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中藥在臨床應用中有一定的安全問題,且因為患者采用中藥治療在近些年得到顯著的治療效果,臨床上采用中藥治療的范圍較廣泛,因此必須嚴格控制中藥臨床應用中的安全性。影響藥物安全性的因素較多,因此要對中藥應用的安全性進行宣傳分析,加強監(jiān)管,完善中藥標準措施,從而提高藥物應用的安全性,減少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等不良事件。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05.050
作者單位:150000 哈爾濱市平房區(qū)平新鎮(zhèn)衛(wèi)生院
Study on Clinical Application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U Chunying Health Nursing Hospital in Pingxin Town,Pingfang District,Haerbin 150000,China
【Abstract】
So far,there are some safety problem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since it has achieved some favorable treatment effects,therefore,it is required to strengthen administration and govern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pplication safety which are influenced by several reasons. It is suggested to promote and analyze safety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rengthen its administration and governance and promote its standardization in order to increase medication safety and decrease patients’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 Clinical application safe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afety analysis,Concrete effect
中藥為傳統(tǒng)中醫(yī)重要的組成部位,中藥有中藥材和中成藥,在現(xiàn)代的研究過程中,中藥得到快速發(fā)展,雖然中藥事業(yè)得到一定進步,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中藥臨床應用安全問題,原來人們認為中藥安全性高,沒有用藥安全問題,但我國甚至國際上都頻繁出現(xiàn)中藥的安全問題。這對中醫(yī)藥事業(yè)發(fā)展起到嚴重打擊,因此必須對存在的安全問題一一指出,并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
1 不良反應的原因
1.1 劑量過大
每種藥物在臨床使用中都有限定劑量,如果給及患者的用藥劑量,超過限定劑量就會出現(xiàn)不良反應。在調(diào)查文獻中顯示,有患者一次服用了40 g的紅參,造成死亡結果 [1]。甘草這一藥物如果長期或者大量服用,就會出現(xiàn)高血壓、水鈉潴留、頭痛、水腫、痙攣麻木、四肢無力、低血鉀的不良反應。超量服用黨參會導致中毒。尤其若患者超量使用有毒成分的藥物,更容易造成藥源性中毒疾病。由于在使用毒性中藥時,中毒劑量和治療劑量很接近,例如,附子、烏頭等,會因為烏頭類的生物堿造成中毒情況,使患者出現(xiàn)語言障礙、驚厥以及意識不清的情況。若患者對含朱砂的藥物長期服用,也會導致慢性的汞中毒。
1.2 藥不對癥
中醫(yī)在對患者治療過程中藥辯證施治,藥證符合,才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不然就可能導致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感冒癥狀采用中成藥的治療,一定要分清楚風熱還是風寒;咳嗽癥狀也要分辨清楚熱咳還是寒咳。在臨床中一般對于危重患者驚顫給予中藥注射藥劑的使用 [2]。若患者的病情較輕,能夠口服用藥,則首選口服用藥。中藥炮制為針對中醫(yī)藥的理論、藥物自身的性質(zhì)以及辯證治療的要求所選擇的制藥技術,因此對各種炮制品效用差異都要掌握,才能做到合理用藥。炮制方法的規(guī)范影響治療效果。通過適當?shù)呐谥疲幬锬軌蛳蛘呓档透弊饔靡约岸拘裕偈顾幬锆熜У奶岣?。若不能將藥物進行規(guī)范的炮制,或者沒有炮制就入藥,就會造成不良反應。例如,烏頭、附子、半夏這類藥物中本身就有毒性,炮制后可緩解毒性。烏頭炮制后烏頭堿則水解為烏頭原堿,毒性僅為原來的1/2000,不會使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或者中毒等情況。中藥若得到正確煎煮,則能夠溶出藥物的有效成分,并降低毒副作用。煎煮時間、火候和煎煮方法都會對藥物療效產(chǎn)生影響。如山豆根這種藥物,若煎煮時間過長,會產(chǎn)生嚴重的副作用。但像烏頭等藥物,必須進行長時間的煎煮,才可降低毒性,如果沒有達到規(guī)定的煎煮時間,會造成不良反應。
1.3 藥物因素
中藥材對于品種、產(chǎn)地、藥用部位和采集季節(jié)都有較大影響,自然條件以及生長環(huán)境的不同就會對藥材質(zhì)量造成影響,同一個地區(qū)的藥材也可能由于采收季節(jié)和生長年限的原因造成不同 [3]。因為歷史等各方面因素,中藥的種類較多,且有同物異名以及同名異物的現(xiàn)象,導致品種的混淆,從而出現(xiàn)誤用、混用情況,產(chǎn)生不良反應。比如,五加皮包括南五加皮和北五加皮的區(qū)分,有地方并沒有嚴格區(qū)分,造成藥物誤用而中毒死亡。還有將關木通和木通混用。同一個中成藥也會因為生產(chǎn)廠家的不同導致質(zhì)量上有嚴重差異。
1.4 配伍問題
中藥配伍為中醫(yī)用藥主要的形式,有君、臣的配伍原則,只有合理配伍后,才能夠降低毒性,增強治療效果。一旦違反配伍禁忌就會產(chǎn)生不良反應。入丁香和郁金,烏頭和半夏,肉桂和赤石脂,藜蘆和人參都有截抗作用。有患者服用的藥劑中含有附子和貝母,使患者出現(xiàn)狂癥。碘化鉀、朱砂和碘化物若同時使用,由于朱砂中有硫化汞,和患者腸道中的碘化物和溴化物接觸后,能夠產(chǎn)生硫化汞以及溴化汞,出現(xiàn)赤痢樣大便,為藥源性的腸炎。若將地高辛和六神丸聯(lián)合使用,還會導致頻發(fā)性室性期前收縮等情況。
2 采取措施
2.1 保證藥物合理配伍
中藥飲品要給予合理配伍,增加治療范圍,提高治療效果,對于復雜多變的疾病也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對中西藥的理化性質(zhì)和化學成分都要充分掌握,合理配伍,達到優(yōu)勢互補,安全性高的效果。
2.2 辨證治療,合理利用
必須針對患者不同的身體情況和病情給予辯證治療,制定處方,并根據(jù)癥狀決定藥物劑量和藥材的加減。醫(yī)生必須對中藥的用法、性能、用量和主治疾病都全面掌握,并對用藥把好關,避免超劑量的使用、濫用,隨意延長治療時間,并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給藥方法和途徑。
2.3 加強質(zhì)量監(jiān)管
要想減少中藥的不良反應,最基本的措施則為提高藥品質(zhì)量,嚴格要求藥物的來源、品質(zhì)、采收時間、產(chǎn)地、貯存條件,避免中草藥的品種混亂,并制定中藥制劑和中藥材的質(zhì)量標準,防止不合格藥物在市場上的流通。
3 結束語
對中藥安全性進一步宣傳,使其正確看待中藥的安全性,采取積極的處理措施,提高中藥產(chǎn)品的質(zhì)量,減少不良反應的出現(xiàn),有利于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