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標 何建邦
·臨床案例·
2例老年糖尿病性膀胱病誤診為前列腺增生原因分析
劉標 何建邦
糖尿病性膀胱病作為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 部分患者沒有糖尿病的常見癥狀, 首先出現(xiàn)尿頻、尿急等排尿困難等泌尿系統(tǒng)癥狀, 給生活質量帶來諸多不便, 在基層醫(yī)院容易被誤診。對于患有糖尿病性膀胱病的患者, 通過合理膳食、適量運動、科學用藥等措施來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延長患者的生命。
糖尿病性膀胱?。徽`診;前列腺增生
目前,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結構的變化以及世界老齡化人口的逐漸增加, 糖尿病發(fā)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1]。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的癥狀并不明顯, 患病多年并不知曉, 對于糖尿病的并發(fā)癥知之甚少, 就診時才發(fā)現(xiàn)糖尿病性膀胱病, 且早期容易被誤診。本所在2012年5月~2014年8月曾將2例糖尿病性膀胱病誤診為前列腺增生, 現(xiàn)報告如下。
例1:患者, 男, 75歲, 退休教師。主訴“下腹部脹痛伴排尿困難10 h”, 于2012年5月12日來所就診。既往有尿頻、尿急病史, 曾在外院診斷為“前列腺增生”。查體:體溫(T):37.1℃, 心率(P):76次/min, 呼吸頻率(R):22次/min,血壓(BP):142/70 mm Hg(1 mm Hg=0.133 kPa) , 神志清, 精神可;咽部無明顯充血;雙側扁桃體無明顯腫大, 頸軟, 無抵抗;心肺聽診無殊, 腹部稍隆, 肝脾肋下未觸及, 下腹部可觸及一大小約9 cm×8 cm的腫塊, 壓痛(+), 雙腎區(qū)叩擊痛(-), 初步診斷:“急性尿潴留”。立即給予對癥支持治療, 留置導尿1 d后拔除導尿管;前列腺彩超檢查報告示:“前列腺增生”。門診診斷為:①急性尿潴留; ②前列腺增生。門診給予“保列治、鹽酸坦索羅辛緩釋膠囊、前列舒通膠囊”等藥物回家治療。5個月后, 患者再次因同樣的癥狀急診來所治療, 立即行導尿術;為進一步查明原因, 患者要求住院治療。次日生化檢查示:血糖15.6 mmol/L;糖化血紅蛋白9%, 其余檢查結果均在正常范圍。排除泌尿系統(tǒng)疾病, 診斷為:“糖尿病性膀胱病”, 口服二甲雙胍緩釋片和格列齊特等藥物, 住院治療15 d后, 兩次復查血糖結果均為5.6 mmol/L, 尿頻、排尿困難等癥狀基本消失[2], 給予安排出院, 門診隨訪 。
例2:患者, 男, 68歲, 個體業(yè)主。主訴“尿頻、尿急伴下腹部隱痛不適3周余”, 于2014年8月5日來所就診。既往有尿頻、尿急病史, 查體:T:36.6℃, P:70次/min, R:20次/min, BP:132/85 mm Hg , 神志清, 精神可;咽部無明顯充血;雙側扁桃體無明顯腫大, 頸軟, 無抵抗;心肺聽診無殊, 腹軟無殊,全腹無明顯壓痛、反跳痛及肌緊張等, 神經系統(tǒng)檢查無異常。尿常規(guī)檢查結果未見明顯異常。初步診斷為“前列腺增生”,給予“前列舒通膠囊, 3次/d, 3粒/次;保列治片, 1次/d, 5 mg/次”, 治療1周后癥狀無明顯好轉。2周后因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外院治療。抽血查生化顯示:空腹血糖12.3 mmol/L, 因患者自訴無糖尿病史, 為明確診斷第2天再次抽血查空腹血糖為13.1 mmol/L, 糖化血紅蛋白8.6%, 前列腺彩超檢查:前列腺大小正常。診斷為:“老年糖尿病性膀胱病”經過給予抗炎、對癥以及降糖藥物治療、飲食控制等, 患者排尿不適癥狀消失, 無其他不適癥狀, 給予安排出院。
糖尿病性膀胱病又稱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 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 50%~80%的糖尿患者可能出現(xiàn)此并發(fā)癥, 即使經過治療控制高血糖癥, 仍有20%的發(fā)生率[3]。
2.1 糖尿病性膀胱病的治療
2.1.1 要積極治療原發(fā)病。及時給予合理的藥物治療是治療這類疾病的基礎??刹捎迷缙诼?lián)合用藥的方法, 使血糖控制在達到或接近正常的范圍;臨床研究證實在口服用藥效果不理想的前提下, 可考慮使用胰島素治療。醫(yī)務人員應嚴格把握各類降糖藥物的用法、用量;尤其是聯(lián)合用藥時可能會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急救處理等, 比如低血糖反應等。還可根據(jù)患者病情及時增加某些神經營養(yǎng)藥物, 如肌內注射維生素B1、B2, 或者必要時時靜脈注射彌可保等藥物, 促進神經功能恢復, 改善植物神經功能。
2.1.2 合理飲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保障。日常飲食中宜多選用復合碳水化合物和粗糧, 尤其富含高纖維素的蔬菜、豆類、全谷物等。應選擇少油、低鹽的清淡食品, 菜肴烹調多用蒸、煮、涼拌、涮等方式。烹調宜用植物油, 盡量減少赴宴。適當注意控制蛋白質的攝入, 維持標準體重, 減少胰島負擔, 維持較好的健康狀態(tài)。
2.1.3 積極進行體育鍛煉, 增強體質是根本。老年人可以根據(jù)的身體狀況, 參加適當?shù)挠醒趸顒? 本著循序漸進和持之以恒的原則;運動方式可采取散步、打太極拳、自編體操等[4], 有氧運動可增加心、腦血液的氧供應, 有利于消耗體內堆積的剩余的脂肪;同時注意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
對于嚴重尿潴留者, 如果經過多種藥物聯(lián)合治療, 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的患者, 為了提高生活質量, 在沒有明顯手術禁忌證的前提下, 可酌情考慮給予外科手術治療。
2.2 誤診分析 糖尿病性膀胱病, 以往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尤其是在一些隱性糖尿患者中, 往往因為常見的“三多一少”癥狀還沒有出現(xiàn), 首先表現(xiàn)出來的是尿頻、尿急等排尿困難的癥狀, 容易引起誤診;在基層醫(yī)療單位, 少數(shù)醫(yī)務人員有時只注重患者的主訴, 問診不細, 鑒別診斷不充分,查體不全, 或者輕信其他醫(yī)療單位的檢查結果, 診斷思路不全面, 沒有給予必要的有關輔助檢查;對于懷疑有前列腺增生的患者應做必要的超聲等輔助檢查。
綜上所述, 隨著居民飲食結構的改變, 以糖尿病性膀胱病的為首發(fā)癥狀的糖尿病患者的發(fā)病率也在呈不斷上升趨勢。因此, 應引起基層醫(yī)務人員的注意, 增強責任心, 避免誤診、誤治的發(fā)生。
[1] 殷常青, 何述莉, 蔣君.綜合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東南國防醫(yī)藥, 2014, 16(3):310-311.
[2] 艾家明.糖尿病性膀胱病誤診為前列腺增生2例分析.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07, 23(3):28-29.
[3] 鐘曉衛(wèi), 付徐泉, 李莎.糖尿病性膀胱病的診治進展.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0, 23(2):144-145.
[4] 陶小紅, 時維東.2型糖尿病運動療法新進展.東南國防醫(yī)藥, 2009, 11(5):429-43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7.142
2015-06-19]
313000 湖州軍分區(qū)干休所衛(wèi)生所(劉標);73011部隊衛(wèi)生處(何建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