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玉建、韓娟 河南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 鄭州市 450044
屋頂綠化在城市園林景觀中的應用
文/李玉建、韓娟 河南省城鄉(xiāng)規(guī)劃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 鄭州市 450044
作為園林景觀建設中的一個重點,園林綠化建設一直是人們比較關注的方向之一。園林綠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不斷完善的工程,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有關園林綠化施工中的一些問題漸漸凸顯出來。關注這方面問題的本質及解決措施,是我國園林綠化成功的重要內容之一。
城市園林景觀;屋頂綠化;應用
1、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就國內發(fā)達城市的園林發(fā)展趨勢來看,多呈現為自然化以及森林化和人文化,而園林設計的中心思想就是人在自熱暗中生活,融入自然。這就使得綜合性的公園在城市中顯得尤為重要,相比其他的街路綠化和綠地,其創(chuàng)造的植物景觀不單要滿足人們的觀賞,還要起到分化空間、遮陰、擋風的效果。在植物的搭配方面,保留植物自然狀態(tài),盡量避免人工修剪過度或不修剪,根據植物種類的不同,實現規(guī)格、高度、密度各不相同的種植,使得各種類植物可以實現共同生長,并保持自然地形態(tài),使得人們在游覽時,感覺就像融入了自然當中。
2、生態(tài)原則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屋頂植物造景中,不顧植物的生長習性,胡亂種植,只為美觀效果提高,經常會發(fā)生植物不適應氣候,或與其他植物發(fā)生沖突,進而導致植物死亡的現象,這對日后植物的養(yǎng)護管理帶來了極大的麻煩,浪費資金。在植物造景中,應該考慮需種植的植物生長習性,以及能否適應當地的氣候等因素,并且盡可能的發(fā)揮植物的生態(tài)效應,不能只圖美觀,而至植物與死地,這違背了生態(tài)法則,因此植物造景中生態(tài)原則是其核心所在。
1、提高景觀效益
現在我國的城市中,大多都是高樓林立、道路錯綜復雜、橋梁數不勝數,而這些景象使得人們遠離了自然,并且過單調。而園林植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擁有著自然的特性美,通過運用藝術手法,將植物造景,使得植物的自然美相結合,從而形成讓人流連往返的自然景觀。而在城市中將綠地點綴在高樓、道路以及橋梁附近,就可以使得建筑等設施擁有了生命一般活了過來,豐富了城市的景觀,使得其更加的多彩。而植物隨著四季變化,在色彩和形態(tài)上都會發(fā)生變化,更使得其成為了城市環(huán)境中獨特的風景,憑空增加了城市的美觀和其魅力。
2、利用園林植物創(chuàng)造觀賞性極高的風景
紅花還需綠葉配,往往屋頂中單獨種植的樹木,都會因為附近的植物,使得單獨種植的樹木格外引人注意,例如白楊樹其主干筆直,將其單獨種植,附近配以松樹,因松樹多顯得曲虬蒼勁,會讓人感覺白楊樹有一種氣宇軒昂的氣勢。而這些單獨種植的樹木往往成為園林景觀中的主體的一部分。
而有單獨種植的樹木,就必然有著群居的植物,將幾棵樹按照一定的圖案方式搭配成樹叢,不光能顯示出樹木的群體美,觀賞面上也極大的擴大,給人們的視覺帶來強烈的沖擊。例如將楓樹以及銀杏樹等,在秋季枝葉會產生變色現象的樹木,按照既定的圖案種植,不難形成“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景象。而群體中值得樹木,不單可以構成創(chuàng)造景觀的一部分,還能作為屏障來使用,掩蓋園林景觀中的不足之處。但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種類的樹木在群體種植時,要注意主次分明和層次感。
3、利用屋頂綠化植物襯托建筑
植物的枝葉可以呈現一種不規(guī)則的自然曲線。在城市園林景觀中經常會利用其枝葉的特點,襯托出人工塑造的如假山、雕像等基礎設施,例如種植常綠樹作為雕像的襯托物,通過色彩的襯托,強調該地域的空間,讓人們對該低于的雕像印象極其深刻。體型較大并且給人莊嚴的感覺的建筑物附近,通常選用高干粗枝的樹種,顯得該建筑物更加的嚴肅。
屋頂綠化植物造景畢竟在國內,出現以及發(fā)展的時間過短,一些植物造景在城市園林應用中經常會出現問題,例如色彩的搭配、形式與功能的不統一等等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日后城市園林植物造景長期發(fā)展需要解決的問題。
1、植物色彩搭配的問題
在植物造景時,往往會忽視季節(jié)變化所帶來的植物色相的變化,甚至有些城市園林,在樹木的選擇上,將常綠樹作為主體,過分的強調“四季長春”,這就使得其缺乏了季節(jié)性的美感,色彩過于單調,顯得極不協調??偟膩碇v,植物的搭配千篇一律,顯得極為呆板,沒有色彩的對比,并且在層次感上太差,最終導致城市園林景觀無法體現出其獨特的觀賞效果,說白了就是沒有“個性”。
2、形式與功能的統一問題
不能只是注重綠化的美觀效果,而忽略植物所需求的生長環(huán)境,而這說白了就是植物形式與功能的不統一,大多數園林植物造景時,只注重形式,也就是觀賞效果,卻忽略了植物的功能問題,例如在城市園林中種植大面積的觀賞草坪,這回事的植物難以發(fā)揮其應用的生態(tài)效應,還會造成管理養(yǎng)護的不便,增加了投入的資金,最重要的是不方便游人的活動以及休息。舉例說明,有一種植物叫做藍桉,該植物在生長時,不允許旁邊存在任何植物,這就需要在植物造景的時候了解植物的生長習性,不能因為美觀,使得兩相犯沖的植物種植在一起。
3、過于重視綠化移植忽略的綠量
在大多數城市園林中,基本都是成片的草坪,用以觀賞或是休息使用,但卻忽略了喬木以及灌木等植物的種植,其實草坪的生態(tài)效益遠遠要小于喬木和灌木。根據相關的資料調查,相同面積的灌木和喬木其綠色枝葉的數量是同等草坪的25-50倍之間,這之間的差距極為驚人,但在我國城市的園林造景設計中,灌木和喬木的種植量卻少的可憐。合理的種植植物,對品種進行有效的搭配,才能使得植物生態(tài)效益有效提高。
生態(tài)原則、藝術原則以及以人為本的原則,都是城市園林景觀植物造景的核心所在,根據城市氣候環(huán)境,土質問題,有針對性的進行科學合理的搭配種植,進而使得城市園林景觀美化,增加城市的魅力,提高生態(tài)環(huán)境。植物造景在城市的應用中,一定要切記季節(jié)的變化和層次感分明以及樹木的主次明顯。最終使得其具備豐富又多彩并且完整的觀賞特色。
[1]丁鋒.觀賞果樹在園林景觀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
[2]趙旭.低碳理念在城市園林植物景觀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
[3]廖翠環(huán).基于生態(tài)園林城市建設的桂林綠地植物景觀特色分析[D].廣西大學,2014.
[4]唐澄.南方城市屋頂景觀生態(tài)化設計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