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趙紅艷,莊園園
摘要:比較了吉林省吉林市10種宿根花卉不同季節(jié)和不同時間的滯塵能力。結果表明,不同植物單位葉面積滯塵量有差異,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馬藺(Irisensata Thunb)和黑心菊(Rudbeckia hirta L.)滯塵能力較強,總體上同種植物滯塵能力夏季大于春季;在達到飽和之前,隨時間的延長,滯塵量隨單位葉面積的增加而增長,雨后第10天滯塵量對總滯塵量的貢獻最大,雨后14 d達到飽和。
關鍵詞:宿根花卉;滯塵能力;吉林市
中圖分類號:S682.1;X173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0439-8114(2014)23-5762-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4.23.035
近年來隨著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城市空氣中粉塵含量遠超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規(guī)定的標準[1],霧霾天氣頻頻出現,大霧橙色預警持續(xù)拉響,讓人們對空氣質量的關注程度逐步加大。園林植物由于其葉片分泌黏性的油脂和汁液,葉片性狀等使其具有較強的滯塵能力,也是公認的戶外除塵的有效途徑[2]。研究者針對不同城市、不同功能區(qū)、不同樹種以及同一樹種不同時間段滯塵效益進行了大量的研究[3],但目前關于宿根花卉滯塵能力的研究鮮見報道。為此,選擇10種宿根花卉從季節(jié)性的變遷以及累積滯塵量隨時間遷移的變化趨勢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為吉林市園林植物選擇和配置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黃花菜(Hemerocallis citrina Baroni)、芍藥(Paeonia lactiflora Pall.)、馬藺(Irisensata Thunb)、小黃花菜(Hemerocallis minor)、荷蘭菊(Aster novi-belgii)、玉簪[(Hosta plantaginea(Lam.)Aschers)]、黑心菊(Rudbeckia hirta L.)、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金娃娃萱草[(Hemerocallis fulva (L.) L.)]、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 (L.) Redouté)],對上述10種宿根花卉進行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的測定。為了盡可能地保證前期樹木滯留的粉塵被沖洗干凈,選擇降雨量大于15 mm的雨后樹木葉片進行觀測。
1.2 ?采樣時間和地點設計
10種宿根花卉葉片滯塵能力春、夏季測定的時間為雨后第7天;花卉植株累積滯塵量的測定時間為2013年7月15日至7月30日,具體采集日期為雨后4、7、10、14 d。采樣區(qū)域設在吉林農業(yè)科技學院校園內,同種植物選擇3~4株。
1.3 ?樣品采集、處理與測定
江勝利等[3]研究表明,植物葉片滯塵量測定方法中水洗過濾法要比棉花擦拭稱質量法更精確。不同植物的葉面積測定方法中,由CAD軟件測葉面積法得出的結果誤差最小,葉面積儀測定方法其次,然后是方格網測葉面積法,誤差最大的是重量法。故試驗采用水洗過濾法測其滯塵量,由CAD軟件測葉面積,即每種花卉選取3~4株,每株均勻采集5片葉子,小心封存帶回實驗室。按張家洋等[4]的方法測定植物葉片滯塵量。同時,將洗過的植物葉片置于通風處晾干,然后用CAD軟件測定法測出某一植物總的葉片面積,從而計算出植物葉片的單位面積滯塵量。
1.4 ?數據分析
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處理,數據以■±s表示。
2 ?結果與分析
2.1 ?10種宿根花卉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的季節(jié)性差異
吉林市2013年10種宿根花卉單位葉面積滯塵能力的季節(jié)變化情況如表1。由表1可以看出,所選植物春季滯塵能力從大到小為芍藥、玉簪、馬藺、黑心菊、菊芋、金娃娃萱草、小黃花菜、黃花菜、荷蘭菊、射干;夏季從大到小為芍藥、玉簪、馬藺、黑心菊、黃花菜、小黃花菜、菊芋、金娃娃萱草、荷蘭菊、射干。除菊芋和金娃娃萱草以外,其余8種花卉夏季滯塵能力都明顯高于春季,黃花菜、芍藥、馬藺、小黃花菜、荷蘭菊、玉簪、黑心菊、射干的滯塵能力夏季分別為春季的1.864、1.131、1.339、1.771、2.047、1.185、1.308、1.920倍。
2.2 ?10種宿根花卉葉面積累積滯塵量的差異
2013年7月吉林市10種宿根花卉累積滯塵量的測定結果如表2。從表2可以看出,雨后14 d內所選花卉累積滯塵量總體上呈增加的趨勢。而各花卉植株前10 d滯塵量的增長幅度要遠大于 10~14 d 天內的增長幅度。雨后第10天,黃花菜、芍藥、馬藺、小黃花菜、荷蘭菊、玉簪、黑心菊、菊芋、金娃娃萱草、射干的累積滯塵量達到總累積滯塵量(14 d)的73.1%、69.9%、68.5%、86.8%、77.3%、94.1%、90.5%、61.9%、81.6%、86.4%。這主要是由于第10天吉林市的霧霾天氣。
3 ?小結與討論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滯塵作用機理主要是以滯留或停著、附著和粘附3種方式進行,并且對大多數植物而言3種方式往往同時進行,但植物不同滯塵方式其作用機理存在差異[5]。Freer等[6]的研究表明,植物滯塵能力在不同季節(jié)變化較大。Prajapati等[7]和Prusty等[8]的研究也表明,即使處于相同生境的各樹種間,不同季節(jié)植物單位葉面積滯塵量差異顯著,在夏季和多雨季節(jié)植物的滯塵能力最強。高金暉等[9]對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綠化植物葉片滯塵規(guī)律研究表明,夏季各種植物都處于旺盛生長階段,幾乎所有的城市綠地植物在這個時期滯塵能力是最強的,本研究也得到了類似的結果。韓麗媛[10]的研究表明,在外界因素干擾較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葉片滯塵總量總體呈增長的趨勢,雨后7 d內,植物累積滯塵量對總累積滯塵量的貢獻最大。劉霞等[11]的研究也顯示,不同植物的滯塵能力存在很大差異,第一周滯塵量對總滯塵量的貢獻最大。
試驗比較了吉林市10種宿根花卉不同季節(jié)和單位葉面積最大、累積滯塵量變化情況,結果表明,不同花卉滯塵能力存在較大差異,總體上同種花卉滯塵能力夏季大于春季,芍藥、玉簪、馬藺和黑心菊4種宿根花卉滯塵能力較強,建議在污染粉塵嚴重地帶多選用這4種植物。10種宿根花卉單位葉面積滯塵量隨時間的延長而增長, 雨后第10天滯塵量對總滯塵量的貢獻最大,雨后14 d達到最大滯塵量。試驗只是就10種宿根花卉滯塵效果進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范圍相對狹窄且不夠深入,今后應當以應用型的定量研究、機理研究為主要方向,同時擴大研究花卉的種類,加強植物滯塵作用在園林綠地景觀配置中的應用研究。
參考文獻: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Glob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Urban air pollution in megacities of the world[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96, 30(5):681-686.
[2] OSTRIKOVA V M, BA?魲ZHANOVA M K. Dust-retaining capacity of the leaves of certain tree and shrub species in city air pollution[J]. Gig Sanit, 1980(2):87-88.
[3] 江勝利,金荷仙,華曉莉,等.杭州常見綠化植物滯塵能力研究[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13(5):47-50.
[4] 張家洋,周君麗,任 ?敏,等.20種城市道路綠化樹木的滯塵能力比較[J].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9(5):113-120.
[5] 郭 ?偉,申屠雅瑾,鄭述強,等.城市綠地滯塵作用機理和規(guī)律的研究進展[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0, 19(6):1465-1470.
[6] FREER-SMITH P H, BECKETT K P, TAYLOR G. Deposition velocities to Sorbus aria, Acer campestre, Populns deltoidsx trichocarpa ‘Beaupre, Pinus nigra and Cupressocyparis leylandii for coarse, free and ultra-free particles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J]. Environ Pollut,2005,133(1):157-167.
[7] PRAJAPATI S K, TRIPATHI B D. Seasonal variation of leaf dust accumulation and pigment content in plant species exposed to urban particulates pollution[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08,37(3):865-870.
[8] PRUSTY B A, MISHRA P C, AZEEZ P A. Dust accumulation and leaf pigment content in vegetation near the national highway at Sambalpur, Orissa, India[J]. 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2005,60(2):228-235.
[9] 高金暉,王冬梅,趙 ?亮,等.植物葉片滯塵規(guī)律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 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29(2):94-99.
[10] 韓麗媛.資源型城市主要綠化樹種葉片滯塵能力和規(guī)律研究[D].遼寧阜新: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8.
[11] 劉 ?霞,李海梅,李 ?想,等.青島市城陽區(qū)主要綠化樹種滯塵能力研究[J].北方園藝,2008(4):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