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濱化集團公司李德敏副總經理按下氧陰極裝置A 槽的電流提升按鈕, 氧陰極裝置開車正式開始。開車過程井然有序,11 月7 日17 時30 分,氧陰極裝置運行電流提至8.0 kA,裝置順利進入熟化期。經過12 小時的熟化時間,裝置于11 月8 日15 時提滿負荷,運行電流10.88 kA,裝置運行整體情況良好,各項指標正常,標志著該公司引進的世界首套量產氧陰極裝置一次性順利開車成功。
新建年產8 萬t世界首套工業(yè)化氧陰極前期裝置,比零極距離子膜電解槽相比更加節(jié)能,理論值可實現(xiàn)耗能下降30%。該技術利用氧氣電極還原反應替代了氫析出反應,在生產過程中,僅產出32%的燒堿和氯氣,不產生氫氣,耗電量低,噸堿直流電耗約在1 400 kW·h,節(jié)能效果顯著。
氧陰極電解技術作為當今離子膜燒堿行業(yè)最先進的技術,目前在世界上僅有工業(yè)化試驗裝置,該試驗裝置于2011 年3 月在德國拜耳工廠開車。山東濱化自2007 年開始與伍德迪諾拉公司合作,積累了大量的合作經驗,為氧陰極電解槽的成功開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投資19 500 萬元, 預計年均銷售收入22 425 萬元,年均利潤4 659 萬元,經濟效益優(yōu)良。該技術的工業(yè)化示范應用,也將為下一步燒堿裝置節(jié)能發(fā)展開辟一條嶄新的道路,同時也將推動國內燒堿行業(yè)的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