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輝
近來,漢字中的“法”成了各大媒體上出現(xiàn)頻率最高的一個字:“依法治國”“黨內(nèi)法規(guī)”“司法公正”“法治體系”……在10月23日閉幕的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法治”一詞出現(xiàn)了50余次。10月27日召開的全國人大常委會,還確定了以立法形式將12月4日設(shè)立為國家憲法日。法,為什么受到如此程度的關(guān)注?“法”這一概念都有哪些內(nèi)涵?“法”字的本義是什么? 字里為何有只獨角神獸獬豸?
關(guān)于法的概念,《辭?!分械慕忉屖牵悍▽W用語。(1)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稱。是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經(jīng)濟基礎(chǔ)決定,并為經(jīng)濟基礎(chǔ)服務。歷史上有兩類性質(zhì)的法,即剝削階級的法和社會主義法。法在世界各國語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義等含義。但對其理解既有共性的東西也有個性的東西……(2)與廣義的“法律”通用。包括憲法、法律(狹義)、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判例、慣例、習慣法等各種成文不成文法。關(guān)于“法治”一詞,《辭?!分型瑯右灿性敿毥忉專喊凑辗芍卫韲业恼沃鲝垺T谥袊?,戰(zhàn)國時法家大力提倡,韓非子集法家之大成,把法治和術(shù)治、勢治相結(jié)合,形成系統(tǒng)的法治理論,明確提出“以法治國”“以法為本”“治強生于法”“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等觀點。
法的本質(zhì)是統(tǒng)治階級意志的體現(xiàn),中國古代在“國家”這一概念出現(xiàn)后,法的概念也隨之出現(xiàn)。何為法?古籍中曾有很多記載,《管子·心術(shù)》中有“殺戮禁誅謂之法?!薄尔}鐵論·詔圣》中有“法者,刑罰也。所以禁強暴也。”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刑法專著《尚書·呂刑》曾這樣闡發(fā)過對“法”的看法:“惟作五虐之刑曰法?!?/p>
現(xiàn)在的“法”在古代正體寫做“ ”,從水、從 (zhì)、從去,是個會意字。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對“法”的解讀為:“ ,刑也。平之如水,從水; ,所以觸不直者;去之,從去。會意?!惫朋w“ ”,是“法”字的異體字。對于“法”字從“水”,有學者分析認為,許慎所說的“平之如水”其實包含著兩層意思:一是“立法”要公平如水,這是避免“爭訟”的基礎(chǔ);二是“執(zhí)法”要公正如水,這是處理“爭訟”的關(guān)鍵。只有法律、法度的公平公正,社會才能“平之如水”般平穩(wěn)和諧。在歷朝歷代,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如《周易·蒙卦》中記載的:“利用刑人,以正法也。”《呂氏春秋·察今》中記載的“故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度則悖?!?/p>
“ ”從“去”,是取其“棄去”之義,而“去”與“ ”又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從“ ”,據(jù)說源自古代“神獸決訟”的傳說:相傳上古時期,東夷族部落有個首領(lǐng)叫皋陶,被舜任命為掌管刑法的“理官”。皋陶以正直公正、鐵面無私聞名天下,在斷案遇到疑難時,常用一種叫“ ”的獨角獸決訟,這只神獸“ ”每每都能立即辨別出是非曲直,“觸不直者去之”。
然而,到底何為“ ”?“ ”究竟是什么樣子?在中國古代, 也稱解 、解豸、獬豸等,從史籍記載來看,關(guān)于“ ”的說法不下四種。第一種說法為“似?!薄缭S慎的《說文解字》:“ ,解 獸也,似山牛,一角。 ,獸之所食草,從 從草。古者神人以 遺黃帝,黃帝曰:何食?何處?曰:食 。夏處水澤,冬處松柏。”東漢楊孚所撰的《神異經(jīng)》:“東北荒中有獸,如牛,一角,毛青,四足似熊,見人斗則觸不直,聞人論則咋不正,名曰解豸。”第二種說法是“似羊”——如《后漢書·輿服志下》:“解豸神羊,能別曲直,楚王嘗獲之,故以為冠。”南北朝時期梁元帝蕭繹撰寫的《金縷子·興王》:“常年之人得神獸若羊,名曰解豸?!睗h代王充的《論衡·是應》:“獬豸者,一角之羊也,性知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有罪則觸,無罪則不觸。斯蓋天生一角圣獸,助獄為驗,故皋陶敬羊,起坐事之?!钡谌N說法是“似鹿”——《漢書·司馬相如傳》“弄解 ”顏師古注引張揖曰:“解 ,似鹿而一角。人君刑罰得中則生于朝廷,主觸不直者,可得而弄也?!钡谒姆N說法是“似麟”——《隋書·禮儀志》引蔡邕曰:“解豸,如麟,一角?!薄墩f文解字》:“麒,仁獸也,麋身,牛尾,一角,從鹿其聲?!?的形象,似牛、似羊、似鹿者,形似也。而如麒麟者,神似也。麒與麟同類。《史記·司馬相如傳》注引張揖云:“雄曰麒,雌曰麟?!摈梓胨坡?, 亦為鹿屬。兩者均長著獨角,觸不直而主公正。麒麟則如《說苑·辯物》所謂“含仁懷義,音中律呂,行步中規(guī),折旋中矩,擇土而踐,位平然后處?!?/p>
由此可見, 是一種形如牛、羊、鹿、麟之類的動物,其特點是獨角,其秉性是正直公正。正是緣于 的這種特性,古代御史等執(zhí)法官吏,都要專門戴一種叫“獬豸冠”的帽子,現(xiàn)代很多地方的法院門口立有獬豸石雕,同樣是寓意執(zhí)法要公正嚴明。
眾所周知,古人造字是講究義理的。從“法”字的構(gòu)成不難看出,“法”字的本義即是立法公平、執(zhí)法公正,明辨是非,揚善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