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鈺杰
〔昌吉州纖檢所,新疆昌吉831100〕
把握要點做好棉花顏色級檢驗
■孫鈺杰
〔昌吉州纖檢所,新疆昌吉831100〕
經(jīng)過五年的棉花顏色級的驗證和試點,2013年我國完成了由棉花顏色級代替品級指標、從以感官檢驗為主到以儀器檢驗為主的轉變。結合近幾年的顏色級檢驗實際工作,筆者就顏色級檢驗談幾點看法。
所謂轉變理念就是要將品級檢驗轉變?yōu)轭伾墮z驗。顏色級的檢驗已不再是原先的棉花成熟程度、色澤特征和軋工質量通過眼觀目測、手感手扯在人腦中反映的綜合質量指標,已變化為棉花色澤特征在人眼中的反映,具體表現(xiàn)在黃色深度和反射率(明亮程度)兩個指標。顯然,品級和顏色級是兩種不同的棉花質量評價方式。棉花的顏色級表征的是棉花的類型和級別,其檢驗是依據(jù)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結合文字描述比對棉花的黃色深度確定類型、比對棉花的明亮程度(即反射率的大?。┐_定級別,從而綜合確定棉花的顏色級。
影響棉花纖維顏色的主要因素有:棉花的種屬與品種、土壤、氣候及沉積纖維素本身的顏色、纖維的斷面形狀、纖維表面蠟質和其他附著物、短纖維率、表面平整程度、纖維松散平順程度和表面密度、雜質等外來物等。
棉花的顏色一般包含兩個方面,即基色和污染?;褪敲蘩w維的基本顏色,主要決定于品種、土壤、氣候等。污染是外界原因形成的,如雨露淋侵、病蟲害、霜凍等。對棉纖維的基色和污染是無法很好得描述的,只有依據(jù)實物標準結合文字描述并多觀察實際棉樣,才能有所領悟。
棉花的光澤,是棉纖維的光學性能的反映,即棉纖維對光線的反射,反射光的強弱決定著棉花光澤的強弱。在同一照度下,棉花光澤的強弱又與纖維的表面是否平滑、纖維的排列順序以及纖維的斷面形狀有關。如果纖維表面光滑一致,纖維的排列比較平順,投射到纖維和空氣的界面上的光線大部分將沿一定角度而反射,反射光比較強,棉花的光澤就較好;如果纖維表面不平滑,纖維排列錯綜紊亂,反射光就以不同角度慢射,反射光就稍弱,棉花的光澤就較差,同級籽棉軋出的鋸齒棉光澤稍遜于皮輥棉,就是由于鋸齒軋花使纖維排列紊亂,使反射光線較弱而影響光澤的。
纖維斷面的形狀,對光澤影響很大。據(jù)研究,棉纖維的斷面越接近圓形則光澤越好。經(jīng)過絲光處理后的棉纖維,因膨脹而斷面接近圓形所以使光澤得到加強。棉纖維成熟度好,其斷面為橢圓形或接近圓形,棉纖維光澤好,而不成熟的棉纖維斷面為扁形或U字形,棉纖維光澤就差。另外,成熟好的棉纖維天然轉曲較多,使纖維表面形成凸起的球面,增強了對光線的反射,給人以光亮的感覺。纖維表面的蠟質層,也是反射光澤的因素,如蠟質層遭到破壞,則少光澤。如:經(jīng)雨水浸淋過的棉花光澤減弱,藥用脫脂棉雖白但無光澤。
要進行棉花顏色級的檢驗,就必須先知道棉花顏色級各類各級的基本特征或特殊特征,而標準中對顏色級的文字描述就是顏色等級的基本特征或特殊特征。只有記住各顏色等級的文字描述,才能在依據(jù)顏色級實物標準進行樣品對照時結合文字描述比較準確地確定棉花樣品的顏色等級。
白棉是未經(jīng)外界雨露、霜凍、病蟲害危害(或很少)的棉花,給人的色感主要表現(xiàn)為“白”,如潔白、乳白和灰白,是棉花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未受病蟲害、干旱、洪澇等自然因素影響或影響極小的棉花,包括正常的早期棉、中期棉、未受霜凍的晚期棉和個別早中期僵瓣棉;淡點污棉是棉花中有少量的雨銹棉、病蟲害棉、霜黃棉或其它污染棉,主要表現(xiàn)為“白中帶黃”,如乳白帶淺黃、乳白帶陰黃,是白棉中混有少量淡黃色的纖維,出現(xiàn)淡黃色的纖維斑點,即白棉中混入了少量僵瓣棉、病蟲害棉和污染發(fā)黃的纖維,或白棉因存儲條件不當、存儲時間較長變黃、霉變;淡黃染棉則是棉花中有部分雨銹棉、或病蟲害棉、或霜黃棉、或其它污染棉,主要表現(xiàn)為“淺黃”,如陰黃、灰黃、暗黃等,主要是中晚期的各種僵瓣棉、爛桃棉、污染棉,或淡點污棉因存儲變黃、霉變而來;黃染棉主要表現(xiàn)為“黃色加重”,如色深黃、色黃,是比較黃的籽棉、較黃的各種僵瓣棉、污染棉和爛桃棉,或存儲時間長,顏色變異明顯發(fā)黃的棉花,黃染棉顏色整體泛黃,以黃色纖維為主,黃色纖維所占比例明顯多于白色纖維。
各級的特點就是在每類中反射率大小的問題,其他需要注意的特點是:白棉是沿31等級線以下的棉花隨著反射率的降低,黃度增大時,綜合反映到人腦是呈現(xiàn)的顏色是白中透灰;淡點污棉是沿22等級線以下棉花是帶陰灰黃;淡黃染棉花是沿23等級線棉花黃中透灰。
任何事物的觀察都離不開一定的參照物,感官檢驗棉花顏色級離不開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因此在檢驗棉花顏色級時,就必須經(jīng)常與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進行比對,不然就會出現(xiàn)偏離??窗椎亩嗔松燥@黃就會看成黃;反之,亦然。同時經(jīng)常檢驗白棉的檢驗員,應不斷的比對淡點污棉實物標準。
樣品與實物標準能否正確比對,關系到能否準確確定樣品顏色級。因此必須正確把握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與樣品的比對方法。筆者的經(jīng)驗是“先分類,再定級”。
類別判定比對:棉花樣品經(jīng)初步判定類別,再比對實物標準,并應充分比對相鄰類別實物標準。如初步判斷某樣品為淡黃染棉,則應將樣品分別與相鄰的淡點污標準的右邊兩樣塊及黃染標準左邊兩塊分別比較對比,充分考慮實物標準是底線,確定類別。
級別判斷比對:樣品判斷類別后,就要判定級別。首先看樣品的黃度,因為實物標準一個級由四塊樣品組成,四塊樣品的黃度與亮度有一定差別。我的經(jīng)驗是首先找準相應或接近黃度的標準樣塊,然后再比對亮度,以確定在哪個級。若不是黃度相應或接近的塊,那么根本無法比對,而且會越比越混亂。因此筆者認為必須正確使用實物標準比對才能提高檢驗的準確性。
檢驗棉花顏色級要有一定的感官檢驗手法,只有手法正確,才能提高顏色級檢驗的準確度。
一是握持棉樣:試樣選取整理出一個平整的平面,適當彎曲平面手抓緊兩端,使樣品表面密度和顏色級實物標準表面密度相近或相似,放在標準一側,進行比較;二是按序判定:首先判定棉花類型是屬白棉、淡點污棉還是淡黃染棉,然后根據(jù)黃度在相應的類型中對應黃度最接近的棉塊(例如白棉類型中屬白型還是乳白型),其次和相應的棉塊比較看反射率。特別注意試樣和所比較的標準棉塊必須黃度接近,否則沒有可比性;三是文字、實物標準緊密結合:每一級無論黃度如何都應有共同的描述特征。白棉按照六字口訣試著定級:一油二亮三正常,四灰五暗或發(fā)黑。估計是哪個級后,對照實物標準核實一下,看看能否對上或高于哪一塊。白棉中超白那部分棉花可能在標準中找不到對應的棉塊,對于這種超白的棉花,一般憑綜合感覺判定該樣品達到了哪一個級的共同描述特征,就定哪個級;四是結合文字描述,判斷臨界棉樣:在棉樣處在等級線和類型線附近時,屬臨界棉樣,無論感官還是HVI測試都有測試誤差,會產(chǎn)生跨級跨類型現(xiàn)象,此時要根據(jù)文字描述從纖維結構來判定級別;五是排除雜質、回潮率的干擾:回潮率大容易給人灰暗的感覺,嚴重影響眼睛對反射率的判斷,對回潮率大的樣品應適當晾干后再檢驗。同時注意表面雜質較多的樣品,容易給人反射率低的感覺,需要對樣品適當整理后再檢驗;六是特殊棉花就低不就高:有白、黃或灰相間的棉花,應看其比例就低來確定其類型級別;七是正確儲存和使用標準:棉花存在自然變異,試驗證明,溫濕度是棉花變異的重要影響因素,高溫高濕變異大,低溫低濕變異小。10℃、50%相對濕度時,棉花色澤變異符合標準使用要求,維持條件又比較經(jīng)濟。所以顏色級實物標準應盡量儲存在干燥低溫環(huán)境下,尤其避免太陽直射。使用標準要防止空氣中灰塵落到實物標準表面影響反射率,最好使用一套,儲存一套,經(jīng)常進行一下期間核查,防止標準變異;八是辯證地看待和儀器比對結果:不要盲目相信儀器結果就是準確的,實際儀器測試也有誤差,要在充分理解分級原理的基礎上辯證地看待二者的關系。
檢驗人員完全掌握顏色級檢驗技術,完成品級檢驗體系向顏色級檢驗體系過渡,必須理解、掌握棉花顏色級與品級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掌握各種顏色級棉花的來源、皮棉外觀特征及各區(qū)域棉花外觀特點。
一是感官檢驗可以過濾干擾因素。棉花試樣的色澤測量基于試樣的復合表面,換句話說,色澤測量值代表了試樣色澤構成中的纖維色澤、含雜數(shù)量、色澤種類、表面粗糙度或光滑度的平均值。也就是說,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檢驗結果。但執(zhí)行感官檢驗的主體是人,他們可根據(jù)自己檢測經(jīng)驗靈活掌握,可以過濾掉一些因素的干擾,例如葉屑多、形態(tài)粗糙等,而儀器的測試系統(tǒng)是固定不變的,任何影響因素的微小變化都會影響其測試值。這里必須強調的是,感官檢驗可以過濾掉一些干擾因素,是針對經(jīng)驗豐富、技術水平高的檢驗員來說的,對于一些水平不高的檢驗員反而受干擾因素的影響更大,檢驗偏差更容易擴大。
二是感官檢驗靈敏程度高于儀器檢驗,但絕對水平需要參照物。多年來,分級人員的眼睛被認為是測量顏色的首要工具,即使在今天,這仍是應用廣泛的判斷棉花顏色的主要方式。然而人的主觀判斷確實存在一些不足,當人的眼睛對微小的顏色差別都很敏感時,并不適合判定顏色的絕對水平。就像一個人已經(jīng)出門了,并打算買一些家里墻壁相同顏色的涂料,但是卻沒有帶上一點樣品或想要顏色的樣照,買到的東西可能與自己的需求有較大差別。但是在一個好的標準指導下,分級人員能夠很好地判別顏色差異。
總之棉花顏色級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人們去正確接受和理解,認真學習和領會,才能不斷提高感官檢驗棉花顏色級的準確性。同時還應該做好以下幾點:一是需要長時間、不間斷訓練;二是多動腦,反復琢磨存在的差異;三是多與儀器檢驗結果比對;四是多找些各產(chǎn)地、各級別的棉花;五是要總結出自己的對各等級棉花特征的文字描述,并在實際檢驗時反復驗證;六是文字描述要掛在嘴邊;七是有條件的,要多爭論,要能從理論上講棉花特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