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語FROM THE EDITOR
我的三次眼淚
“參觀鐵人紀念館和1205鉆井隊”——是我們單位這次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和“重塑石油良好形象”大討論活動的自選規(guī)定動作。2015年8月26日上午,我和我們的幾位處級干部來到大慶鐵人紀念館和1205鉆井隊。在參觀鐵人紀念館時,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三次眼淚。
當我看到鐵人王進喜小時候的苦難場景,我流下了眼淚。1923年10月8 日,王進喜出生在甘肅省玉門縣赤金堡一個叫王家屯的村子里。他的童年、幼年和青年是在苦水里泡大的,他衣不遮體地光著腳乞討,他的小腿被地主的狗咬傷還去要飯,他在大地主“笑面虎”、“楊扒皮”家放牛挨罵挨打挨餓,他在玉門老君廟油礦當“油娃子”的酸楚……用昨天的話說,他在26年的舊社會里,受盡了地主和官僚買辦階級的壓榨和剝削,他也和當年的千千萬萬個窮苦人一樣,盼春風,盼解放,盼著東方出紅日。此情此景,我眼眶的淚水在不停地打轉(zhuǎn)。
當我看到鐵人王進喜以畫“鋸”的符號代替“聚”字、以畫上“兩個小人、言九言九”的符號代替“兩個人研究研究”的場景時,我流下了眼淚。王進喜雖然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大老粗,但他通過刻苦學習,變成了“有文化”的人。如他的“講成績不要忘了黨,講職工不要忘了大多數(shù),講缺點不要忘了自己,講現(xiàn)在不要割斷歷史”這個“四講”,尤其是最后一句“講現(xiàn)在不要割斷歷史”這句話,就是當年的研究生、博士生也講不出來這么有水平的話啊!還有啊,鐵人王進喜通過社會實踐的大磨練,其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非一般人能比,且處處充滿著《實踐論》、《矛盾論》的哲學智慧。如“不干,半點馬列主義也沒有”;“矛嘛,就是刺人的,盾嘛,就是擋箭的牌。這矛盾,那矛盾,當前國家沒有油是最主要的矛盾”;“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公家的東西,一分也不能沾”;“外國人能辦到的我們也能辦得到”;“我腿傷了干不了重活,腦子沒傷,可以留在井上看著你們干,給你們出主意”;“我是個普通工人,沒啥本事,就是為國家打了幾口井,一切成績和榮譽都是黨和人民的,我自己的小本本上只能記差距”……此情此景,我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
當我看到原石油工業(yè)部副部長李敬流著淚水講述他在文革期間被批斗、鐵人王進喜給他佩戴上一枚毛主席紀念章的場景,我流下了眼淚。那是1970年的春節(jié)前夕,鐵人王進喜來到江漢油田,當?shù)弥獣r任川中石油會戰(zhàn)副總指揮李敬同志正在此“燒茶樓改造”時,他非常生氣地趕走了看守的紅衛(wèi)兵,還親手把一枚毛主席像章佩戴在他的胸前。李敬老部長至今一談起這事,就老淚縱橫。鐵人就是鐵人,王進喜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其是非觀念、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此情此景,我似乎和老部長一道傷感不已。
在鐵人紀念館門前,在鐵人王進喜的塑像身邊,在我握住當今1205鉆井隊隊長手的瞬間,在大慶這塊歷史神圣的土地上,我想了很多很多……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shù),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至于道也,不成章不達?!泵献拥倪@段話意思是說,孔子登上東山就覺得魯國小了,登上泰山就覺得天下小了,所以觀看過大海的人就難以被水吸引,在圣人門下學習過的人就難于被一般的言論所吸引。觀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壯闊的波瀾。日月有無比的光輝,小縫隙也能照進去。流水這東西,不充滿水坑就不會流走,君子追求大道的志向,不達到一定的成就就不會通達。
我在想,如何看大慶精神鐵人精神這泓水,也一定要有看的方法。就馬克思哲學的看法,過去了的就是客觀實在。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過去歷史的產(chǎn)物,也更是偉大工人階級的創(chuàng)造,大慶還是過去的大慶,大慶還是現(xiàn)在的大慶,大慶還是未來的大慶;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是“壯闊的波瀾”,“大慶紅旗永遠是紅的,你就是把刀架在脖子上,我也不承認是黑的。誰要是反對大慶紅旗,我一拳頭就給他砸到地底里去”的鐵人鏗鏘誓言,講的是唯物客觀,宣言的是歷史符號,歷史的波瀾一定是“滔滔滾滾向東流”;弘揚和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也要講究哲學思維,要學本質(zhì)學真諦?,F(xiàn)在雖然進入了“新時代”,雖然那個“工業(yè)學大慶,農(nóng)業(yè)學大寨,全國人民學習解放軍”的歷史聲音已經(jīng)遠去,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卻萬萬不能遠去。我們的歷史視點,大慶就是大慶,鐵人就是鐵人!
我這次的三次美好流淚,真的是沒白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