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虹
當
前,民間融資受經濟下行、流動性趨緊等大環(huán)境影響,金融糾紛案件多發(fā),投資理財公司作為民間融資鏈條上的一環(huán),由于準入門檻不高,導致民間投資理財公司一轟而上、魚龍混雜,其“野蠻生長”為民間金融的風險積聚起到了推波助瀾作用。
促使民間投資理財公司等的規(guī)范化運作,必須完善民間金融監(jiān)管體系。結合當前形勢,亟需改變現(xiàn)有計劃性監(jiān)管方式,不斷實現(xiàn)監(jiān)管的市場化,在試點明確民間金融監(jiān)管主體和責任的基礎上,盡快完善市場準入、登記備案、信息披露、信用征集、退出機制等一系列配套體系,為民間投資理財公司提供全方位、流程化管理與服務。
規(guī)范民間投資理財公司,還必須要有適宜的風險轉移與評估舉措來“兜底”。民間投資理財公司加強與保險公司的攜手,圍繞百姓投資理財可能遇到的風險推出相應險種;加強與擔保公司的合作,由擔保公司為投資理財公司相應業(yè)務種類提供責任擔保;加強與信用評級公司的聯(lián)系,由信用評級公司為投資理財公司及其業(yè)務對象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等等。這樣,有利于投資理財公司及廣大投資者科學識辨風險,適度分攤風險,給百姓投資更多一份安心。
當然了,“入市有風險,投資須謹慎”,不僅僅是股市,民間融資市場同樣如此。無論投資理財公司的運作規(guī)范與否,還是要讓廣大金融消費者懂得一些基本的投資理財知識,切實增強自我風險防范意識,以理性眼光選擇可靠的投資理財公司,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投資理財項目。只有百姓參與民間融資的行為趨于理性了,相關監(jiān)管措施落實到位了,投資理財公司告別“野蠻生長”走上發(fā)展正軌,也才更有保障。(作者單位:中國人民銀行長治市中心支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