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健
科技產業(yè)最不缺少的就是展望未來話題的文章,不過膽敢展望近期的內容就不算多了。原因很簡單:展望得是不是靠譜馬上就能驗證。不過今年我想斗膽試試,如果年底還有人翻出這篇文章來,有說得不對的地方歡迎來打臉。
過去幾年PC市場被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搶去了風頭,甚至出現了三十多年來首次市場下滑。到了2015年,我覺得PC市場會緩過來一口氣,甚至有望恢復增長。
第一個動力是過去幾年的積攢著沒有更新的老電腦真的老了。哪怕他們性能還湊合,但顯示器的分辨率和尺寸已經明顯落后,硬盤的容量和速度也與新一代產品有了明顯差距,更別提好多筆記本電池老化導致續(xù)航能力基本消失。作為每天使用很長時間的生產力工具,投資更新是回報率很高的選擇。
另一個動力是2015年的筆記本電腦有望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吸引用戶更新。借助酷睿M平臺筆記本能實現很好的輕量化,Macbook Air級別的輕薄便攜產品進入平民級的價位大有希望。這些重1Kg左右、厚度小于1厘米的13寸輕薄筆記本使用體驗會比以往的筆記本電腦出色很多。
在軟件層面,Windows 10看起來將重復微軟系統(tǒng)隔代成功的傳統(tǒng),也將會刺激用戶購買新電腦,畢竟老電腦沒有觸摸屏幕。
智能手機的熱度在2015應該開始接近頂峰了。在手機產品上2014年我們基本只看到改良:更薄、更大、更犀利的規(guī)格數字,但是革命性的變化基本沒有。大家發(fā)現拍照只能一起用同一款索尼傳感器之后,又被逼得紛紛把HiFi音質作為賣點。智能手機已經覆蓋了我們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下一步還能尋找什么突破呢?
與電腦或平板比起來,手機的優(yōu)勢是隨身和方便,但性能低和屏幕小是無法突破的瓶頸。特別是屏幕的限制,讓現在的智能手機無法從形態(tài)和應用方式上做出突破。實際上是顯示設備從物理尺寸上把手機、平板電腦和PC區(qū)隔開,如果視網膜投影或者空氣顯示這樣科幻式的技術實用化,那么這三者將快速融合,傳統(tǒng)意義上的智能手機也不復存在。
紅火了10多年的數碼相機,因為手機拍照功能的進步,這幾年也被打得潰不成軍,現在只能堅守單反和高畫質小型機兩塊市場。其實這也不算什么損失,回首二十多年前的膠片時代,相機的市場也沒多大啊。2015年的數碼相機市場應該不會有什么驚喜,大家就等著幾個日系品牌慢慢擠牙膏吧。就算實驗室里早就有了跨時代的黑科技,它們也會先把眼前的技術榨干價值,再慢慢給你端出來。應該會有更多數碼相機可以提供更強的現軟件與互聯能力,以適應照片的分享和處理需求。像比iPhone還貴的拍照神器這樣的奇葩產品,應該也逐漸被手機取代,或者只能賣到普通卡片機的價格了。
2015年值得期待的是我們身邊電器的智能化?,F在的電視已經號稱智能,但它們大多只是集成了一個幾百塊機頂盒的功能,還有更多空間可以發(fā)展。網絡化智能化的音響產品將會被更多人接受,不用買CD也能聽到正版音樂了??諝鈨艋?、吸塵器這些小電器普遍開始加入智能和互聯功能,雖然不太成熟,但多少會改善使用體驗。對老式電器來說,不必直接更換,可能一個幾十塊錢的智能插座也能給它們增加程序控制開關的能力。2015年我最期待的這些電器能真正互聯,用一個統(tǒng)一的協議和平臺管理和控制,而不是像現在每一個品牌甚至每一個產品都得在手機上安裝一個獨立的APP來實現智能。
別上網查,你還記得iPhone是那一年發(fā)布的嗎?過幾年回頭再看,2015年可能沒有像iPhone發(fā)布那樣的革命性變化,但不出意外的話,技術產品和應用的進步不會停止。假以時日,變化的累積將會大大出乎我們的意料。
在10年前如果有人告訴你,在半片面包大小的設備上就能實現比有線網絡還要快的上網速度,分辨率比顯示器還要高、能干的事兒比MP3、數碼相機、GPS、電腦、游戲機加起來還要多,而且只要花半個月甚至幾天的工資就能買到,你敢輕易相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