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連磊
(聊城新濼機械有限公司,山東聊城 252000)
自2000 年起,中國鑄件產量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已連續(xù)12 年居世界首位。12 年來中國鑄造業(yè)取得了飛速發(fā)展。鑄造業(yè)的飛速發(fā)展離不開先進的鑄造設備,設備是生產的保障,設備把原來的手工生產升級為機械化、自動化生產。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財力,穩(wěn)定了產品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產量奇跡。因此鑄造車間的設備管理維護應該作為鑄造產業(yè)的一個重點。
鑄造設備分為生產線和單機設備。尤其是鑄造生產線包容了多種不同專業(yè)結構,如一條砂處理線包括:振動設備(落砂機、震動輸送機、破碎機、振動沸騰冷卻床、振動給料機、振動篩砂機等)、分離設備(永磁滾筒、懸掛磁選機、風選器等)、運輸機械(不同結構規(guī)格的斗提機、皮帶輸送機、氣力輸送系統、螺旋給料機等)。單機設備如適用于不同粘結劑的混砂設備以及不同方式的制芯造型設備、定量設備、檢測設備、拋丸清理設備、熱處理設備、涂裝設備、除塵設備、熔煉設備。近年來隨著環(huán)保意識的增強對除塵設備和尾氣處理設備要求的越來越嚴格,過濾精度要求的越來越高,噪音越來越小。隨著節(jié)能意識的增強天然氣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鑄造設備中去。
1.2.1 高粉塵
新砂中的灰分、泥土。舊砂中的灰分、脫落的粘結劑膜、破碎的微粒、燃燒后的涂料殘留。這些東西在輸送、篩分過程中都會飄散在空氣中,即使有很高效的除塵設備也不能把它們100%的完全收集。
1.2.2 高溫
鐵液的工藝溫度要求在1 300 ℃以上,,鑄件熱處理爐內的溫度高達1 100 ℃,落砂機的落砂臺面與300 ℃以上砂子直接接觸,其振動電機的溫度有時候也高達200 ℃左右。皮帶輸送機上的砂溫也高達100 ℃,砂處理線上的設備都在忍受著高溫的烘烤。
1.2.3 高噪音
落砂機、震實造型機、震實臺、拋丸機還有一些氣動設備的換向排氣等噪音可達70~90 dB。
1.2.4 高破壞性
鑄造設備尤其是砂處理設備大都屬于破壞性設備,達到生產需求大多是以犧牲設備本身的壽命來完成的。
如振動破碎機,砂團與砂團之間以及砂團與破碎筐之間在破碎框內相互碰撞、磨擦,達到破碎的目的。在砂團碰碎的同時也對破碎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磨損。還有如振動輸送和氣力輸送設備,型砂在輸送的過程中對振動輸送槽和氣力輸送管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
鑄造設備的四高(高粉塵、高溫、高噪音、高破壞性)的工作特點決定了在設計制造時必須充分考慮環(huán)境對設備的影響,如防塵、耐高溫、耐磨,特殊的潤滑方式以及減震、降噪音等措施。
由于鑄造生產的不確定性(如樹脂砂生產過程中鑄件的變化引起的砂鐵比的變化),會導致生產設備工作條件的變化,如:砂溫的變化會隨砂鐵比的減少而增高,而砂溫的增高,對所有的砂處理設備都會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如膠帶壽命、軸承的潤滑,易損件的磨損以及磁選機磁強的耗損等[1]。
設備的操作者是設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必須做到:三好、四會、五項要求。操作者必須學習《設備使用說明書》,熟悉設備的結構原理、性能。每天如實記錄設備的點檢情況,發(fā)現問題及時通知維修工處理。此外操作者還要參與到設備的“一?!焙汀岸!敝腥?。設備操作者必須做到比任何人都熟悉自己所操作的設備的性能。優(yōu)秀的設備操作者是完全可以指導維修工維修設備的,對設備要出現的故障也完全有預知性,對于設備的改造提出合理化建議。
設備操作者上崗前必須經過嚴格的崗前培訓,考核合格后才可操作設備。對于一些嚴格的企業(yè)來說甚至分“主操”和“副操”。先從事副操作,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后才可勝任主操作。
而一些中、小型企業(yè)對于設備操作這一塊一直不重視,來個學員,給他說個一、兩遍后就讓他去獨立操作設備。甚至在一些管理者心目中,操作設備不就是按那幾個按鈕、掰那幾個手柄嗎?結果造成雙敗。生產效率的下降、產品質量的降低、設備的非正常損壞,嚴重時造成人員的傷害。
隨著設備管理者對設備的認識度的提高和管理經驗的積累。對于這一點已逐漸認識到,對設備操作者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專挑一些有頭腦、有文化的干練者從事設備操作,并且對他們定期進行培訓、操作技能比賽。對他們的設備的完好率和維護保養(yǎng)的情況進行評比,選出優(yōu)秀者給予褒獎。讓他們勞動價值得到領導者的肯定、認可。
設備維修工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行的一個重要因素。維修工既要指導操作者對設備進行維護保養(yǎng)又要對出現的問題作出快速判斷、迅速解決。還要在平時的設備巡檢中仔細檢查,爭取把故障扼殺在搖籃中,做好設備的預維修,減少生產中的停機。
在個別單位也有些維修工對設備維修認識不到位,在巡檢中“走馬觀花”,對發(fā)現的問題不重視、不做任何處理。對操作者提出的問題賦閑應付。在維修工作時松松垮垮、拖時間。
其實大多數維修人員還是很盡職的,工作也踏實、技術水平也不錯。關鍵在于設備管理者怎樣進行引導,要打破那種維修工吃大鍋飯的習俗。由于鑄造車間設備太多很難把維修工都培養(yǎng)成全能戰(zhàn)士。建議對他們實施區(qū)域劃分,讓他們分管自己熟悉的設備,并對設備的完好率和停機率進行考核。對于那些難以勝任或者工作不踏實的維修工要敢于調離崗位,并及時獎勵和表彰那些確實能為企業(yè)增產創(chuàng)收的職工,要避免優(yōu)秀維修人員的流失。
鑄造設備管理人員必須有較強的責任心和事業(yè)心,必須充分地認識到鑄造設備的平穩(wěn)運行是鑄造生產的根本保證,設備故障或設備事故將導致企業(yè)的巨大損失。同時從通過認真的設備維護、保養(yǎng)、及時排除故障而使生產正常進行,為企業(yè)增產增收的過程中體會到欣慰,在領導褒獎下感到驕傲和自豪。
由于鑄造設備涉及專業(yè)較多,包容面較廣且工作環(huán)境較差,要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必須要有相對較高的敬業(yè)精神和業(yè)務素質,要有較強的學習精神。一般的中小型鑄造企業(yè)設備管理人員很少,各專業(yè)的人員不會都有。因此,設備管理及維護保養(yǎng)人員要求是“萬金油”型,即懂機、鉗、氣,又要會液、電、控,甚至還要懂得焊接、氣割。除此之外一些鑄造工藝也要了解。所以除了讀懂設備使用說明書、維修手冊之外,還要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掌握了設備使用、維修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設備管理人員還應根據企業(yè)生產的具體情況和設備的結構特點,摸索一套切合實際的設備管理方法,建立相應的制度,科學地約束、指導設備操作者及維修人員的日常工作。力爭準確及時地發(fā)現問題并及時排除,盡量減少生產損失。
設備技術員應該運用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開發(fā)出設備的潛能,盡量減輕工人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的勞動環(huán)境,提高生產效率,降低設備的維護成本,合理的改造、優(yōu)化設備。
目前大多數鑄造車間設備技術員的收入明顯偏低,尤其是有些單位對設備人員的考核方法簡單粗暴,干好了沒有獎勵,出錯了就罰。導致大量的設備技術員改行或跳槽。要保證設備在良好的狀態(tài)下運行,就必須有可靠的設備管理人員。企業(yè)的經營者也必須下力量培養(yǎng)設備管理人員,并合理使用。對有特殊貢獻、身懷絕技的設備管理人員要千方百計地留住人,用其所長,不惜高薪。因為留住人,就保障了設備的正常運轉。因人員流失而設備故障頻發(fā),甚至設備停用的反面例子也為數不少。
企業(yè)要改變重使用輕管理及重維修輕保養(yǎng)的錯誤觀念。同時也應該意識到,設備的維護保養(yǎng)也是均衡生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有些企業(yè)的生產計劃中根本找不到設備維修、保養(yǎng)的內容。因此,常常是設備不壞不修,而一旦設備出了故障就要影響生產。尤其是機械化生產線,往往對主機比較關注,而忽略了輔機的保養(yǎng),沒有意識到在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線上,每一臺設備都很關鍵,有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會造成全線停車。所以,必須針對生產的實際情況和設備的結構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管理制度,方可保證其運行平穩(wěn)。正常生產的情況下,鑄造廠的各個工部之間的銜接,一般是上工序是下工序的生產條件,而一旦某工序的設備出現故障,若不能及時排除,下工序就可能停產(如熔化到澆注、砂處理到造型)使全廠生產嚴重失衡[1]。
要改變這種觀念就需要企業(yè)的決策者、管理者首先引起重視。只有管理者重視了,并把信息及時傳達給下一層,才能引起全體人員的重視。
隨著鑄造生產的國際化,現在國內的鑄造廠在完善自己的設備管理制度的同時也開始漸漸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自身情況制定了適合自己的管理制度。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對鑄造設備的管理會越來越先進,設備也會在生產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金仲信.鑄造車間定置管理的方法[J].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2004(4).
[2]賈福辰,張少魁.鑄造車間設備故障分析[J].中國鑄造裝備與技術,1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