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翠玉 崔美英 潘永紅
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30例臨床分析
毛翠玉 崔美英 潘永紅
目的 探討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顧性分析30例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結(jié)果 3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無周圍臟器的損傷?;颊咂骄中g時間(75.7±27.9)min, 術中平均出血量(93.7±55.6)ml, 術后平均排氣時間(19.9±2.1)h, 術后平均住院時間(5.8±1.1)d。結(jié)論 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子宮肌瘤治療方式, 值得臨床推廣。
子宮腫瘤;子宮平滑肌瘤;子宮肌瘤切除術;陰式
子宮肌瘤是育齡期婦女最常見的婦科良性腫瘤[1]。目前,越來越多的子宮肌瘤患者強烈要求保留子宮, 故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通過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即墨市人民醫(yī)院30例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 探討此種術式的安全性、有效性。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2月即墨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0例要求保留子宮的子宮肌瘤患者, 年齡27~47歲, 平均年齡(37.5±5.8)歲, 子宮平均大小(10.3±0.5)周(8~12周), 肌瘤直徑1~12 cm, 肌瘤平均直徑(9.8±1.7)cm。單發(fā)肌瘤5例, 多發(fā)肌瘤25例。肌瘤類型為漿膜下和(或)肌壁間肌瘤。術前每例患者均通過婦科超聲明確肌瘤數(shù)目、大小以及位置, 術前行宮頸液基細胞檢查, 除外宮頸惡性病變。
1.2 手術方法 手術選擇腰-硬聯(lián)合麻醉,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Allis鉗夾宮頸, 金屬導尿管探查膀胱宮頸附著處。前壁肌瘤取陰道前穹窿切口, 后壁取陰道后穹窿切口(若陰道前后壁均有肌瘤, 則陰道前后穹窿均需切開), 打開腹膜返折, 暴露子宮, 肌壁注射縮宮素20U。巾鉗鉗夾瘤體, 縱向切開子宮肌壁達瘤核, 剝離子宮肌瘤(若肌瘤較大, 可邊剝離,邊將肌瘤切碎取出)。1-0可吸收線間斷縫合子宮肌層, 2-0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子宮漿膜層。2-0可吸收線連續(xù)縫合漿膜以及陰道穹窿切口。并放置“T”型引流管引流, 術后導尿。導尿管48 h拔出, 引流管24~48 h拔出。術后抗生素治療24~72 h。
1.3 觀察指標 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術后住院時間、術后發(fā)熱情況。術后隨訪1~3個月。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手術效果 3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無中轉(zhuǎn)開腹,無膀胱、直腸、輸尿管等周圍臟器損傷。平均手術時間(75.7±27.9)min, 術中平均出血量(93.7±55.6)ml, 術后平均排氣時間(19.9±2.1)h, 術后平均住院時間(5.8±1.1)d。5例患者術后出現(xiàn)發(fā)熱, 最高體溫達39℃。所有發(fā)熱患者均在術后2~3 d體溫恢復正常。
2.2 隨訪結(jié)果 術后隨訪1~3個月, 所有患者術后恢復良好, 婦檢以及超聲檢查無肌瘤殘留和(或)復發(fā)。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最常見的腫瘤, 其治療原則依據(jù)是:①肌瘤大小以及部位。②有無癥狀。③患者年齡、對生育的要求。④肌瘤的發(fā)展速度以及有無并發(fā)癥。⑤診斷明確。對于肌瘤小且無癥狀, 近絕經(jīng)年齡可隨診觀察[2]。子宮肌瘤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 途徑有經(jīng)腹、經(jīng)陰、宮腔鏡以及腹腔鏡手術。
本研究采用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 3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 無中轉(zhuǎn)開腹, 無膀胱、直腸、輸尿管等周圍臟器損傷, 術后隨訪1~3個月, 所有患者術后恢復良好,婦檢以及超聲檢查無肌瘤殘留和(或)復發(fā), 證明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是安全可行的。
經(jīng)陰子宮肌瘤切除術與其他手術方式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勢:①創(chuàng)傷小, 腹部無瘢痕:經(jīng)陰子宮肌瘤切除術利用女性生理腔道進行手術, 不需要借助昂貴的腔鏡器械, 滿足了女性微創(chuàng)以及減少花費的要求[3]。②保留子宮:經(jīng)陰子宮肌瘤切除術單純切除子宮肌瘤, 保留子宮, 保持盆腔解剖結(jié)構(gòu)的完整性[4]。③手術時間短, 出血量少, 術后排氣時間短:多家文獻報道[5-7], 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相比, 經(jīng)陰子宮肌瘤切除術具有以上特點。④肌瘤遺漏率低:與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比較, 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可以直接觸摸子宮, 可避免遺漏小的肌瘤[8]。
經(jīng)陰子宮肌瘤切除術雖有以上諸多優(yōu)點, 但也有局限性:①對于位于宮底的子宮肌瘤, 巨大闊韌帶肌瘤, 盆腔粘連,子宮體積>4個月或超聲提示子宮體與宮頸夾角>90°不適用[9]。②經(jīng)陰道手術部位不是清潔手術, 經(jīng)陰道操作可能增加感染機會[10]。但本研究術后抗生素治療24~72 h, 5例患者術后雖出現(xiàn)發(fā)熱, 并且最高體溫達39℃, 但無感染。
陰式子宮肌瘤切除術創(chuàng)傷小, 術后恢復快, 是一種安全、有效的子宮肌瘤治療方式, 值得推廣。
[1] 陳幸, 茍文麗.婦產(chǎn)科學.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3: 310-313.
[2] 朱蘭, 俞梅.子宮肌瘤手術治療的進展.實用婦產(chǎn)科雜志, 2007, 23(12):712-714.
[3] 于盺, 朱蘭, 郎景和, 等.陰式子宮肌瘤剔除術可行性和安全性分析.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3, 29(4):288-290.
[4] 崔穎, 孟慶偉, 申桂花, 等.陰式與腹腔鏡下復雜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比分析.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 2011, 5(12):3608-3610.
[5] Fanfani F, Palomba S, Zupi E, et al.A prospective study of laparoscopy versus minilaparo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uterine myomas.J Minim Invasive Gynecol, 2006 , 13(3):253-254.
[6] Carminati R, Ragusa A, Giannice R, et al.Anterior and posterior vaginal myomectomy: a new surgical technique.MedGenMed, 2006, 8(1):42-46.
[7] Birsan A, Deval B, Detchev R, et al.Vaginal and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for large posterior myomas: results of a pilot study.Eur J Obstet Gynecol Reprod Biol, 2003 , 110(1):89-93.
[8] 吳國英, 章穎, 袁桂蘭, 等.子宮肌瘤剔除術三種術式臨床效果比較.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 2008, 10(7):98-99.
[9] 李傳征, 溫玉庫.三種途徑子宮肌瘤剔除術115例臨床分析.中國婦產(chǎn)科臨床雜志, 2012, 13(1):55-56.
[10] 宋磊.陰式子宮肌瘤手術方法及其局限性.中國實用婦科與產(chǎn)科雜志, 2012, 28(12):901-90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2.028
2014-08-19]
266200 即墨市人民醫(yī)院婦二科
毛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