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陳
當我們漸行漸遠,不要忘了為什么出發(fā)
□筱陳
有一天,品著茶,望著藍天上飄浮的云,突然腦海里蹦出這樣一個問題,當我們漸行漸遠,想想當初為什么出發(fā)。在忙忙碌碌,行色匆匆中,已經(jīng)很少靜下心來,思考這個問題了。
我們每天都在行走,隨著時間的久遠,且行且遠。倘若我們能夠經(jīng)常地靜下心來,回眸走過的路程,問問自己,您還記得當初為什么出發(fā)嗎?
在人生路上,我們時時都在出發(fā),但緊要處的出發(fā),能夠影響人的一生的出發(fā)也就幾回。比如,上大學是一次出發(fā),懷揣青春夢想、對知識的渴求、實現(xiàn)人生抱負踏上了求學路,那是認識社會、了解社會的一個平臺,是走向社會的一次知識準備;走上職場又是一次出發(fā),那是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心中有對社會的憧憬,有展宏圖的理想,有將所有知識奉獻社會的愿望,也對有愛情的追求;在其后的職場路上,有的人,得到了提拔,受到了重用,那又是一次再出發(fā)。這一次的出發(fā),是手握權力的出發(fā),出發(fā)時,除了那些通過買賣而得來的,通過跑和要而得到的,絕大多數(shù)得到任用的干部心想的是如何感恩組織、如何用手中的權力來為人民服務的。
讓我想起了《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的句子。出發(fā)時,我們總是心懷善良、心靈純靜,總是懷揣美好、胸懷崇高。與出發(fā)后比較,那時的欲望是單純的,少的是功利。
我們漸行漸遠,為了在人生路上走的更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拼搏著、奮斗著。這條路,有坎坷、有荊棘;有陽光、有風雨;有正能量的牽引,也有負能量的誘惑,這種誘惑,可能讓固有的堅守喪失,讓心中的定力漂移,讓思想產(chǎn)生迷茫。剖析落馬的官員的案例,其中不乏出生于農(nóng)村的弟子,他們在并不富裕的環(huán)境中成長,銘記父輩的教誨和期望,有過寒窗下苦學的經(jīng)歷、有過努力敬業(yè)的業(yè)績,然而,隨著權力的增大,地位的提升,也由于在這條路上太多的紛擾,心中的欲望愈加膨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fā)生了扭曲。以至于落馬之時,在痛思中才想到為什么忘了初衷。
當我們漸行漸遠,我們不應該忘記,為什么出發(fā)。當然,對于初衷,應當發(fā)展、應當完善。但也應當固守,固守初衷中的那份真誠,那份純凈、那份質樸,那份對未來總是滿懷信心和美好追求。