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秋(中國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遼寧沈陽110001)
間充質干細胞的生物學特性、臨床試驗與應用現狀
于艷秋
(中國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病理生理教研室,遼寧沈陽110001)
目的:自1976年人類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首次被分離,MSCs的增殖與分化、分泌與調節(jié)及其免疫原性低的生物學特性逐漸被發(fā)現,并被廣泛地應用于臨床試驗研究。2009年第一個MSCs藥品prochymal正式上市,用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和Crohn病治療。本實驗室從人不同組織提取MSCs,檢測MSCs生物學特性,并探討其在組織修復中的作用機制。方法:組織貼壁及消化法,從人胎盤、臍帶、臍血、脂肪和牙髓組織提取MSCs;應用流式細胞術鑒定MSCs;通過誘導與共培養(yǎng)方法,檢測MSCs分化能力;應用Western blot、免疫熒光、ELISA、組織芯片等技術檢測MSCs的分泌功能。結果:不同組織來源的MSCs具有分化成內皮細胞、脂肪細胞、骨細胞、軟骨細胞和神經細胞的能力,并分泌VEGF、FGF、IGF-1、laminin 10、fibronectin、TGFβ1等生物活性蛋白,促進損傷血管、皮膚和神經修復。結論: MSCs及其分泌的生物活性蛋白可以作為種子細胞和(或)改善細胞微環(huán)境因素,被應用于臨床疾病損傷修復、組織工程與再生醫(yī)學領域。
E-mail: yqyu@mail.c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