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青藏鐵路的護航者,一路追逐雪域高原狂風的足跡;她是軌道交通安全專家,一生執(zhí)著追求科學研究;她是田紅旗,全國政協(xié)委員、民革湖南省委主委、中南大學副校長、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青藏鐵路,格爾木到拉薩,大部分都在海拔4600米以上。沿線很多地方都是無人區(qū),年均大風150天左右,列車何時限速,停輪,都必須順著風的脾氣,但過去,沒人捉摸過它。
2002年,田紅旗踏上雪域高原,成為世界屋脊第一個“追風者”,一追就是3年。為了獲取實地數(shù)據(jù),她帶領團隊經常在零下30多攝氏度的高原之夜,頂著寒風和雪花冰粒,在野外一站就是幾個小時。讓人措手不及的,除了變幻莫測的風,還有喘不過氣的高原反應。腳底下的步伐節(jié)奏稍微快了一點,都有可能暈倒在追風的路上。
“我有一次跑來跑去,結果就高原反應,連續(xù)吐了13個小時,吐到最后就昏昏沉沉的,真的沒有太多感覺了。第二天在拉薩醒來了,他們說昨晚上可嚇人了。當時,我們的口號就是‘完成任務,活著回來,好簡單的!”完成任務、活著回來,簡單的幾個字背后,是一個科研工作者身上的簡單執(zhí)著和肩上的責任擔當。田紅旗無怨無悔冒著生命危險記錄下每一個數(shù)據(jù),只為全力保障列車上千百萬乘客的安全。
攻克一道道技術難關后,世界惟一的“高原鐵路大風監(jiān)測預警與行車指揮系統(tǒng)”在田紅旗的手中建成投入運用,實現(xiàn)了鐵路運輸應對惡劣風災害能力的重大技術突破。幾年后,“大風預警系統(tǒng)”作為“青藏鐵路工程”的核心技術之一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這些年,田紅旗在國內開辟了“列車空氣動力學”和“列車多體耦合撞擊動力學”兩個研究領域,其成果全部應用于國家軌道交通業(yè)。作為示范,其科研成果廣泛應用于蘭新鐵路、福廈鐵路,以及京滬、武廣等高速客運專線等。田紅旗也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榮譽。(李 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