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單位:150070 黑龍江省海倫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摘要】目的 應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臨床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對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治療資料進行觀察,為臨床治療提供良好的依據(jù)。方法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40例(觀察組)與同期治療的中老年宮頸癌患者40例(對照組)為研究對象。將患者的臨床資料輸入到Review Manager軟件當中,進行Meta分析。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初次性交時間早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HPV陽性檢查與接觸性出血發(fā)生概率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陰道出血情況發(fā)生率要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Meta檢查分析中,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在臨床中宮頸外觀顯示出糜爛性,但是其HPV陽性檢查率較高,同時年輕患者的接觸性出血發(fā)生率較高,屬于臨床主要表現(xiàn)。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10.027
Meta Analysis on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Cervical Cancer in Young Female Patients
TANG Yuling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Hailun,Hailun 15007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ly the Meta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young wome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information on the treatment of young wome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rcinoma were observed,providing a good basis for the clinical treatment.Methods 40 cases of young female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in and 40 cases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in the same time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ducted Meta analysis.Results The first sexual intercourse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earlier than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HPV positive inspection and contact bleeding probability were found in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P<0.05),an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In the Meta analysis,the young wome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in clinical cervical appearance show erosive,but high rate of HPV positive inspection.
【Keywords】 Young women,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Meta analysis
在婦科疾病中,宮頸癌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屬于臨床婦科疾病轉為惡性腫瘤的重要疾病,并且臨床患者年齡具有逐漸年輕的趨勢 [1]。宮頸癌對女性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影響。在臨床中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表現(xiàn)較為明顯的就是陰道排液異?;蛘哧幍莱鲅?。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宮頸表面較為光滑或者表現(xiàn)糜爛面狀。因而在臨床中容易出現(xiàn)誤診的情形,對患者的治療產生較為嚴重的影響。本文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40例(觀察組)與同期治療的中老年宮頸癌患者40例(對照組)為研究對象。應用Meta分析方法研究分析臨床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病理特征,對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觀察,為臨床治療提供良好的依據(j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40例(觀察組)與同期治療的中老年宮頸癌患者40例(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0~35歲,平均年齡為(30.2±2.6)歲,對照組患者年齡為37~70歲,平均年齡為(43.6±7.2)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無顯著差異,具有可對比性。
1.2 方法
將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與病歷數(shù)據(jù)全部輸入到相應的軟件中,對患者的病歷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應用Meta分析。在此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研究統(tǒng)計患者的初次性交時間、接觸性出血發(fā)生率、HPV陽性發(fā)生的情況。分析所有患者宮頸的狀態(tài)以及患者的病理特征。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對實驗中的所有數(shù)據(jù)都采用了SPSS 1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主要采用χ 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的初次性交時間早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HPV陽性檢查與接觸性出血發(fā)生概率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高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患者陰道出血情況發(fā)生率要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研究分析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觀察組患者病理特征組織學可以分為非鱗癌發(fā)生率、臨床分期有0~II期,并且其組織學分級分化的發(fā)生概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在本次試驗研究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臨床特征與宮頸外觀糜爛發(fā)生改變,甚至有檢查表現(xiàn)光滑的患者。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的HPV陽性率與接觸性出血發(fā)生概率為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在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檢查的過程中,由于其臨床病理特征容易與其他的病癥產生誤診,因而臨床出現(xiàn)的誤診概率較高 [2]。針對此種情況,醫(yī)師在患者臨床檢查的過程中,應當綜合分析宮頸癌患者各項臨床特征,并結合患者的各項表現(xiàn)進行分析,為患者臨床診斷提供有效的依據(jù)。
在臨床檢查中發(fā)現(xiàn),導致女性宮頸癌發(fā)病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幾種。首先,性行為。年輕女性性生活過早或者是有多個性伴侶,在臨床中發(fā)生宮頸癌的概率明顯較高。女性患者在性生活中由于發(fā)育尚不成熟,容易對精子、病毒以及細菌等刺激敏感,進而出現(xiàn)不典型增生與原位癌變的發(fā)生。其次,孕產史。婦女多產與臨床宮頸癌的發(fā)生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婦女在妊娠期體內的激素水平會發(fā)生變化,使得患者免疫力逐漸下降。并且流產對婦女的宮頸會造成機械性損傷,導致細胞異性增生 [3]。最后,文化程度。對于具備較高水平的文化婦女而言,其對宮頸癌病癥的了解程度明顯深于文化程度較低的患者。對相關疾病的了解就能夠讓婦女有針對性的預防該種病癥的產生,進而降低發(fā)病率。
綜上所述,在Meta檢查分析中,年輕女性宮頸癌患者在臨床中宮頸外觀顯示出糜爛性,但是其HPV陽性檢查率較高,同時年輕患者的接觸性出血發(fā)生率較高,屬于臨床的主要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