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腎小球腎炎的護理措施,總結護理經(jīng)驗。方法回顧性分析總結我院收治的49例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經(jīng)過治療及有效的護理措施,所有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控制,順利出院。結論 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能促進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康復。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9308(2015)06-0151-02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5.06.124
作者單位:164000 黑龍江省北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Nursing Experience of the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WANG Kai, Bei’a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Bei'an 164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of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sum up nursing experience. Methods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 the clinical data of 49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the patient are under control all, smooth discharge.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 can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Key words] 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Nursing, Experience
急性腎小球腎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 AGN)是一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應性腎小球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起病急,浮腫、尿少、血尿,常規(guī)檢測也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高血壓或腎功能不全等特征?;颊呷聿贿m、乏力、食欲不振、發(fā)熱、頭痛、頭暈、咳嗽、氣急、惡心、嘔吐。我院對收治的49例急性腎小球腎炎患者在及時恰當治療伴隨有效護理后,取得的效果顯著,現(xiàn)將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急性腎小球腎炎49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齡18~69歲,平均年齡(37.8±5.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國急性腎小球腎炎相關診斷標準。
1.2 護理方法
1.2.1 一般護理 患者在急性發(fā)病期應嚴格遵照醫(yī)囑,平臥休息,待其全身水腫癥狀逐漸消退、肉眼可見血尿消失,同時其血壓趨于正常,方可下床,應先在室內活動然后逐漸過渡到戶外散步,時間逐漸拉長。臥床患者應給予日常生活輔助,護理人員在日常起居提供便利的同時,還應注意盡量減少患者運動量。另外,營造良好放松的休息環(huán)境也為患者愈后提供幫助,保持病房適宜的溫度與濕度,避免患者著涼,因為環(huán)境的溫度與濕度與腎小動脈痙攣密切相關,可致使腎血流量減少從而加重患者病情 [1]。另外,著涼感冒引發(fā)的上呼吸道感染,會引起一系列不良免疫反應,產(chǎn)生恢復期病情復發(fā)的嚴重后果。
一方面,患者發(fā)病初期的飲食應區(qū)別對待:(1)一般患者:高糖和低鹽飲食。(2)水腫、高血壓或心衰患者:嚴格控制其食鹽攝入量。(3)腎功能正?;颊撸好咳諗z入蛋白質1.0 g/(kg·d)左右。(4)氮質血癥患者:減少蛋白質含量攝入量,尤其宜多攝取動物蛋白。(5)重度水腫且伴少尿患者:減少液體的攝入量的同時還應按24小時液體出入量進行詳細的監(jiān)測記錄,或每日飲用約1500 ml液體以彌補每日所排出的液體量;尿少時應限制鉀的攝入 [2]。
另一方面,當患者水腫消退、血壓正常時即應過渡到正常健康飲食的水平。青少年兒童因其機體需要的鹽及蛋白質較其他年齡段患者更多,因而限制時間應嚴格控制。
1.2.2 水腫與高血壓的護理與記錄 護理人員一方面應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水腫產(chǎn)生的原因,強調飲食中水鈉對水腫帶來的危害。指導患者臥床休息時下肢需高于水平位置,以增加其下肢靜脈回流,有效減輕其水腫程度。同時,叮囑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在其臥床時需要監(jiān)測并記錄患者24小時液體出入量,觀察尿液顏色及性質。還需要定期測量患者體重和腹圍,觀察其水腫部位消長情況。
加強患者皮膚的護理,預防皮膚破損與感染是護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護理人員需叮囑患者口腔護理2次/d,保持床單柔軟、干燥,衣著應寬松舒適。指導并協(xié)助臥床患者經(jīng)常變換體位。水腫較為嚴重的患者應避免肌肉注射,可采用靜脈給藥 [3]。消毒工作要嚴格參照工作流程,尤其是靜脈穿刺時的消毒。拔針后的常規(guī)操作尤為重要,要用無菌干棉球按壓穿刺部位來減少患者水腫部位液體外滲。水腫局部皮膚擦洗1~2次/d,患處輕柔按摩。如使用熱水袋,則應控制水溫,防止燙傷。密切觀察水腫部位和皮膚受壓部位的情況,有異常應及時處理。對于高血壓者每日測量并記錄血壓兩次,注意安全保護措施。
1.2.3 用藥觀察與護理 利尿劑的使用應注意觀察患病程度不同患者利尿效果差異及其不良反應。(1)雙氫克尿噻可導致患者低鉀血癥、低鈉血癥、血尿酸及血糖增高等癥狀發(fā)生。(2)呋塞米利尿療效顯著,但要注意其伴隨的低鈉、低鉀血癥及血容量減低等副作用。(3)上述兩種藥與氨苯喋啶和氯化鉀同時應用,可有效防止低血鉀發(fā)生。(4)常用降壓藥有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在用藥過程中應定時觀察血壓的變化,降壓時要循序漸進,切忌降速過快或降至過低影響腎灌注效果。(5)應囑患者服藥后的小細節(jié):起床時先在床邊靜坐幾分鐘后再緩慢站起,以防其眩暈跌傷或產(chǎn)生直立性低血壓;洗澡時應控制適合的水溫,應保持適當溫度及通風,可防止刺激迷走神經(jīng)導致的低血壓?;颊叻帟r間也應固定且按時服藥。
1.2.4 心理護理 告訴患者各種檢查及治療目的,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病情,消除顧慮和不安。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工作是一切護理工作的前提,醫(yī)護人員與家屬一道幫助患者調整病發(fā)各個階段的心態(tài)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保證,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可有效提高其治療信心。促進其積極配合治療。對于不能遵循休息的患者,應給予耐心說服教育。
2 結果
本組患者經(jīng)過休息、利尿和降壓等對癥治療和護理,肉眼血尿消失,水腫消退明顯,血壓恢復正常,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順利出院。
3 討論
急性腎小球腎炎為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應性疾病。主要發(fā)病機制是抗原抗體免疫復合物引起腎小球毛細血管炎癥病變。本病好發(fā)于兒童,男性多見 [4]?;颊甙l(fā)病前常伴有前驅感染,其潛伏期為1~3周不等,平均10天,與機體產(chǎn)生初次免疫應答所需的時間吻合。其中,患者皮膚感染引起的潛伏期較呼吸道感染者時間稍長。且起病多較急,但其病情輕重不一,輕者可無明顯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鏡下血尿及血清補體異常,重者表現(xiàn)為急性腎衰竭。預后大多較好,常在數(shù)月內自愈。
本病的治療以臥床休息、對癥處理為主。治療原則是清除鏈球茵感染。防治水、鈉混留引起的水腫、高血壓或心力衰竭 [5]。本病主要的護理問題有以下幾點:體液過多,與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水潴留有關;有皮膚完整性受損的危險,與皮膚水腫、營養(yǎng)不良有關;活動無耐力,與疾病所致高血壓、水腫等有關;潛在并發(fā)癥,有急性左心衰竭、高血壓腦病、急性腎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