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允平(吉林省遼源市中醫(yī)院腦病二療區(qū),吉林 遼源 136200)
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的中醫(yī)護理體會
劉允平
(吉林省遼源市中醫(yī)院腦病二療區(qū),吉林 遼源 136200)
目的 觀察中醫(yī)護理對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的臨床資料,在給予積極的綜合治療基礎上,配合中醫(yī)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包括生活起居護理、飲食調護、情志護理及用藥護理等,觀察時間為1個月,進行效果觀察。結果 本組共55例患者,經(jīng)積極的綜合治療和中醫(yī)護理干預后,顯效34例,有效2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病情穩(wěn)定后出院。結論 針對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在給予綜合治療的同時,配合護士給予中醫(yī)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可明顯提高護理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質量。
中風;冠心病;中醫(yī)護理;體會
中風又可稱為“腦卒中”,是腦血管病變的總稱,故又稱為腦血管疾病、腦血管意外,其可分為缺血性中風及出血性中風兩種,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群,但有年輕化趨勢[1]。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為冠心病,是指一種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為病理基礎的心血管疾?。?]。二者均是臨床中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也是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二者常常并發(fā),故給臨床治療和控制病情造成了較大的困難?,F(xiàn)將筆者對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實施的中醫(yī)護理及體會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55例的臨床資料,其中男29例,女26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0.8歲,中風病史6個月~5年,平均2.5年;冠心病病史5~10年,平均6.8年。合并癥情況:合并高脂血癥24例,合并2型糖尿病19例,合并慢性腎臟病12例。
1.2 臨床表現(xiàn)
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言語功能障礙、吞咽障礙、一側肢體麻木不仁及功能障礙,舌偏向一側,胸悶、心慌、氣短、心前區(qū)疼痛等。
1.3 治療方法
根據(jù)具體病情,給予積極的綜合治療,包括調整飲食結構,改善腦部微循環(huán)及心臟血液循環(huán),吸氧,降血壓,擴冠、改善心肌供血,降血脂,降血糖,保護腎功能,營養(yǎng)腦神經(jīng),康復鍛煉,緩解心絞痛等。
2.1 生活起居護理
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的病房環(huán)境,保持通風、空氣新鮮、流通,溫度、光線、濕度適宜,保持病房的整潔、干凈和安靜,減少噪聲污染,使患者能夠有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時間。定期為病房消毒,減少不必要的探視,避免交叉感染。定期為患者更換床鋪、被褥,保持清潔干燥、柔軟而平整?!氨茱L寒、適寒暑”,故而需要指導患者及其家屬注意順應四時氣候變化,隨時增減衣物注意保暖,防止外感邪氣而加重病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保持大便的通暢。
2.2 飲食調護
護士應指導患者了解中風合并冠心病的飲食原則,即以清淡、易于消化、低鹽、低脂、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適量、富含纖維素和維生素的飲食為主[3],可多攝入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適當飲水,有利于保持大便通暢;高血脂是冠心病患者的危險因素之一,故而注意少攝入蛋黃、魷魚、肥肉、奶油、海產品及動物內臟等血脂含量較多的食物,同時忌食辛辣、刺激、油膩食物。由于此類患者多合并有高血壓病、慢性腎臟病,故而應有效控制食鹽的攝入量,腌制食品、醬類等宜少食,以免加重高血壓和腎臟負擔。飲食過飽可誘發(fā)冠心病急性加重,且可引起胃腸道瘀血,導致心肌的缺血和缺氧[4],故而應指導患者規(guī)律性進食,做到少食多餐、定時定量、不過飽、不暴飲暴食,忌煙忌酒。
2.3 情志護理
中風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重且復雜,并發(fā)癥多,多留有中風后遺癥,冠心病急性發(fā)作時可出現(xiàn)明顯的心絞痛癥狀,加之需要長期的治療和護理,故而易于導致患者存在情志不遂現(xiàn)象,具體可表現(xiàn)為憂愁、思慮、緊張、恐懼、抑郁、自卑、急躁易怒等,不利于病情的治療和康復。中醫(yī)學認為情志是人體的正常反應,但情志過極或情志不遂則可誘發(fā)某些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5],因此需要針對此類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情志護理干預。首先注意積極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溝通,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點,進而進行情志干預,在給予健康教育的基礎上,多給與鼓勵、支持和安慰,不斷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多為患者講幽默、笑話及其喜聞樂見的事情,使患者的心情能夠保持樂觀和舒暢,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能夠積極配合醫(yī)護人員的治療、康復和護理工作。
2.4 用藥護理
此類患者多需要靜脈給藥,主要為硝酸酯類藥物、活血化瘀藥物及營養(yǎng)神經(jīng)藥物,靜脈輸液過程中,易于發(fā)生某些不良反應,如低血壓、皮膚面部發(fā)紅、血管刺激等,故而護士應注意掌握輸液速度,觀察不良反應,并對癥處理[6]。對于服用某些口服藥物者,如降壓藥、降糖藥、降脂藥、擴冠藥物等,護士應指導其服藥量、服藥方法等,嚴格遵醫(yī)囑,不可自行加藥、減藥、停藥或換藥,以免發(fā)生不良反應。對于服用中藥湯劑者,應指導患者家屬掌握正確的煎藥方法,尤其是先煎、后下、烊化等特殊煎煮方法等,服藥時注意溫服,并注意避免同時攝入蘿卜、辛辣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影響中藥藥性和功效。
本組共55例患者,經(jīng)過綜合治療和中醫(yī)護理干預1個月后,全部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好轉,其中顯效34例,有效2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為100%,病情穩(wěn)定后出院。
中風、冠心病均為臨床中的高發(fā)疾病,且常常并發(fā),病情復雜、并發(fā)癥較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給治療和康復帶來了較大的困難。因此,在常規(guī)給予改善心腦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jīng)、擴冠、改善心肌供血及其它對癥治療的基礎上,還需要配合積極有效的中醫(yī)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具體包括生活起居護理、飲食調護、情志護理和用藥護理等,可幫助患者形成一個正確、良好的生活起居和飲食習慣,穩(wěn)定情緒,保持樂觀,同時又可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避免用藥不當而引起藥物不良反應,故而可明顯提高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重視。
[1] 高 杰.中風患者的中醫(yī)康復與護理[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2,7(12):245.
[2] 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2:274.
[3] 吳小園.腦梗死患者的護理體會[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8):1389.
[4] 汪乃一,高 萌.冠心病患者臨床護理探討[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2,14(5):220.
[5] 周建華.中風后遺癥的中醫(yī)康復指導[J].青島醫(yī)藥衛(wèi)生,2013,45(2):157.
[6] 張 冰.冠心病的辯證施護[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2,10(14):54.
R473.5
B
ISSN.2095-6681.2015.06.1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