentration[J].Journal of the.Flow Injection Analytica,2008,25(1):15~19.
[23]NingPan,Donald J.Pietrzyk.Separation of anionic surfactants on naion exehnagers[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1995(706):327~337.
[24]Simon D.Scullion,Maleolm R.Cleneh,Michael Cooke,etal.Detemriantion of surfactant in surface water by solid-Phase extraction,1iquid chraomatograph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Jounral of Chormaotgraphy A,1996(733):207~216.
[25]Hong Soon Park, Choong Kyun Rhee. Simulanteous determination of nonionic and anionic indusrtial surfactan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mbined with evaporative lightscattering detection[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4(1046):28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