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開
(四川省閬中蠶種場,四川 閬中 637400)
?
桑園使用40%毒死蜱乳油農藥治蟲對家蠶殘毒性試驗
張開
(四川省閬中蠶種場,四川閬中637400)
摘要:2014年春季田間施藥慢性中毒試驗結果表明,40%毒死蜱乳油農藥1500倍液,防治桑園害蟲效果較好,施藥后20d采葉養(yǎng)蠶比較安全。
關鍵詞:桑園毒死蜱家蠶殘毒性試驗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農藥:40%毒死蜱乳油,江蘇生久農化有限公司生產。
試驗地點:閬中蠶種場巴巴寺桑園。
供試蠶品種:2013年秋季閬中蠶種場原種組生產的秋制越年春用蠶種,品種為“錦×苑”,原種批號為1404批。
1.2試驗方法
在閬中蠶種場城場桑園1-9區(qū)地,使用人工背負式噴霧機噴施 40%毒死蜱乳油1500倍,打藥后10d、15d、20d、25d采桑葉喂蠶;未噴施藥劑的桑葉作為對照。
養(yǎng)蠶試驗區(qū)設置:同一蠶室內飼養(yǎng)的同一品種、同一收蟻批次、同一處理批次的3齡第2天蠶,每區(qū)300頭。
飼養(yǎng)方法:按常規(guī)飼養(yǎng)日給桑3次,3齡第2天數蠶前用普通桑葉飼養(yǎng),數蠶后至上蔟一直用對應噴藥葉飼養(yǎng),每次給桑前逐區(qū)觀察有無中毒情況。對照區(qū)與試驗區(qū)設計相同。
調查項目:飼育期試驗區(qū)調查中毒蠶頭數, 對照區(qū)調查自然死亡率,試驗和對照區(qū)均調查對四齡健蠶率;種繭期試驗區(qū)和對照區(qū)均調查蔟中死蠶率、對四齡健蛹率;成蟲期試驗區(qū)和對照區(qū)均調查發(fā)蛾率、不產卵蛾率。
2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見表1。噴施毒死蜱藥劑桑葉10d采葉喂蠶,蠶兒有發(fā)育不齊、食桑緩慢、爬邊掉地、眠起不齊等癥狀。對四齡健蠶率92%,比對照低6.6%;蔟中死蠶率7%,比對照高6%;對四齡健蛹率79.7%,比對照低16.9%;發(fā)蛾率52.3%,比對照低43.2%;不產卵蛾率30.4%,比對照高25%。
用藥劑噴施桑葉15d采葉喂蠶,食桑期無明顯的中毒癥狀。對四齡健蠶率97.7%,與對照比低0.9%;蔟中死蠶率4.6%,比對照高3.6%;對四齡健蛹率89%,比對照低7.6%;發(fā)蛾率84.6%,比對照低10.9%,不產卵蛾率11.5%,比對照高6.1%。
用藥劑噴施桑葉20d采葉喂蠶,試驗未發(fā)現蠶兒有農藥中毒現象,對四齡健蠶率99%,比對照高0.4%,與對照區(qū)無明顯差異;蔟中死蠶率0.3%,比對照低0.7%;對四齡健蛹率98.3%,比對照高1.7%;發(fā)蛾率95.2%,比對照低0.3%;不產卵蛾率4%,比對照低1.4%。該處理各項指標與對照區(qū)比較基本無差異。
用藥劑噴施桑葉25d采葉喂蠶,試驗未發(fā)現蠶兒有農藥中毒現象,對四齡健蠶率97.7%,與對照比低0.9%;蔟中死蠶率0.68%,比對照低0.32%;對四齡健蛹率96.3%,比對照低0.3%;發(fā)蛾率93.8%,比對照低1.7%;不產卵蛾率5%,比對照低0.4%。該處理各項指標與對照區(qū)比較基本無差異。
3結論
從上述試驗結果可以看出,40%毒死蜱乳油農藥按1500倍噴施,20d后采葉喂蠶,未發(fā)現家蠶有中毒現象。因此,40%毒死蜱乳油農藥在規(guī)定范圍內使用是比較安全的桑樹殺蟲劑。
4關于桑園使用農藥的建議
隨著森林覆蓋率的逐年提高,增加了防治為害桑樹的野外昆蟲的難度,現在市場上已有的高效殺蟲劑農藥,絕大部分都無法在桑樹上使用。筆者近幾年調查發(fā)現,很多有機磷農藥中都添加有高滲助劑,這種高滲助劑通過試驗發(fā)現基本上屬于菊酯類農藥,對人畜低毒,對昆蟲高效,殘毒期特別長,家蠶幼蟲期看不出明顯中毒癥狀,但后期易并發(fā)死蛹、死蛾及不產卵蛾。其次市場上許多常用農藥如敵敵畏、氧化樂果、辛硫磷等有機磷農藥,其使用說明書右上角或右下角都標注有“桑園慎用”或“桑園禁用”的字樣,但字體特別小,容易看漏,易盲目用于桑園,造成家蠶慢性中毒。第三是生產廠家在農藥配比合成時,每種農藥都配有相應的生產線,但農藥分裝工序則只有一條生產線,如果第1批農藥分裝的是菊酯類農藥,第2批農藥分裝的是敵敵畏農藥,那么這批敵敵畏農藥就可能被菊酯類農藥污染。因此,筆者認為,蠶種生產上桑樹用農藥必須事先進行家蠶殘毒性試驗,確認無問題后方可在桑園大面積使用。
表1 40%毒死蜱乳油對家蠶殘毒性試驗調查
作者簡介:張開(1979-),男,本科,農藝師,從事蠶桑生產推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